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鉴藏赏析:景德镇高仿陶瓷以假乱真,鉴定专家鱼龙混杂

时间:2022-03-29 18:45:14 来源:中国名瓷网

景德镇高仿陶瓷以假乱真,鉴定专家鱼龙混杂

图为仿古陶瓷

古玩拍卖市场向来十分火爆,其中瓷器,尤其是明清官窑器屡次成为拍场的焦点,不断爆出的天价令人瞠目结舌。然而,在拍场以外同样亢奋的还有——瓷器造假商。近年来,随着古代官窑制品市场价格飙升,并不断创造天价,为了牟取暴利,官窑造假业也迅速发展壮大。无论是从制作工艺上还是流通渠道上,造假都已经俨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其实,高仿陶瓷的去向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流向富豪收藏者的家里,这些一夜暴富的企业家或为投资或为装点门面、“附庸风雅”,认为自己可以捡漏买到一件国宝。还有一类就是直接送去拍卖。上拍的东西没有后遗症,因为拍卖法中规定对拍卖行提前声明不保真的拍品免责。2008年,瀚海拍卖公司因为拍卖吴冠中画作的仿品被告上法庭,尽管吴本人认定是赝品,但买主依然败诉。这样的大拍卖行尚且不那么可靠,更别说那些小的了,有时一场下来拍品六七成都是假的。

然而,那些由景德镇仿造出来的“官窑”瓷器,无论是被富豪收藏还是拿去上拍,都有绕不开的一关:专家鉴定。富豪买货会找专家把关,拍卖行更是有不得少于5位副研究员的专家鉴定。如果说这两个环节问题最多,那么专家们的“火眼金睛”面对高仿品,难道也失灵了吗?

你别看那些端坐电视鉴宝节目里的专家,说得头头是道,实际上他们说的都是行话、套话,比如说窑口、造型、纹饰、用料等等,都是文物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常识。在外行人看来这些专家能把上百年、上千年的历史了然于胸,实际上都是些基本要素,这些话套到真东西上是这样,套到假东西上也是这样,都是模式化的。所以真正辨别文物真假时,真在什么地方、假在什么地方是需要仔细辨别的。比如说明代的釉的鉴别,是真正的明代釉,还是仿制的,区别在哪里,那些所谓的专家可能就说不来了,一业内人士如是说。其实这些专家都是高高在上的,无法了解业内真实的行情。还有些专家本来看不出真假,但又怕别人说自己水平不行,所以就信口开河,利用现在收藏界的混乱局面,故意忽悠。

除了实践功底不够,专家们道德上的缺失也是一方面。有一些专家鉴定,如果没有好处的话,基本上说是假的,得到好处后,假的也说成是真的。一些古董贩子在卖瓷器时甚至和专家勾结,提前说好是四六分、还是五五分(利润),合伙把赝品卖给一些企业家。若干年后,这些企业家醒悟过来了,但也无法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可悲的是现在还有很多人仍执迷不悟。

如今总结现在的鉴定文物专家队伍可以这样形容:鱼龙混杂。有些专家写文章真是很漂亮,真看起东西来却不如倒卖文物的贩子,但就是这些人仍然在鉴定文物甚至签字、开证书,这一方面扰乱了文物市场,另一方面却使真正需要保护的国家文物无意中流失,不得不说是文物界的悲哀啊。

面对现状,收藏之水又如此之深,如果不尽快建立一支过硬的专家队伍,那么若干年后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将会是一堆高仿文物,其危害之深重,后果不堪设想啊。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