书画收藏:蒲松龄画像印章之谜
现在很多小伙伴对于古玩很有兴趣,收藏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关于“80后”艺术家生存现状调查报告的问题,西北艺术网小编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不要走开,我们一起来了解“80后”艺术家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文丨罗颖
问卷调研 丨《Hi艺术》编辑部
设计丨乐天
当标榜年轻的“80后“艺术家进入到一个代际更替的尴尬时段,他们是否已经做好了让“年轻”蜕变为“成熟”的心理准备?
2020年,最年轻的“80后”也已三十而立,最年长的则率先步入不惑之年。十年前,我们讨论“80后”艺术家闪耀登场;十年后,我们试图撕掉一些虚无的标签,用249个个体数据拼凑出他们事业和生活的基本面。
赶上了“独生子女政策”又赶上了“二胎开放”政策,赶上了大学扩招又赶上了楼市飙涨,在享受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感受到物欲横流的“80后”,或许是最具有“改革开放色彩”的一代人,理想和生活在他们身上形成了特殊的张力。
每一代人都是特殊的一代。如此看来,“80后”艺术家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艺术只跟时代相关,而一个时代同时存在着不同代际的艺术家。所有艺术家都在处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时代的现实。
从这个角度看,这份调查报告只是粗浅和片面地勾勒“80后”艺术家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个时代的问题。
感谢参与本次调研的249位80后艺术家!
学院让艺术成为手艺
当代艺术的悖论却是破坏专业性
90.32%
来自专业美术院校
虽然艺术不可教,但从大概率来看,专业美术院校还是盛产艺术家的地方。
“80后”艺术家们的学历普遍不低,约50%的学历在硕士及硕士以上,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5.24%。不过也有2.02%受访者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尽管 学历与创造力之间并无绝对的关联。
艺术成为分门别类的专业,艺术家也是学院“车间”生产的产品。学院让艺术成为手艺,而当代艺术本身的悖论却是破坏这种专业性。想到很多人看毕业展时的感受:博士不如硕士,硕士不如本科。学历高低似乎与艺术家的创造力成反比。
▽
是否毕业于专业美术院校
▽
学历
16.94%
“海归”少数派
当代艺术是西方话语逻辑下的产物,留学西方或许是年轻人深入腹地的“一探究竟”,亦或许是摸索成功捷径的“垫脚石”。比起20世纪初的留法、20世纪末的留美,“80后”艺术家的留学选择少了些许群体性文化症候。
调查显示,在本土受教育的艺术家仍占80%以上,有“海归”背景的艺术家不到两成。在出国留学区域的选择上,现当代艺术的摇篮欧洲是首选,占11.69%,远大于北美和亚洲。
“海归”标签意味着开阔的眼界、语言等优势。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本土”和“海归”已处在相对平行的位置,两者的差异性正日益缩小。创作本身依旧是衡量他们优秀与否的最终标准。
▽
留学经历
80%
可能要靠实时翻译设备来拯救
外语水平如何?这个问题的设置本身就颇有意味,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外语变成了横梗在艺术家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坎。
深陷英语应试教育泥潭中的“80后”们,大多数停留在简单交流层面,甚至有近两成的艺术家表示自己无法交流。“本土”艺术家们想要真正实现“同步”,恐怕还得先过语言这关。不过,未来实时翻译设备的普及,或许可以拯救外语不怎么好的大多数艺术家们!
▽
外语水平
职业化进阶
65%
起步于金融危机后
尽管用“80、90”这样的群体指称简单而庸俗,但代际是任何领域都存在的。不断追求蓝筹股的商业逻辑,让资本在艺术领域一茬接着一茬地收割着年轻的“韭菜”。
249位受访者中,出生于1980-1984年的艺术家数量略多于1985-1989年。入行10年以上的超过3成,这部分出道较早的艺术家,可能享受过牛市的福利,也亲历了金融危机后的市场滑坡。而更多入行不足10年的“80后”们,他们出道即踏入市场冷静期,恐怕难以体会颜料未干就被藏家买走的滋味了。
▽
年龄分布
▽
入行年数
59.27%
从事绘画的大多数
虽然“绘画已死”的言论盛传,它却用数据力证:从事绘画的艺术家仍占大多数。但是想要在绘画上有所突破,无疑阻力重重。刘野曾经打了个形象的比方:画画就像在干毛巾上拧出水。
尽管“80后画家”占了近6成,但从事“非绘画”的艺术家超过40%的比重已不算低。他们在材料的选择上更趋向自由,不拘泥于某一种媒介,“综合媒介”的比重甚至超过其它单一媒介分类。
▽
创作媒介
7:3
女性艺术家道阻且长
男女地位平等了,但从事艺术的男女比例并不对等,“80后”从事艺术创作的女艺术家仅占31.05%。对于她们来说,艺术家之路道阻且长。除了生儿育女等因素,还有许多隐形障碍。比如有藏家考虑到投资回报问题,担心女艺术家职业道路中断,而更青睐男性艺术家作品。有报道称,无论是蓝筹还是中小型画廊,他们所代理的女艺术家数量都远不及男性,甚至更倾向培养20-35岁之间的年轻女艺术家。所以当卓纳画廊在2019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呈现了超过30%的女艺术家作品时,人们已经在为这个数字欢呼了。
▽
性别比重
65%
有长期合作的代理画廊
”80后“艺术家的职业成长轨迹几乎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同步,这也为他们制造了更多与商业无缝对接的机会。65%的艺术家都有长期合作的代理画廊,与画廊保持着密切的互动。22.58%的艺术家与画廊维持了5年以上稳定合作关系。
不进入画廊体系,艺术家的事业可能举步维艰。也有人认为现代商业资本的嗅觉足够灵敏,而媒体的发达也几乎不会遗漏任何一个有才华的艺术家,凡高式的悲剧与传奇不会在当代发生。不管怎样,”80后“艺术家已身处商业的浪潮中,有一点可以肯定,艺术的价值不可能在作品产生时就一览无遗。而画廊和拍卖体系无非是要让艺术的价值变成这一览无遗的曲线。
▽
有无长期合作的代理画廊
11%
颇受市场欢迎
个展举办次数是衡量艺术家活跃度的重要指标。虽然近9成的艺术家都举办过个展,但多数都只举办过1-3次。如果将4次以上视为相对活跃的话,这部分人群还不足一半。这些数据的背后或许反映出:
大多数艺术家虽已入行,但曝光的机会并不是足够多。画廊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更受市场欢迎的小部分人身上,比如办过7次以上个展的11%。
▽
个展次数
75%
有过国际亮相
在这代人身上,虽然“墙外开花墙内香”不太流行了,但机会来了他们也会牢牢把握。近75%的受访者在国外参加过展览或博览会,大部分集中在5次以内。伴随中国经济的崛起,“80后”艺术家们在不同层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即便这个数字较为可观,但进入世界顶级美术馆、画廊、博览会的中国“80后”面孔仍屈指可数。其实,又何止是“80后”,中国艺术家整体在国际上受关注的程度还远谈不上高。
▽
参加国外展览或艺博会次数
56.45%
没有参加过驻留
走出工作室,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甚至可以获得一部分资金资助进行独立创作,或许会为艺术家提供新鲜的创作视角和展示平台。驻留,一方面有利于艺术家在异域环境中激发出新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汇集产生新的文化效应。说到底,驻留是资本消费艺术家时间与身份的隐蔽方式。“80后”是第一批适应驻留语境的艺术家,近一半的数据也说明“远方”和“文化想象”取代了“波西米亚”的出走和流浪。
▽
驻留次数
64.52%
进入美术馆藏品清单
被美术馆收藏是一件引以为傲的事,64.52%的受访者履历中都不乏这漂亮的一项。
▽
作品是否被美术馆收藏过
56%
北京仍聚集了最多的艺术家
尽管北京槽点无数,但从数据来看,仍有超过半数的艺术家选择留守帝都打拼事业。其次是上海,这与其近几年艺术生态蓬勃的发展势头不无关系。重庆、杭州则因两所美术院校而顺理成章地成为艺术家们的聚集地。经济的发达是艺术繁荣的基础,却不是核心条件。大湾区也有广州美院作为依托,似乎却不是“80后”艺术家理想的落脚处。北京和上海,与其说是先天的文化优势,不如说是文化的权力。对于怀揣理想的年轻人来说,触碰文化的权力意味着更容易创造历史。
▽
主要工作生活的城市
75%
无法靠销售作品生存
50万
价格的天花板
接近60%的受访者作品的平均售价不超过5万元,且大部分集中在2万-5万元区间。5万-10万元区间占比25.8%,10万-20万区间约为10.9%。超过20万元的仅3.23%,50万是目前“80后”艺术家作品价格的天花板。
▽
作品平均售价
34.68%
年收入10万-20万最普遍
如果按照201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大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作为参照指标的话,那么年收入10万元已经远超平均水平了。近8成的受访者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比重最大的集中在10万-20万区间,占34.68%。年收入过百万的“有钱人”仅3.23%。
艺术家是一份生存境况悬殊的“职业”,在媒体渲染的光鲜数字表象之下,
隐藏的是许多艺术家的痛点。大部分人选择了做艺术家,也就选择了一种艰难的生活。
在调研过程中,一位在成都的艺术家透露,他住的房子是父母买的,没有单独的工作室。前几年还可以勉强靠获奖奖金生活,但最近几年的收入和创作基本脱离了关系,作品近期都没有售出过,年收入靠兼职也就1万多元。因为单身,这点钱也够独自生活了。
还有艺术家反映这道题设置不够合理:艺术家没有固定年收入,有时多,有时可能一点都没有。
可能是我高估了艺术家们的收入,再细分出2万元或5万元以下的区间更能反映他们的真实生存境况。
▽
年收入
(人民币)
34.68%
可以靠销售作品生存
近35%的受访艺术家作品销售占全年收入的80%,即意味着可以靠艺术养活自己,基本可将他们视为“职业化程度最高”的艺术家。这部分艺术家的作品颇受市场欢迎,收入对市场依赖程度也最高。但当经济遭遇重挫时,他们会不会是受影响最直接的群体?
▽
作品销售占年收入
比重
75%
隐藏的生存技能有哪些?
以为艺术家不用工作?个个都赚得多?错!
75%的“80后”艺术家根本无法靠销售作品养活自己。那他们拥有哪些谋生技能?教书和靠手艺接活的比例均超过30%,这可能是他们最易于发挥所长的领域。比如画画的艺术家可以去考前班授课,或者画点插画;从事雕塑的艺术家则可以承接一些城市雕塑的项目等。也有把艺术当副业,另有一份全职工作当主业的艺术家。一份额外的职业除了满足经济需求,有时也是他们的创作根植于现实的途径。
最符合大众对艺术家想象的可能是“靠父母或另一半”在经济上支持,这部分占据20%以上。与艺术家技能毫不相干的是“靠投资理财生存”,好奇他们的经济头脑会带来怎样的回报率?
该题的亮点在开放选项“其它”上,有填写“靠奖金”度日的,这不得不联想到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空缺的“华宇大奖”。而“跑外卖”成为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与“跑外卖”的实干色彩相比,靠“抢红包”生活的艺术家,调侃的意味则多少显得有些心酸和戏谑。
▽
其它经济来源
钱都花哪了?
45%
创作经费和房租是开销大头
创作经费和房租是艺术家开销最大的部分,均为45%左右。其次是房贷。和普通人一样,艺术家们也承受者着较高的住房成本。其次是子女教育,他们大多已为人父母,不得不考虑下一代的教育问题。
▽
开销
33.06%
无房
如果从住房拥有率来看,中国仅7%的人口没有住房。而我们的调查结果则显示:超过30%的“80后”艺术家尚无自己的住房,远高于平均值,闲云野鹤的艺术家不在少数。50-100平方米的比重最大,占32.66%。拥有100平方米以上住房的艺术家也超过3成。
▽
自购房面积
62.1%
有车
车和房大概是最直观的两项衡量经济状况的指标。37.9%的艺术家没有车。22.98%的座驾集中在10万-20万的中低档,也是比例最多的区间。价格50万-100万的占4.84%。“80后”艺术家中也不乏拥有百万级豪车的人,从0.4%的比例来看,仅1位。
▽
汽车价位
12.1%
没有工作室
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工作室必须是艺术家的标配,12.1%的人并没有。但比起住房面积在50平米以下仅1.21%的比例,12.1%的艺术家却可以接受小面积的工作室。毕竟,做雕塑的贾科梅蒂(
Alberto Giacometti,1901~1966)的工作室也不过20平方米。接近一半的艺术家还是选择了100平方米以上的工作室,且主要集中在100-200平米之间。6.45%的“80后”艺术家拥有400平米以上的超大面积工作室。
▽
工作室面积
87.9%
搬迁过工作室
工作室搬迁始终是令艺术家们头疼的一件事。调查虽显示12.5%的艺术家没有换过工作室,但不表示他们运气好。因为很有可能他们连工作室都没有!12.5%之外的数据则显示,只要有工作室,基本上都搬迁过。
1-3次是常态,最夸张的也有搬过7次以上的,占据8.06%。对于这些饱受拆迁之苦的艺术家们来说,稳定压倒一切。
▽
工作室搬迁次数
33.06%
“单身”没拖后腿
如果参照2019年推出的一份《中国十大单身城市排名》看,位列第七的北京单身比例为57.47%。80后艺术家们33.06%的比例已低于平均水平,何况还仅仅是未婚,单身比例可能更小。诸位“单身狗”艺术家们并没有拖后腿。不过也有2.02%的受访者“未婚有子女”,此处省略两百字。
▽
婚姻状况
疫情之下
最关心的仍是创作
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以最不可思议的方式开场。舆论导向让此刻谈论艺术都变得尴尬。但调查显示,疫情之下,“80后”艺术家们考虑最多的还是创作。毕竟,疫情是暂时的,创作才是持久战,关心创作并没有错。
▽
疫情之下,最关心的问题
75.81%
认为今年收入会减少
75.81%的受访者均认为2020年的收入会减少。但他们抗风险能力有多大?可承受的收入减少范围是多少?44.76%的受访者表示能承受的极限是5万元,27.42%能接受5万-10万元,10万元以上的近30%,甚至有4.03%能承受50万以上。
▽
预估今年收入是否会因疫情减少
▽
今年收入减少的可承受范围
37.1%
认为一年以上才能恢复常态
4月8日凌晨,武汉解封。这个节点意味着日常生活将进一步回到正轨,但疫情残留的问题并不会止步于某个具体日期。37.1%的受访者认为艺术圈恢复常态需一年以上,看来艺术家们比画廊主更为悲观(认为需要1年以上恢复常态的画廊主约占21.6%)。但大部分“80后”艺术家还是心怀美好的愿景,希望在一年内就能缓过劲来。
▽
预估艺术圈恢复常态所需时间
87.9%
将艺术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
44.5%
表示“压力山大”
比起“60、70后”,“80后”艺术家们普遍认为自己压力更大,机会同时也更多。但也有不少人懒得去思考这个问题,或认为根本没有可比性:“时代不同,面临的困境和机遇也不同”。
近7成的受访者对现实状况比较满意,但觉得可以更好。
▽
80后与60、70后有什么不一样
▽
现状满意度
51.61%
认为80后会出大师
“会不会出大师的问题”是对“80后”艺术家们信心指数的一道测试题。超过半数的认为会出现,32.66%表示不确定。15.73%明确表示不会有。
在多重残酷现实的碾压之下,即使年收入仅1万多,甚至有些年份0收入,无法靠销售作品养活自己,租住在局促的工作室里,被迫搬迁工作室数次,
仍有87.9%的人愿意把艺术作为他们终生奋斗的事业。
年轻的“80后”会逐渐不再年轻,但理想没有年纪,真正的艺术家也从不会老去。
▽
“80后”会出“大师”吗?
▽
是否会将艺术作为终身奋斗事业
输
调研说明
本次调研通过微信问卷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选取的249份样本主要来源于曾在画廊或博览会有过亮相的“80后”艺术家,可能无法全面覆盖各个城市各个层面的艺术家,因此数据难免存在失真之处。
再次感谢参与本次调研的249位“80后”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