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赏析:中国李可染书画艺术院理事杨旭尧——“李家山水”经典传承
戴上高帽子 陶瓷业概念炒作属三流水平
对于陶瓷行业来说,比起那个藏秘排油茶,比起那个胡师傅无烟锅,真算不上什么概念炒作,更算不上什么恶炒概念了。看看人家一炒就是毫不间断,直到把你给逼疯了,你能不去买吗?也难怪几元几十元的成本,就可以卖到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也不足为奇,因为你愿为他们付广告费。
这种恶炒概念的惯用手法,就是抓住了人们的时尚消费心理,炒作一些高精尖、似是而非的概念。说文雅一点是时尚消费心理,说粗俗一点就是虚荣心,天下有那么好的东西用得着去电视台天天打广告,去卖场不断地做推广吗?稍有一点儿心理素质的人都不会去上这个当,但就是因为太多的人承受不了这个诱惑,所以就去试了,一试就被沾上了,沾上了又不承认自己的愚昧,反而把这种愚昧拿来做为炫耀的资本,你看这玩意就是高科技,没有达到那个层次,你消费得起吗?于是更多的攀比就接连不断了。于是就成了闹剧,于是总有人会站出来说真话,结果是大家都上当了,结果大家都傻眼了,这恐怕比偷了人家东西后被别人发现还更难过。
陶瓷行业一些策划人,一些销售老总,或者说就是老板本身也是一个十足的始作俑者,借着其他行业,或者是时代事件,或者是高科技,或者是绿色概念……等等都被他们拿来恶炒,但无论怎么炒,由于陶瓷企业老板的实力有限,就是不敢大炒,要真正像藏秘排油茶,要真正像胡师傅的无烟锅这般恶炒,陶瓷行业早已不是现在这个萎靡不振的样子。重要的是把这恶炒劲放到任何一个陶瓷企业,至少也有一二十个亿万富翁,三十四个千万富翁,五六十个百万富翁并不怎么奇怪。君不知,有的陶瓷企业一年要推出多少个新产品,又分为多少个系列,又分为多少个组合,这不正是有大把东西可炒吗?
陶瓷行业,有人炒过纳米,有人炒过百分百无辐射,有人炒过环保,有人炒过绿色,有人炒过可以吃的陶瓷,有人炒过可以听的陶瓷,有人炒过可以闻到香味的陶瓷,有人炒过可以防静电的陶瓷,有人炒过可以随季节变换而产生不同色彩的陶瓷,有人炒过可以发光的陶瓷……等等。这一切只成了过眼云烟,没有人能炒出一个有名声、有影响的大市场出来,而后凭这个产品可以卖上一个亿或者是两个亿,抑或是三五几个亿,那多威风。所以陶瓷行业以一个二传手的姿态去炒作概念,那本身就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能有好的结果吗?
当这一切恶炒概念不起作用之后,陶瓷行业又开始盛行什么高科技之类,什么专利之类、什么新发明之类的幌子,炒作稀奇古怪的新概念。而今的陶瓷行业也不要太相信专家,君不见一些企业的产品鉴定,不是世界领先,就是国内空白;不是业内首创,就是行业第一。反正把高帽都给你戴上,你爱怎么宣传就怎么宣传,真要是出了什么事,这些专家就你推我,我推你。是啊!可他们很早之前是签了字的呀!这又怎么样?吃了人家的手软,拿了人家的心软,他们只能如此,专家也是人嘛!只要这个行业仍然在发展,这样的专家,总会被有识之士把他们清除门外,以保证建陶行业的健康发展。就有几位混迹在陶瓷行业中的所谓的陶瓷专家,他们在这儿会说你的奉承话,到了那儿就倒说人家。或者有的干脆是东说东家好,西说西家不错,南说南家别具一格,北说北家是天下第一。就有一些企业刚让这些专家说完,就很快拿这些专家的话到报纸、杂志、电视台上去炒作。
当这些内容到了终端,一些同行,或者是一些经销商,或者是一些消费者就会大骂,这玩意算个啥,他不正是那个去到哪里都希望要做别人的顾问吗?拿这家伙来恶炒,不比老鼠屎恶心才怪呢。
可想而知,陶瓷行业用的是多么低劣的炒作手段。
陶瓷行业的恶炒概念,基本上只停留在产品的外在形式,比如说是千古传奇的陶文化,比如说是丝绸之路上的传承遗风;比如说是宫廷里面的瓷瓶陶罐;比如沙漠里的胡杨,大山里的沙岩,还有一些更为远古更为质朴的大自然之肌理,这些都成了策划大师们的炒作介体。于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土里藏着的,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他们都能将其与陶瓷挂上钩,所以你走进陶瓷行业,就像走进了世界地图。既熟悉又陌生,既兴奋又觉得特郁闷。有的当然很贴切,你会为此而拍案称奇,有的又令你如生吞了苍蝇般的恶心,如鲠在喉,特别难过。
陶瓷行业恶炒概念就是这种水平,别寄望太多,也许真要是出了惊世之作,反倒会令一些陶瓷厂家不知所措,是好是坏还不知道该如何收场。也许如今这种三流炒作,虽然一辈子也出不了什么风头,自然也换不来多少生意,却恰恰让一部分人能有一个生存的机会,不是很好吗?干吗非要搞到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3.15特别晚会上去曝光才光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