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麗和和花耀高级珠宝系列:大地之耀
石湾沙岗陶瓷批发市场 炒货天堂的陶瓷江湖故事
核心提示:
5000多家陶瓷卫浴商铺,近万个品牌,由河宕、永利坚、置地、沙岗、华达等陶瓷市场和仓储物流中心组成的沙岗圈陶瓷江湖,在经历了10多年的繁荣之后,如今处在风口浪尖。一方面是政府腾笼换鸟思路,淘汰占地面积大、财政贡献较低的低端批发经营模式,另一方面是全国各地新兴陶瓷产区的快速崛起,产品辐射范围急剧萎缩。2009年的沙岗圈陶瓷市场,的确如众多商户描述的那样,走过了一个相对低迷的一年,而且,这种低迷并不是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是佛山陶瓷[FsTaoci.Com]生产线急剧减少、外地产区生产线迅猛增长背景下产生的“蝴蝶效应”。
那么,这个曾被业界称为“炒货天堂”的陶瓷市场圈,其发展路径是什么样的呢?未来走向又将如何?
炒货天堂
1月9日下午2时。一脸倦容的阿彪匆匆忙忙吃完午饭,就坐在茶几前接待前来采访的我们。像这样忙到下午两点才吃午饭的现象,阿彪说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在沙岗圈陶瓷市场混迹了9年的阿彪,经常因为忙于发货、联系物流公司和对单等事情而耽搁了正常的用餐时间。
“没办法,都是客户催的,有时候半夜都要起来发货。”阿彪说。尤其在2007年的时候,那一年生意非常火爆,整个市场成天车山人海,交通艰难。阿彪说这些年来三四级市场持续升温,发货压力非常大,经常因为客户“赶时间”的要求牺牲休息和用餐的时间。(记者 江小茅 周建盛)
阿彪是粤北地区一家陶瓷经销公司的采购负责人。9年前,他和拍档一起开了家陶瓷经销店,后者在老家负责销售,他被安排在佛山负责采购。9年来阿彪曾辗转于河宕陶瓷市场、沙岗、置地等不同市场。
记者在阿彪位于沙岗陶瓷市场的门店里看到,这里面摆放了各种规格和花色的抛光砖、仿古砖、内外墙砖和地脚线等产品,配套齐全,规格及花色丰富多样。在他的带领下,记者随后参观了他在市场内的仓库,里面堆满了包装好的陶瓷砖。虽然品牌很杂,但是仓储井然有序,管理员正在配合客户发货。阿彪称这批货是上个月谈的一单工程业务,“这些货今天必须全部发出去,明天一早我们的仓库必须清空,因为一周前我到一家陶瓷厂淘了批旧货,厂方催我交钱提货了”。
阿彪说的旧货,就是陶瓷厂积压的库存,厂家因为产品规格和花色等原因滞销,后来以低于常规价格一半的处理价转给了阿彪。
这让记者想起了此前坊间关于沙岗的一个说法——炒货天堂。
阿彪也坦承,沙岗圈(包括置地、永利坚、河宕等周边市场)的确聚集了成千上万的陶瓷经营者,这些人有的租赁了固定的门面,有的只是掌握了固定的人脉资源,开着车在市场内物色产品,一旦成交就开始发货。
2006年,湖南的一位陶瓷批发商找到阿彪,要求帮其物色一批规格和花色少见的地砖。“那一次我觉得是最困难的,因为那一款产品佛山的工厂几乎都没有生产,后来我还是通过朋友的朋友,在广西一家偏远的工厂里拿到了货,而且数量还没能补全。”阿彪向记者坦承,这样的交易就是传说中的“炒货”。
因为他超越了为自己经销门店采购的范围,帮助其他人寻找产品并达成交易。时间长了,这种事情就见怪不怪,毕竟大家都这样做,而且差价利润是摆在那里的。
记者随后追问阿彪刚才在仓库里发的那批工程砖:那也是“炒”的吧?阿彪笑说:看来你也懂了,说实话,那是我私人接下的工程业务。不过我老家拍档都知道的,这个没必要隐瞒,我只要在保障专职采购工作不出差漏的前提下,能做一单是一单。当然,这样的业务必须是我与拍档合作的市场范围以外的。
陆光(化名)是佛山某陶瓷厂业务员,他让自己的大哥在沙岗市场旁的置地市场内租了一个门面,专门负责接待前来采购的外地批发商,然后从这里寻找自己的客户,到自己的工厂提货。有时候厂里没有客户需要的产品,他也会到其他的工厂去找货。
陆光告诉记者,他和其他专业炒货者不同,他公开的身份是陶瓷厂业务员,所有业务必须经过单位批准、到单位提货。所以他的炒货行为必须隐蔽,不同于专业炒货者的“光明正大”。两年前陆光在曾因为一笔工程交易没有用单位的货,被公司把自己给“炒”了。“不过我觉得没所谓,我从私抛厂拿货赚的差价比公司的提成多了3倍以上。”陆光说,“很多厂的业务员都这样操作,这是个潜规则。”
如同陆光说的那样,一些陶瓷厂的业务员都有过类似经历,他们觉得自己在职位和待遇上得不到升迁,有时候就会参与到沙岗圈的炒货队伍,赚些外快。
资本的快速募集
一位熟知沙岗圈陶瓷市场的人士告诉记者,炒货其实是行业里的半公开的潜规则,这是市场经济里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而且它(炒货)很容易形成聚集效应”该人士说。因为很少有炒货者能够独自拿出大量现金去厂里淘货,即使有人能拿出资金,却不一定能掌握货源信息。因此,市场里逐步兴起了联手炒货的现象,一方因为资金紧缺,邀请圈内人士临时性“合股”,既能快速募集资金,又能降低风险。
陆光告诉记者,有一次他自己的工厂要淘汰一批积压的库存,他从内部获得信息之后,指示其大哥通过同行募集了一笔现金,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了该批瓷砖。然后大家共同去寻找买主,按默认的行规进行销售和利润分成。
来自湖南株洲的刘先生和几个老乡就是长期混迹于沙岗圈陶瓷市场的“清仓”高手。他们利用在陶瓷厂工作的朋友提供信息,第一时间掌握低价处理库存和冲款砖的工厂信息,然后快速募集现金上门洽谈。面对记者提出的风险质疑,刘先生表示一般这样的交易很少有风险。“我们都知道这些产品适合在什么地区销售,加上我们自己手里也有一批老家的经销商资源,他们无法及时获得这些信息,我们第一时间以低价买入,然后转给他们,双方都有利润空间。”
有意思的是,以前在沙岗市场做搬运工的四川人阿仁,因为和老家的一些瓷砖批发商相熟,竟然也敢于鼓动亲友四处物色清仓瓷砖,然后“大胆”买入,并伺机转销给他人。从搬运工到专业炒货者,阿仁在沙岗混迹了6年才完成“转型”,他告诉记者自己根本不用开门店,只要一接到客户的电话就会直接去各个陶瓷厂找货,有时候厂里找不到,阿仁也会去通过其他同行帮忙,然后合作完成交易。
“当然,那些在市场租有门店的生意比我们要好很多,他们毕竟是专业的陶瓷经营者,和他们相比,我顶多算是一个‘拉皮条’的。”阿仁对记者说,“他们毕竟和很多厂家有固定的供求合作,而且建立了更广的下游客户渠道。”
谈到聚集效应,阿仁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2008年12月,佛山多家陶瓷厂出现库存积压爆仓的现象,一位湖南的同行找到他,问他敢不敢筹钱一起去“淘货”。迫于金融危机的“淫威”,阿仁和几个亲友都没有参与。“据说那个湖南人后来邀了五六个同行,募集了400多万元到几家工厂的仓库淘出了大量瓷砖,一直积压到今年7月才成功脱手。听说他们付清仓库租金之后,到手的净利润只有1%左右,主要是上半年市场形势不好,而且很多省都有大量陶瓷厂投产,竞争很激烈。”
阿仁最后告诉记者,本身因为底子薄,没那么多钱,有时候即使遇到很好的机会,也不敢去冒险。
沙岗圈图景和财富链
从雾岗路边的河宕陶瓷市场到沙岗市场、永利坚陶瓷世界、置地陶瓷批发市场,不到2公里的道路两旁,聚集着5个大型陶瓷批发市场和华达陶瓷物流仓储等2个大型陶瓷物流中心,其中的陶瓷、卫浴商铺近6000个。近万个陶瓷、卫浴品牌星罗棋布于当中。记者试图通过调查,获得这个陶瓷江湖中每年的瓷砖销售量,但无论是商户还是物流公司,甚至各个市场的管理人员都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即使是估算,他们均表示:这里的瓷砖集散量根本没有办法估算。
1月10日,记者在沙岗陶瓷市场内看到,来自湖南、湖北、安徽、广西、福建、江西、四川、贵州、重庆等省市的大货车接连不断地出入,大量搬运工组成的特殊队伍,穿梭于各个仓库和车辆之间,频繁的装卸工作让他们只能蹲在货车旁吃简单的盒饭和各式便当。来自四川内江的搬运工李师傅告诉记者,今年这里并不忙,像前几年(2006-2007年)的时候,我们要从早忙到晚,有时候一天持续工作15个小时,只能吃两顿盒饭。
置地陶瓷市场的商户老板魏先生告诉记者,生意好的时候,你找搬运工都难,有时候还要跟那些师傅好声好气地商量,甚至要临时加钱,才能找到他们卸货。
10日下午,来自潮州的货车司机刘师傅告诉记者,他们共有6个人组建了“潮州—沙岗”之间往返的车队,专门从事陶瓷卫浴产品的物流服务。平均每周要在佛山与潮州之间跑三四个来回。记者质疑,如果这些瓷砖是佛山陶瓷[FsTaoci.Com]工厂的,应该是直接从厂里发货到潮州,不可能运输到沙岗,然后转车发往外地。那么,这些货来自哪里?又销往哪里呢?
潮州一陶瓷经销公司采购负责人魏先生给出的解释是,沙岗圈陶瓷集散中心,其实输出的并不全部是佛山产的瓷砖,其中有很多是来自福建、湖南、江西、广西等地陶瓷厂的产品。
“这里的陶瓷财富链非常复杂,”老魏说,“一家广西北流的陶瓷厂,有一半瓷砖是通过沙岗批发到全国各地的。这里是他们的销售命脉。”
在老魏的帮助下,记者联系到这家广西陶瓷厂的销售经理高先生,对方表示,他们最大的客户就在沙岗隔壁的永利坚陶瓷世界,这里的销量几乎接近该厂销售总量的一半,绝大多数客户都是在这里完成交易的。
记者在与一辆“赣c5※※※※”货车司机熊先生交流时得知,他这次是为高安一家陶瓷厂送货到沙岗的,沙岗是这家工厂辐射广西、广东和福建等地区的市场制高点,这里的销量也占据了该厂总销量的1/3。
记者带着好奇继续走访商户,发现沙岗圈内密集的近10000个陶瓷品牌,除了一半来自佛山之外,另外一半都来自湖南、江西、广西、湖北、四川、山东、河北等地。也就是说,在沙岗圈陶瓷江湖,其财富链并不仅仅是外界人想象中的“佛山陶瓷”的概念,实际上这里已经成为所有陶瓷产区产品集散中心,而且销量均名列前茅。
老魏说,排除制造的概念,单从市场方面来讲,“沙岗圈”绝对是中国最大的陶瓷集散中心。从某种角度分析,佛山陶瓷的区域品牌除了制造业集群的规模效应之外,沙岗圈的商贸影响力几乎可以与之(佛山陶瓷制造业)相等。
通过上述调查,沙岗圈的财富链逐步清晰:市场开发商、固定商户、炒货团、物流公司、私抛厂、品牌企业一级品、外地工厂华南营销中心等各色利益主体交杂其中,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财富交织图景。
不同的故事,雷同的模式
来自福建的陶瓷经销商林先生2000年来沙岗“觅食”的时候,身上还不到2000元钱,10年后,他已经成为在沙岗拥有四个门面、代理销售十几个品牌的陶瓷经销商。这其中虽然也遭遇过挫折、失败,但对他而言,“那些都是必须的磨练”。
起初我只是在这里寻找廉价货源,然后利用自己在老家的平台搞批发,后来逐步有了自己的原始积累和门面。“我的第一单交易是一单60万的工程地砖,那次通过朋友和亲戚集资、银行贷款募集了货款,成交后赚了9万多,后来又用类似的模式陆续做了几次工程。”林先生说,“现在,我不仅要寻找廉价货源,还要建立更多的经销网络,他们大多是各省的陶瓷批发商”。
林先生透露,在这里做生意其实有一半是“自动找上门来的”。由于沙岗圈陶瓷市场闻名全国,物流配套成熟,慕名而来的各地中间商常常成群结队地光临各个商铺。即使是在淡季,都有一部分熟客会隔三岔五地前来购货。记者看到,林先生的门面虽然有点凌乱,但仍不忘在办公桌上摆放一套精美的茶具,客户来了,他们在这里沏功夫茶谈生意,客户走了,他和朋友在这里喝茶谈市场。这里和全国各地省会城市的大型批发市场性质其实是一样的,负责对分销商发货,而很少需要维护和服务。
华达公司的故事在沙岗圈流传已久。
这家公司是圈内最大的耐磨砖批发商,业内人士称该公司每年的销售额高达5亿元甚至更多,这家靠销售规模取胜的公司,每片砖的利润有时候薄到3-5分钱。老魏称该公司的老板以前是卖猪肉的个体户,后来转行做起了陶瓷销售,从批发商户到公司化运作,该公司的发家路径其实就是无数个类似林先生运作模式的整合与积累。记者试图联系该公司老板的时候,林先生说约他(华达公司老板)几乎不可能,他的日常管理工作都交给了职业经理人,自己很少露面。
有商铺业主对记者发出感叹,如果自己当初像华达那样高瞻远瞩,用公司化运作来做陶瓷批发的话,说不定不会是现在的夫妻档模式。
沙岗圈的内忧外患
兴久必衰。市场没有永恒的兴旺。
2009年的沙岗圈和两年前相比,明显萧条很多。沙岗陶瓷市场工会联合会的门卫黄先生在这里工作了4年。据他介绍,与2007年以前的市场相比,现在的“火爆”只是当年的“淡季”状态。
黄先生所在的门卫办公室门口,就是置地陶瓷市场的出入口,他说以前从门卫室这边根本看不到街对面的商铺,因为川流不息的货车从早到晚都拥堵在中间的街道上,连行人穿过去都很困难。
“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年这么冷淡?”黄先生百思不得其解。
实际上,在外人看来,这里并不冷淡,只是黄先生对当年市场最繁荣时期的印象太深刻。
在陶瓷经销商陈小姐看来,这里的经营状况和以前相比,确实有部分商户因为产品花色和竞争加剧等原因,(生意)逐步变淡。这主要是因为全国各地的陶瓷产区快速兴起,很多地区批发商都能在当地采购到同样的产品,这导致沙岗圈失去了很多客户。但是也有些产品丰富的商户生意仍然很好,因为新产区的产品配套需要一个过程。但是,以后的沙岗圈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阿彪则告诉记者,像我们主营粤北地区市场的商户,就无须担心这些,因为他们来这里拿货是最近而且物流成本最低的。不过和以前产品辐射全国各地市场相比,今后沙岗圈陶瓷的辐射范围会逐步收窄,最终可能会以600公里范围以内为主。因为各地新兴产区对这边的冲击正在逐步加大。“比如湖南、广西、湖北和江西等地,那边陶瓷生产线的建设越来越多,最终肯定会对沙岗造成影响。”阿彪说。
尤其2006年以来,迫于节能减排压力,佛山市对陶瓷产业进行集中整治和升级,大部分生产线被迫关停和转移外地,沙岗圈陶瓷进货成本相对会有所增长,而且众多本地企业都在外省建厂,并就地招商,对沙岗圈强大的批发功能给予稀释。
比上述因素更引人关注的消息是,佛山市禅城区政府2009年出台的《禅城区陶瓷展厅及总部基地布局规划指引》等相关文件里,将沙岗圈的沙岗、置地等市场列入了搬迁对象。根据政府规划,这里将被改造成大型家居博览中心和钢铁交易市场,而以前的陶瓷批发市场将被迁往其他区域。
有商户表示,关于搬迁一事早几年就有流传,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这次倒是有些“动真格”的。在房地产经济为王的当今时代,沙岗圈陶瓷市场所在的石湾镇,土地极其稀缺,发生在工厂关停和工业用地收购的消息不时透露出这样一个信号:淘汰占地面积大、财政贡献较低的经营项目。腾出土地做房地产尤其是新型商业地产的趋势似乎越发明显。
与置地陶瓷市场一街之隔的一个大型建筑工地,以前也是陶瓷批发区域,两年前被迫迁移,改成了目前在建的家居博览中心商业地产项目。根据该项目的建设规划,待一期建设完成之后,二期工程的建设将迫使新一批陶瓷批发商户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