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收藏百科:“瓷房子”的故事

时间:2022-01-23 16:45:07 来源:北方网

“瓷房子”的故事

在一栋老旧的法式建筑上贴满了7亿多古瓷片,从而把建筑与艺术、现代与古典完美融合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件惊世骇俗的艺术品。位于天津赤峰道上的这栋建筑,有着一个洋溢着浓浓中国情调的名字――瓷房子,因其大胆的创意和接近虚幻的美丽,正在成为天津的新地标,不仅为市民所熟知,也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瓷房子”是天津收藏家张连志从2002年开始,先后用去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瓶和4000多个古瓷盘碗,对一座法式小楼进行装饰改造,在这里几乎可以见到中国各朝各代窑址中的瓷片。一条长768米、宽0.8米的巨型瓷龙盘旋在“瓷房子”屋顶,水晶和汉白玉石随意粘贴的装饰物随处可见。灿若繁星的东方中国古典艺术品与西洋建筑的完美结合都显露出设计者的宏大构思与精心策划,堪称中外一绝。

瓷房子建在天津和平区赤峰道上。赤峰道东起海河,西到墙子河,横贯原来的法租界。因为曾住过直、奉、皖系等各系军阀的十五位督军,过去也叫督军街。瓷房子的前身是栋法式小洋楼,有100多年的历史,原来的主人是位中央财政大臣,大臣走后,它成了银号,解放后,它又成了天津市和平区工商局。它是赤峰道72号,左边的70号是“晋商”乔铁汉故居,右边的78号是张学良故居。后来工商局迁新址,就把它闲置了十多年。直到2000年张连志把它买下来,它才又开始了成为瓷房子的历史。

瓷房子出名后,很多人都来看,包括美联社、路透社以及中央电视台等中外媒体纷纷制作专题节目进行报道,很多人都在猜:这个瓷房子到底值多少钱?德意志银行估价50亿,花旗银行估价值80亿,全球第一大金融集团——日本瑞穗金融集团(Mizuho Financial Group)旗下瑞穗信托银行信贷部主管伊东正一郎在仔细考察后保守估价93亿元人民币。对这一切,张连志摇摇头说:“不提钱,不提钱。”

国务院参事、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用一幅“瓷美楼奇”的书法作品赠送这栋建筑的主人。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大使、公使、文化参赞站在瓷房子前,也都发出由衷的赞叹。

创造奇迹的人就是张连志,他既是商人,也是收藏家、艺术家,他因粤唯鲜酒楼而驰誉商界,因文物收藏而海内外知名。张连志出生于旧时天津意大利租借地的一个儒商世家。那里遍布小洋楼和历史遗迹,曾经居住过梁启超、曹禺、李叔同等近现代文化名人,他们给这一地区带来了独特的人文氛围。张家是收藏世家。在张连志的记忆里,每天清晨,爷爷都要叫醒所有人,擦拭铜器具。幼时的耳濡目染,使张连志从记事起,就对文物产生了浓厚的情感,此后多年,他奔走海内外,斥巨资为母亲买回散失多年的文物,精心打造“能吃的博物馆”,构筑震惊世界的瓷房子,都不过是童年收藏情结的一种延续。

1992年,张连志开设了天津第一家粤菜酒家――粤唯鲜,从开始的6张桌子、26平方米做起,一步步发展壮大。有了经济实力,张连志蕴藏已久的收藏梦开始复苏,后来,他把自己收藏的文物搬入酒楼,将粤唯鲜打造成“能吃的博物馆”。作为收藏家,张连志丰富的收藏为瓷房子的诞生提供了条件。更重要的是,作为加拿大籍华侨,长期的国外生活经历让他深深懂得向世界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性。

张连志母亲时常对他说,我们不能忘记帮助过我们的人,更不能忘记是谁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张连志牢记着母亲的话。他投入所有精力打造瓷房子,正是源于对祖国的那份真情,对社会的无私回报。长期的海外漂泊,让他懂得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

瓷房子上的尖顶上,矗立着一颗鲜红醒目的五角星。张连志说,这颗星代表了我的心。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就没有张连志的今天,我要用感恩的心回报祖国,回报社会,通过“瓷房子”向世界展示中国,让世界知道,中国有着如此值得骄傲的文化,有着如此值得自豪的文明。瓷房子从开工至今,已经用掉可统计的大约有: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和二十多吨水晶石与玛瑙,近百只随处可见的瓷猫枕,三百多个年代不等、大小不一的狮子。用掉的瓷片不计其数,没有一片现代瓷,其中还不乏钧窑、汝窑等五大名窑的瓷片。瓷器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纷彩等各个时代的精品。

瓷房子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创意,它将传统元素与具有中国文化韵味的元素巧妙地糅合起来,比如:围墙是“平安墙”,用的是大小不一的瓷瓶粘贴,取谐音“瓶”安墙而来。石造像、汉白玉石雕会在恰当的时候与瓷片形成趣味组合,代表着时来运转(谐音“石”)。

二楼屋檐左右两边立着栩栩如生龙和凤,这是意其“龙凤呈祥”……几乎每一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它特定的韵味。即便是屋外的排水管,也用水晶和明清瓷猫枕包装,看不出原样。

除却瓷器、汉白玉石雕,瓷房子还有一组不能忽略的文物,那就是大小不等三百多处狮子,它们按照各自大小据守在瓷房子各个角落。据说,这个瓷狮子曾经有一对,在段祺瑞府前站过岗。现在,另外一只在战火中香消玉殒,只剩下这一只孤品。楼顶上各个角落都有狮子的身影,或仰天长啸,或低头沉思,形状各异。这些石狮年代横跨东汉、唐、宋、清各个时期,每一个都极具价值。

在院落里,瓷房子里的物品,随便拎出来一件,都会有几百年的历史,两枚官帽筒,身上有锯过的痕迹,昭示着它年代久远。楼梯口的扶手大都用带着款的碗底组合而成,大多是官窑,俯首皆是“大明隆庆年造”、“大明万历年制”等落款。张连志就是用这样的大手笔,让现代人与历史对话。

建造瓷房子的四年间,没有一丁点建筑知识的张连志说他近乎得了“魔症”,常常半夜三更,一有灵感就会驱车直奔瓷房子,甚至夜宿瓷房子与工匠同吃同睡,以便能更好地沟通。他说自己特别喜欢流畅曲线带来的感觉,于是与施工工匠沟通,要求瓷房子的每一部分都要和音乐一样有节奏有生命。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线条活了,就对了。”线条的流畅在围墙的设计上可见一斑。十余米长的围墙,一共用了六百三十多个瓷瓶,且大都以元青花为主。大小不一的古瓷瓶如同将要行军打仗的士兵,听从将军的安排站在自己最需要的位置上。瓷瓶与瓷瓶之间的缝隙用水晶、玛瑙填充,为了保证瓷瓶的安全,在每个瓷瓶被当作“材质”修建平安墙之前,都有专门的工匠在空瓶子里填注水泥,确保瓷瓶不中空,以保证它的坚固性。将瓷片固定在墙上也不是容易的事。先是要在一箱箱的古瓷碎片中寻找到合适的,备用的瓷器有瓶、有罐、有碟、有碗,凹的、凸的、带把的、起棱的各色俱全,因此,在用时首先要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开。另外,瓷片不同于瓷砖,底面不平会进空气,不易挂住,所以使用的是白色硅酸盐水泥混合石膏粉,然后加入强力胶水,一起勾兑后形成的白色胶状物进行粘贴。

张连志认为,瓷房子对于他的意义,不单单是一件艺术品收藏的集合体,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符号。他期待着用瓷房子这种形式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展示给世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