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艺术百科:落魄秀才留下一堆瓷 传世影青破解千年柴窑之谜

时间:2021-09-09 08:45:15 来源:北国网  

落魄秀才留下一堆瓷 传世影青破解千年柴窑之谜

□曾有人愿出价1200万购买这套影青注子、注碗 □目前对其生产的年代、窑口还不能确定

半岛晨报消息 一个在大连市民家中隐蔽角落搁置了七十余年的“茶壶”,在一夜之间骤升为无价之宝,有人愿出1200万元的巨款收藏,但被持有者拒绝。“假若这真为五代柴窑之品,那就价值连城了,(其价值)无法用数字衡量。更重要的是,它印证了一个千年传奇。”大连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曹钧说。

千年柴窑之谜至今未解

从古至今,在古陶瓷学的研究中,论瓷必曰:柴、汝、官、哥、定五大名窑。柴瓷绝响,世传为五代周世宗柴荣时所烧御瓷,然而,因其真容及窑址至今都未见踪影,学术界对其是否存在也各执一词。

被誉为瓷中魁首的柴窑在一些史料文献上皆有记载。北宋文学家、历史学家欧阳修的《归田集》对柴窑进行如下评述:“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磬,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明代《格古要论》中记载:“姓柴时所烧,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少见。”

大连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曹钧昨日告诉记者,纵有史料记载,但迄今也没有找到柴窑的窑口(窑址,相传定址于河南郑州),也没有发现世上仅存的出品,所以,柴窑还是一个千年之谜。

这传说中的柴窑难道“神龙见首不见尾”,就此消失了?或许,还是这所谓的世传为空穴来风、捕风捉影?2004年,一位大连老人因向文物界展示了一件疑为柴窑的“茶壶”,而使这千年之谜再度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这究竟是一套什么样的藏品、它从何处来、它究竟是否为价值连城的柴窑……

落魄秀才留下一堆瓷器

王子岩(化名)年过六旬,若他父亲健在,今年恰好100岁。那个“茶壶”就是他父亲留下的。

王子岩的父亲生前是个厨师,在1930年左右,他结识了一个穷秀才。秀才因为吸食大烟,搞得妻离子散,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王子岩的父亲经常接济穷秀才,给他一碗热乎饭吃。一来二去,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秀才去世之后,王子岩的父亲和秀才生前的一些朋友将其埋葬了。秀才生前住在别人的房子里,只留下了一些书画和瓶瓶罐罐的瓷器。王子岩的父亲就拿回来了百余件瓷器和字画。这些瓷器被放在了家中的红木箱子中,一压就是数十年,没人拿他们当“宝贝”。

其间,王家多次搬迁,但这箱子里的东西一直跟随。“老人图个念想,一直没舍得扔。”王子岩说。

1998年,电视中经常播出文物鉴定和欣赏的节目。王子岩的兴趣被文物吸引了。他想起了家中红木箱子中的那些东西,从中就翻出了一个青色的“茶壶”。

为了考证“茶壶”是否为文物,王子岩买来了大量的书籍,从中印证这个“茶壶”的真伪和价值。“越看越觉得这个东西是个宝。”王子岩说。

专家认定为“十分珍贵的古瓷孤品”

在研究后,王子岩才知道,这件物品并非是茶壶,而是用来温酒的,学名叫注子、注碗。

王子岩手中的注子高24.5厘米、腹径12.5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6厘米,壶柄弯曲,壶盖直颈、盖顶有一尊坐狮;壶体为六瓣瓜棱形,圈足外撇。注碗为花口,高13.5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10厘米,造型似一株莲花苞蕾,花瓣为七片,花瓣间刻画着蝶形如意纹饰。在莲瓣的顶部外侧凹刻出复瓣莲纹,在灯光的映照下可见入刀和中途转换方向的位置与力度。有趣的是在每片莲瓣的主体位置,在灯光映照下,像一个个虔诚的佛家弟子在“打坐”。

2004年2月,王子岩在《中国收藏》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学术文章《注子注碗猜柴窑》,其中详细介绍了自己这套注子、注碗,他推定这可能是陶瓷界千年之谜的柴窑之作。

当年8月28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古陶瓷学会副秘书长赵青云在获悉此事后,应王子岩之邀,专程赶赴大连,目睹这一珍品。

他在鉴定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青白瓷乃青中寓白,白里泛青;里壁刻花,外壁可以映见,也称影青。乃五代或北宋较早时期精良之作。该作品造型工整,工艺精细,保存完好,稀有难得,既有很好的鉴赏价值,又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这的确是个好东西,但他(赵青云)不敢断定是柴窑的。”王子岩说。随后,他又向国内的一些专家请教,但没有人敢认定该物品的年代、窑口,这为该套注子、注碗平添了一份“出身”之谜。

注碗碗底发现凤凰图案

传说千年的柴窑之谜,因为王子岩手中的这套注子、注碗而成为学术界的又一争论热点。

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套注子、注碗的出身,2005年4月,王子岩携物品亲赴北京,叩开了中国文物鉴定的最权威机构——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门,要求对该物品做物理鉴定。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教保护中心出具的X光能谱仪检测报告显示:该样品成分与宋影青瓷釉表面成分有差距,氧化硅、氧化铝含量低,氧化钙、氧化镁含量高。也就是说,通过科学仪器测定,该件作品并

非是宋代的青瓷。去年,注碗碗底的一个意外发现,为这件物品平添了一份“珍贵”。当注碗在阳光下接受45度的斜照,并且人眼与注碗也成45度时,就会在碗底发现一只展翅的凤凰图案。“凤凰乃是皇家的象征,相传柴窑乃后周皇帝柴世宗所做,这更说明这应是柴窑的皇家之作。”王子岩兴奋地说。按照王子岩的指点,记者果然发现注碗碗底有图案,这图案颜色稍深些,外形果然像凤凰,可以看出头部、翅膀等轮廓。

2005年,大连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曹钧就见过这件藏品。“无论从造型、胎骨、釉质等方面看,这都是一件好东西。”昨日,他告诉记者。

曹钧说,这是一件影青瓷器,究竟出自北宋、还是更前的五代柴窑,还需要进一步鉴定。从国家博物馆的计算机物理分析看,这件藏品的成分与宋代影青不符,但还不能肯定它就是柴窑的,因为柴窑窑口迄今也没发现,也就是,柴窑是否存在还是一个千古之谜。

今年1月10日,《中国文物报》报道了这套藏品。王子岩说,一些收藏者和拍卖公司联系过他,有购藏之意。而之前,曾有买家托赵青云出价1200万人民币求购此器,但被他拒绝了。而他现在的底限是3000万。

“这个东西不错,应值几百万到一千万,但假若能定为柴窑,就价值连城了,无法用准确数字衡量,因为世上就仅此一件。更重要的是,它印证了一个千年传奇,也填补了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空白。”曹钧表示。

由于这套注子、注碗没有可供对比的标准器作参照,目前对其生产的年代、窑口还不能确定。一如柴窑无法确定是否存在一样,这套精美藏品的出身也无法确定,它究竟是否为传说中的柴窑之作,还有待专家的进一步研究和考古挖掘的证实。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