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收藏要闻:2011年度陶瓷行业十大新闻

时间:2022-07-19 10:45:11 来源:《陶瓷信息》

2011年度陶瓷行业十大新闻

1、 疯狂的授信

授信是陶瓷行业较为普遍的一种信用支付方式,陶瓷企业对经销商授信,陶瓷机械化工企业对陶瓷企业授信。这原本是企业基于互信而采取的双赢行为。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最后却演变成为相互制约的“绳套”和促销手段。

深度报道《疯狂的授信》揭示了行业授信行为从最初意在扶持壮大经销商到后来演变成为陶瓷企业争抢客户手段的过程,其中有“过度授信”、“恶意拖欠”等现象,以及陶瓷企业对上游机械化工企业支付货款期限的不断拉长,由此而形成了“授信”所带来的恶性循环。这种恶心循环造成了企业的重负甚至是濒临倒闭的伤害。本文亦指出并呼吁陶瓷行业上下游企业应相互保护对方的资金流动安全,以此共同推进行业的发展。

2、 佛山小塘陶企昨日全部停产

自2008年底起,佛山南海小塘工业园区最晚在2010年10月31日前必须全部关停的消息在行业内盛传已久,陶瓷信息报曾在2010年11月1日关停之后的第一天前往小塘采访,发现因种种原因小塘工业园各陶瓷厂家均正常生产,随后又发表了标题为《大限已过,小塘陶企生产照常》的报道。此后,陶瓷信息报对小塘关停持续关注。

2010年12月佛山市政府下达了小塘陶企在2011年1月20日全部关停的“最后通牒”,随之而来因为对员工安置不当,在2011年元旦节时发生了数百工人因不满补偿标准而集结罢工堵路的事件。这对2011年1月20日小塘陶企是否能真正关停搬迁又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薄雾。为此,1月20日下午,记者再度到小塘了解情况,采写《佛山小塘陶企昨日全部停产》的新闻消息,正是本报关注小塘陶企搬迁、关停系列报道的收笔之作。全面记录了佛山小塘陶企产业转移之跌宕过程。

3、商户集体叛逃建材城

这原本是一个被誉为郑州市“黄金港”、“中原建材航母”的大型建材市场,占地2400亩、雄踞郑州北部的黄金通道,郑州天荣国际建材港,一亮相便立志要打造成为“中原建材航空母舰”。 开业之初的高曝光率助长了天荣的浩大声势,并在其2006年每天交易额一度达到160万元,引起了中新社、人民网、郑州日报、大河报、河南商报等各大媒体的相继报道。

然而定位在建材家居的“建材航母”的天荣国际建材港却在开业两年之后便“偃旗息鼓”,2006年底规划天荣汽配城意图突破,同年年底又引进“灯饰巨头”——金泰成灯饰广场寻求转机。目前,这个曾经主打建材产品的建材航母却在两年的时间里黯然搁浅,左奔右突寻求转机,记者深入调查,天荣建材港的惨淡收场,不仅有其在最初定位上的失误,也有着在后期对陶瓷卫浴商户的苛刻式管理、人气不旺、商户一直亏损等因素,最终导致了商户的集体“叛逃”。这给全国诸多类似终端市场提供了富有启发的反面教材。

4、江西限电

2011年上半年,对陶瓷企业来说关注最多的便是全国各省市大面积的限电措施。在陶瓷生产的重镇高安,因为江西最严限电导致成本上升而酝酿着新一轮的产品涨价。

自2011年3月底以来,江西省电网供电能力出现了较大缺口,全省各地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作为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的高安市,从4月1日开始实行“有序用电”,所有的陶瓷企业均实行计划用电和错峰用电,导致陶瓷企业只是能满足60~70%的生产,企业的产量降低,成本上升,极大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由于用电情况在短时间内还很难解决,大部分陶瓷企业不堪忍受高成本的运营,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价格上涨风暴。据一位从事十余载陶瓷生产的企业老板介绍,“此次限电风波来的不仅猛烈,而且限电时间将会持续很久,所波及的面积也将比较大,这将是江西陶瓷史上最严厉的一次限电。”

本文揭示了由于电力供应紧张,给陶瓷企业和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一是对工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大量陶瓷企业被迫采取限电措施,制约了生产发展和企业成长,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二是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严重冲击,影响区域竞争力;三是企业限产和拉闸限电等措施都将影响居民生活;四是电力短缺还会对地区投资环境和产业招商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反映了限电对陶瓷产业带来的不利因素,也从一个方面再次印证陶瓷行业本身对能源的强烈依赖以及应对能源危机时的脆弱。

5、两个英皇的战争

同名之争,向来是同行业中两个企业常见的纠纷,从商标到市场对产品、品牌的认知,重名对企业带来的困扰及伤害不仅仅是用金钱所能衡量的。佛山英皇卫浴与英国英皇卫浴之间上演的“英皇之争”由来已久,并仍在激烈地进行着。据商标注册相关信息显示,英国英皇卫浴注册人为英国英皇卫浴有限公司、公司地址位于英国伦敦五月花新联大街72号,作为企业最主要的信息,这似乎显得过于模糊。而佛山市英皇卫浴注册人为庞剑锋、申请人地址为广东省佛山市张槎镇青柯管理区等信息透明而实在。对于英国英皇卫浴总部到底位于何处、企业负责人究竟为“何方神圣”,这些原本看似简单的问题在此时却显得十分地深奥和神秘。一个是自1996年就开始植根中国、现享誉国内外的广东名牌产品,一个是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现发展迅速但鲜为人知的国外品牌,到底是谁在侵权、此事又该以何种结局落下帷幕,都需要时间来揭开如此种种困惑。

中国商标注册法规显然跟不上当前社会的商业发展步伐,如何判定侵权,又如何在商标注册之初就避免同名、同音甚至是恶意注册并不在企业的管辖范围内,只能等待法规的逐步规范与完善。

6、传淄博一陶企老板携千万巨款失踪

2011年5月27日,山东陶瓷业内开始盛传淄博齐鹏建筑陶瓷有限公司倒闭且老板吴某携千万巨款失踪的消息,并快速在整个淄博产区乃至北方陶瓷界蔓延。

记者在多方印证下证实,该工厂倒闭携款失踪的原因有三,一是资金实力不雄厚,难以支撑企业后续发展;二是巨额高利贷借款无法偿还;三是管理和经营不善,致使工厂产销难以平衡,甚至陷入困境。

中小企业老板携款逃跑是今年中国社会下半年最为关注的现象之一。温州老板的规模潜逃加重了社会群体、员工个人对中小企业的资金安全以及自身权益的担忧与保护意识。在今年市场环境不甚理想的情况下,如何规避风险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并坚持到市场牛市的再度回归,是陶瓷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积极解决的问题。

7、泛高安悬疑

经过坯、釉用原料超15%的增幅、硅酸锆、煤炭等产品的快速飙升以及用工成本的增长,陶瓷砖每平方米的成本普遍增长2元以上。与此同时,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资本激进行为,正遭遇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和金融政策收紧、渠道竞争恶化、产能增长而用工缺口严重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导致一些急火攻心的企业频出“乱拳”,危及“老师傅”。

牵一发而动千钧的产业链,正在让泛高安陶瓷产区遭遇两年前全线飘红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同时也让记者开始怀疑建筑陶瓷这一被誉为制造业“天使投资”模式的可持续性。陶瓷产业的快速膨胀,离不开它投资入局的低门槛模式——厂家投入一定资金买地建厂→设备、基础建设、原材料依赖供应商巨额垫资→银行融资维持日常经营→经销商(客户)进货则必须向陶瓷厂支付现金→陶瓷厂再投资少量资金扩张,重复上述供应商垫资、银行贷款、客户现金买货的模式,循环发展。尽管这在市场向好的时期看起来是一个几近完美的模式,能让投资者获得短期和快速的回报,但对于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管理滞后的陶瓷产业,企业的所有成功和淘汰,都与这个奇怪的模式有着根本性的关联。当前的泛高安陶瓷产区,正经受着源于此模式本身和宏观因素巨变带来的种种考验。事实上,这也值得整个产业反思和调整。

记者在走访了高安陶瓷企业的现状后,表达了对产能扩张与成本暴涨背后的泛高安陶瓷产业忧思。

8、陶瓷厂大火夺15条人命

一场大火,15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8月23日,佛山市盛丰陶瓷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火灾事故,因装修使用了大量的易燃、可燃、有毒材料,造成烟火和毒气迅速蔓延、且消防设施不全,导致15人死亡(其中12人在火灾中死亡,2人因跳楼逃生摔死,1人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人受伤的严重后果。此事一出,敲响了不仅是陶瓷行业乃至全社会对安防重要性的警钟。随后,广东省及佛山市政府出台有关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全面启动各个领域的消防及生产安全工作。

9、贝水微转型

如果按照2009年的速度扩张下去,中国的陶瓷版图上也许又有几个极具雄心壮志的陶瓷工业园要“崛起”了。时至今日,陶瓷行业的产销在房地产市场跌至“冰点”的影响下进入了“寒冬期”,陶瓷洗牌在即。

转型!转型!摆在“困境企业”面前的也许只有这一条出路。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更多以砖坯生产企业为代表的“困境企业”采取的措施往往是减产或停产,希望以此方式熬过艰难期,等待市场需求重新被激活的那天。

然而,在肇庆市鼎湖区永安工业园有这样一些企业,成立初期以砖坯生产为主,在行业销售活跃期,时刻计划、实施着对企业的调整,在销售低迷来临之时开始着手自主品牌的推出。虽然这些企业转型的做法只是永安工业园区全面转型升级的“微”部分,呈现出的只是该工业园微转型的局面,却对以广东地区为代表的砖坯生产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良好借鉴作用。

2011年记者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走访了永安工业园,对这部分“微转型”企业进行了实地探访。

10、木纹之春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对于仿木纹陶瓷砖(以下简称“木纹砖”)来说,如果还不能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拉开流行的序幕,也许真的只有退出历史舞台了。

在国人以追求奢华、大气为社会主流风气的90年代,自然、简约、舒适风格的木纹砖出现了,此时该产品更多地是面向中端消费群体,加之生产工艺相对薄弱,视觉效果严重影响美观,其此时诞生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

进入新世纪,国内寻求优雅自然生活的理念逐渐萌芽,对家装风格的选择开始了对简约的追求,然经历了第一次的“挫败”,木纹砖转向了三四级甚至更低的农村市场,造价低廉,做工粗糙,使意图在木纹里寻求自然恬静家装风格的中高端市场消费者望而却步,也使得该产品不得不在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

2006年,随着楼兰、康拓等品牌相继在市场推出木纹砖产品,其逼真的色彩、细腻的纹理给消费者对木纹产品带来了全新的认识,也拉开了木纹砖走向中高端市场的序幕。

2011年,随着喷墨技术在国内的逐步普及与运用,木纹砖的效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以高端市场为导向的木纹产品纷纷涌现,宣告了木纹之春的正式到来。

陶瓷信息在2011年度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当前行业内热门产品的深度报道,从发展起源到技术实现以及市场前景都做了较为全面的报道。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