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收藏知识:国内陶瓷产品要转型 应从市场定位抓起

时间:2022-01-14 08:45:05 来源:中国建材采购网

国内陶瓷产品要转型 应从市场定位抓起

一个消费型的社会即将来到中国人民的身边。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现代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必然趋势之一。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是显而易见的一种趋势。德国大众文化研究专家洛文塔尔通过对战后美国通俗杂志所作的考察中发现,当时美国的传记文学作品已经由塑造"生产偶像"转而以塑造"消费偶像"为主流和时尚。"生产偶像"是那些给予型的人物,比如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他们通过自己的劳作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和观念。"消费偶像"是那些索取型的人物,主要为活跃于体育界、娱乐界的各种角色,从体育明星到电影明星,再到流行歌星、电视台主持人,等等。

对于中国来说,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的这类现象,与美国战前与战后的这种文化景况何其相似。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政治的越来越清明和宽松,西方文化和港台文化大举进入中国大陆并包装塑造了一代接一代的消费偶像。林林总总的各类明星们的私生活模式成为许多人的"理想生活"蓝本,进而催生了相应的消费模型和生活价值观,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过上了这样的生活。

其次,当前经济政策为消费型社会的形成装上了"强引擎"。自金融危机以降,在中国各类媒体上时常能够看到"拉动内需"、"保增长"等诸如此类的字眼。尽管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有许多,但是,有一个根本的特征,即这轮国际金融危机是由高度发达的消费型社会的经济危机引发的。在过去30年里,中国经济的核心在于制造,在于加工。因此,当以美国为首的消费型社会发生经济危机时,中国的制造业也被人悲观地称为"夕阳产业"。至于中国的制造业是否真的步入末路,自有人去研究。面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中国的"拉动内需"政策,我们只需要明白一点:中国要成功"拉动内需",催动产业升级,必须是制造(加工)和消费两手抓,两手都硬的历程。在政府不余遗力的"拉动内需"的措施下,我们的社会将会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消费型社会的种种气质。

因此,可以说,中国从"生产型社会"到"消费型社会"的转移并非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带来,而是在这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变化趋势。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无非是促使这种趋势提前得到合法认可的契机和动能之一。

常言说:船大难调头,但好调头的小船却经不起大风大浪。企业的转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当金融危机降临时再急于转型是一种被动而冒进的行为。早在2000年,中国美术学院美术中心、浙窑总策划司文阁就在思考企业转型的问题。从事城市公共艺术与建筑设计近20年,精通收藏的他,在当时就深刻体会到了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在他看来,单纯的生产型经济撑不起中国这座巨厦,发展智慧型经济将为中国带来新的春天,而城市公共艺术与建筑艺术是人类文明与人居发展中永恒的课题,但作为经营这些事务的企业,所面临的将是越来越残酷的竞争。因此,在提升中国美术学院美术中心在城市公共艺术与建筑艺术方面的综合能力,做强做大做优的同时,他也开始着眼于企业的转型和对新兴产业的探索。经过将近8年的探索和实践,他坚定地选择了被冷落了艺术性和品位的华夏民族的国粹:陶艺。2008年9月,由他担任总策划的浙窑国际陶艺创意园--浙窑陶艺公园正式在京杭大运河畔闪亮登场。由此揭开了杭州创意产业经济和浙江陶瓷文化的新的历史篇章。2008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发布的《杭州市2008-2015年现代产业体系分类及发展导向》里,陶瓷制品制造首次出现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目录中。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