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徐雪村和他的《溪山访友图》长卷
建陶业当前形势纵论 震荡之际自强不息
2008年过半,由美国次贷危机、美元贬值等一系列事件引发的全球性经济颓势,也不可避免地波及中国,中国建陶产业在经历连续两年的高增长之后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市场形势。在前所未有的行业震荡之中,建陶企业几乎人人自危!
震荡中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放眼世界,2008年,金融、石油、粮食这3大危机愈演愈烈,全球经济迭遭打击。美国次贷风暴也许只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冰山一角,但美国经济的拐点却由此凸现,导致的美元贬值让全世界的美元区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握有大把美元储备的中国更是首当其冲。一方面,高通胀让各国政府严控货币发行另一方面,经济的减速又要求各国中央银行增加货币投放。全球性的两难问题考验各国政府的智慧。
移目国内,“奥运年”的中国正处在全球的聚光灯下,从年初的南方大雪灾、3月的西藏动乱到5月的汶川大地震、7月的东南水灾,一场场罕见的天灾人祸接踵而来。多年未见的高通胀让每一个人切切实实感到物价飞涨的压力过山车般的股市让股民们都成了股东,还让大家认识到“热钱”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术语,而是身边活生生的威胁。受制于原料加工的产业结构,国际输入性和成本推动性成为当前中国通胀的主要诱因,在国际油价和粮价没有大幅回落的情况下,国内通胀压力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保增长”或“压通胀”成为2008年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难点和焦点,也使国内经济的走势更加扑朔迷离。
在举国满怀激情共迎“奥运”之时,“奥运”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却多少有些难以预料,中国建陶业界或许已在期盼尽快转入“后奥运经济”的正常轨道。尽管在“后奥运经济”时期,建陶产业面临的宏观形势依然严峻:国内经济进入与国际“热钱”的金融战,国家金融政策的紧缩,下游的房地产业增长放缓,上游的原料燃料供应及价格的持续上升。但建陶产业面临的整体发展局势毕竟会逐渐趋于明朗,这也将有助于建陶产业调整方向的选择与策略的制定。
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一片震荡之中,中国建陶行业发展的拐点也在日益清晰地浮现……
处境微妙的新产区
“政府主动,企业主导”是2007年中国建陶产业大迁移中的主旋律。随着佛山、华东的一线建陶企业大举向内地扩张,江西和辽宁法库成为最值得期待的两大新兴产区。
然而进入2008年,就在这些外迁企业厉兵秣马、即将大量投产时,却遭遇了始料未及的尴尬。
首先是陷入了经验主义的泥潭,原来的制造模式在新产区往往无法适用。譬如按照佛山经验建起的厂房居然被厚厚的积雪压垮了,这是在终年无雪的佛山从来不会遇到的事从来不用为缺少熟练工人犯愁的佛山陶企,却在新产区连最普通的搬运工都招不到……真可谓“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其次是成本下降的期望变成了失望。新产区的原料、燃料、电力等各方面生产要素不仅成本高于预期,而且难以保障充分供应。在新产区完善配套产业、劳动力素质提高、物流提升等到位之前,这些企业还需忍耐生产成本意料之外的上升。
其三是就地消化产能的愿望难以实现。由于新产区在短期内就集聚了巨大的产能,而所在的周边市场消费档次与潜力毕竟有限,这将使很多企业“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愿望有点遥遥无期。
最后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政企之间在蜜月期过后如何磨合。今年以来严峻的市场形势使很多企业快速扩张的勃勃雄心遭受了重挫,不少外迁企业被迫放慢了对外投资的进度,甚至暂停了扩张的步伐。但迁移地政府对工业园的投资已经势在必行,都满怀希望地等待产业化投资尽快到位,并迅速投产形成gdp的现实增长。建陶企业与迁移地政府在蜜月期后各自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是否都能冷静对待?
杯水车薪的区域性品牌
产业格局调整、知名企业外迁,给陶瓷行业带来的一个引人关注的变化就是区域性品牌的崛起。以新中源、新明珠、欧美等为代表,一些规模型企业纷纷藉迁移扩张之势在当地推出自己的区域品牌,期望利用区域品牌在本地的成本、物流和服务优势,在细分市场中赢得高份额。
然而,由于品牌影响力与物流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区域性品牌的有效销售半径通常不会超过500公里,这对聚集了大量巨型生产线的新兴产区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区域性消费市场尽管容量有限,但市场需求却同样是多样化的,抛光砖、瓷片、仿古砖等“一个都不能少”,这也加剧了产品的频繁转换,与大规模生产形成矛盾,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大规模连续式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最先投产的几个企业首先感受到了压力,所期望的成本优势并没有如期而至,反而是全国大规模的转运遭遇了产区的物流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