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鉴藏赏析:能耗“国标”出台 陶企何去何从

时间:2021-12-01 12:45:19 来源:陶瓷周刊

能耗“国标”出台 陶企何去何从

陶瓷产业的整治风暴,将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关门停产的严峻现实,部分企业可以顺应潮流寻求转机,但这场面临着巨大阵痛与惨痛代价的产业整治过程当中,肯定还会有更多的企业面临着关门停产、谴散员工的残酷选择。面对能耗的新挑战,陶企何去何从?

陶瓷行业的高污染高耗能并非今日始见,但是整治力度之大,却是始于2007年下半年。2008年开春以来,佛山市各级政府多次召开治污会议,督促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

年初召开的节能减排会议上,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全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要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这凸现了政府节能减排的新思维。佛山市市长陈云贤更是指出“2008年的节能减排是刚性、约束性硬指标!”

6月1日,《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单位能源消耗限额》正式实施。这是国内关于陶瓷产业能耗的首个强制性国标。此前,佛山轰轰烈烈进行的陶瓷产业整治已经关闭或转移了大量建陶生产企业,“国标”直接决定部分佛山陶企能否继续生存、发展。作为佛山支柱产业之一,“国标”使得佛山的数百家陶企不得不正视和重视节能减排的现实。是选择关门大吉,还是寻求合作共赢,抑或是积极整改应对,又抑或是……一时间陶业震恸,阴霾重重,应对“国标”,众生百态。

得过且过 能挣则挣

面对越来越临近的“断头”,一些陶企走上了最后的博弈之路,只是这样的博弈,更像是和时间赛跑,更像是一次绝望的反击。

在这种近乎残酷的节能减排中,在佛山对陶瓷的环境容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和一种迫切的挣钱心理笼罩着一些企业。“尽管传闻说,我们这里除了一两家可以留下外,其它都将要搬迁出去,但是没有正式文件下达,我们照常工作。”一企业的办公室文员无奈感慨。

对于一些资金不足的企业来说,能耗控制确实存在困难,要在短时间内达到新国标的要求确实存在压力。据行业资深人士说,部分企业在08年必须关停的绝望心理引导下,抱着能做多久就多久,能挣多少就多少的心理做事情。“如果我们可以留下来,我们也愿意整改。但是我们不符合留改的标准,所以,我们只能一直做下去,直至关闭。”一位闻说该厂将要关闭的小型企业人员的想法。

末路转机 寻求合作

面对人生的无奈与多变,我们都必须作出痛苦的选择,陶企亦然。那些受此限制的企业命运又是如何?他们又是怎么面对他们的命运?

据了解,节能降耗治污减排整改至今,部分的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了产业转移,另一部分企业作出了调整,转向了其它的行业,而另外一些寻求契机,求得生存,或是强强联合,或是归属于大企业。随着节能降耗治污减排的进一步推进,陶瓷行业必然会掀起收购热潮。一些生产线比较先进的企业成为大企业收购的对象。特别那些即将关停的企业,其设备通过改造升级,将被用于投入新兴陶瓷产区的生产。同时,随着政府铁腕治污力度的加强,末路殊途,陶企何去何从?寻求合作,不拘小节,也许便是末路转机。

迎难而上 适者生存

作为国内名优陶瓷品牌厂家的聚集地,佛山应对“国标”反应迅速,政府有关官员已经表示,禅城自己制定的清洁生产标准对能耗等指标的要求要优于实行的“国标”,能耗排放限额标准指标比“国标”严格30%左右。每立方米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国家标准是830毫克以内,而禅城标准是680毫克以下,现在整治后,达标的企业有的已达到100毫克以下。

据悉,经过整治后,强辉陶瓷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了100毫克以下每立方米,能强陶瓷经过检测也大幅优于国家标准。东鹏陶瓷、金舵陶瓷等国内知名陶瓷品牌在新的能耗标准即将实施的情况下,也对现有设备进行了改造、升级,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并获得了显著效益。

洞察行情 适应市场

“国标”严格规定了现有建陶企业与新建企业的产品单位综合能耗、单位电耗限额。一些没有通过环境评估、能耗评估,特别是技术水平较低的企业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据悉,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全国范围展开企业能耗普查和审计,预计审计完成后,陶瓷能耗标准可能进一步修订,出台更加严格的能耗限额指标。应对新门槛,引入中介机构进行能源审计,了解企业过往的用能状况排查能源管理使用能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节约能源的潜力,寻找节能的方向。

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最终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相关专家建议佛山陶企积极改进已有生产设备,推广和运用新型节能工艺技术和节能设备,实现清洁生产,也是降低能耗的方法之一。

顺理成章 产业转移

产业大转移早已经不是新鲜事。表面看来是政府的主导力度大,事实上,依然是产业调整的需求,从世界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都经历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时期。对于中国陶业而言,通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变革之后,中国陶瓷产业已经开始到了从要数量到要质量的转化过程,优化产业结构成为陶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陶瓷集群转移,企业加速异地扩张。据了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包括江西、湖南、湖北、山西、内蒙、河北、辽宁等各省市均来禅招商引资。广东部分陶企能够坦然面对新的形势,积极调整心态,参与到优化产业结构中去。选择了在诸如江西高安、丰城、九江,山东淄博、临沂,福建晋江、南安等众多陶瓷产区落户生根再发展,它们没有在历史的规律面前倒下,而是顺应潮流,争取从容发展。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