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食古纳新 瘦硬通神
明清时期的至尊御窑厂 生产几乎是不计成本(图)
御窑厂遗址保留的水井。滕磊摄
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的第二年(1369年),为了烧制皇家的御用瓷器,下诏在景德镇的珠山山麓建立了御器厂。此后清代改名“御窑厂”,至1911年停烧,数百年间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20座窑到后来的衙署、作坊、窑房以及附属的祠、庙、亭、阁等,集中了最优秀的工匠,最精细的原料,最充足的资金,烧造出最为精美绝伦的瓷器,推动中国工艺美术达到了巅峰。
御窑厂是皇家的私产,这里生产的瓷器除皇室外,其他任何人都严禁私自使用,违者将受到严惩。如明宣宗曾派宦官张善为朝廷督办祭祀先祖的一批瓷器。张善到景德镇后,欺压属下,将很多瓷器私自馈赠他人。皇帝知道后,下令对张善处以极刑,斩首示众。即便是仿照御窑厂生产的瓷器样式,也将面临杀头的惩罚。如明英宗就曾两次下令,如有仿烧官府禁止的瓷器进行贩卖和馈赠的,首犯处死,没收全部财产,全家发配边疆,包庇的人也要受到连累。
人们总是难以理解,我们今天为何无法仿造出与当年一样精美的瓷器呢?这是因为御窑厂的生产几乎是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的。即便如此,烧好的瓷器在运往京城前还要进行严格的拣选,淘汰率极高。从明代御窑厂的考古发掘现场看,这种严格的筛选至少有两次,一次是在出窑以后,另一次是在库房里。根据乾隆时期著名督陶官唐英的统计,淘汰率至少在50%以上。挑选下来的残次品也不能随便处理。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集中销毁后掩埋,严重浪费。值得欣慰的是:乾隆曾下令将残次品在景德镇变价处理,显示了精明的头脑。
2002年~2004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手行动,对珠山北麓的部分地区进行了发掘,清理了近800平方米御窑窑址,发现了明永乐时的四座葫芦形窑炉和一大批明代瓷片堆积。从碎片堆积中拼合的器物有永乐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梅瓶、釉里红云龙纹梅瓶、红釉刻花云龙纹梅瓶、内红釉外釉里红赶珠龙纹大碗、内白釉外釉里红龙纹小碗、黑釉划花鼎式香炉和宣德仿哥釉瓜稜小罐等,这些都是当时淘汰下来的残次品。可想而知,生产不计成本,加上产品严格把关,运往京城的必然是精品中的精品。
珠山曾是景德镇市的标志,一座高冈周围分出五条小丘陵,如五龙朝珠,因而得名。明清时期的御窑厂便分布在这里。清代后期,珠山山顶还兴建了一座砖木结构楼阁,取名“龙珠阁”。如今高楼鳞次栉比,珠山几乎夷平,已不见昔日雄姿。御窑厂遗址留下来的唯一地面遗物仅剩一口水井,昔日的繁荣景象也仅能从《浮梁县志》和《景德镇陶录》的木刻版画,以及瓷器上罕见的御窑厂图像管窥一二了。(国家文物局 滕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