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鉴赏百科:陶瓷卫浴行业危机频发 创新代替效率寻突破(2)

时间:2022-07-24 16:45:11 来源:陶城报

陶瓷卫浴行业危机频发 创新代替效率寻突破(2)

转型的话题,创新的话题,做了陶瓷行业十几年的谈资。倒也并非说这流于空谈,而是转型具有迟缓、被动、艰巨的特性,创新需要资本、智力、市场的支持。2012年瞻之在前,黑云压城,阴霾蔽日,市场形势严峻,包括陶瓷行业在内的中国实体经济,面临20年来最重要的转型考验。以前,增速高企遮蔽了市场与行业的种种弊病;如今,增长下滑则迅速演变为了一种发展模式的终结。陶瓷行业运行面临的各类风险较以往明显增多,大中小微型企业运营遇到各种层面困难,更要紧的是,危机显然还没有止步,正像病毒一样扩散开来。

网上有段子,我们的新“四化”目标是:给太阳装上开关,给黄河按上栏杆,给飞机设计倒档,为长城贴上瓷砖。陶瓷人看到最后一条应该特别高兴,这意味着可以消化巨大的过剩的产能。可惜这也像玛雅预言一样不靠谱。包括之前出台的《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其中过于乐观的数据预测笔者同样认为不靠谱,如“预计到2015 年建筑陶瓷砖产量将达到95 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2 亿件左右”。虽然按目前的生产能力可以达到,但若市场一时半会消化不了,最后也是撑死自己。

陶瓷行业紧贴着房地产,近三五年房地产井喷一样发展,已经达到社会难以承受的地步,正从巅峰缓慢降下来。陶瓷行业跟在房地产后面,同样也在最近两三年达到增长的极限。房价可能升起来,但房地产曾经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地位很难升起来。陶瓷产量也达到或濒临市场需求的极限,要知道,即便是现在盯得很紧的广阔的三四线市场,也是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消化产量的。3000万套保障房只是市场经济畸形发展下的一个怪胎,一次刻意的宫外孕,前景实在堪忧,目前看来对陶瓷行业拉动效果也不明显。关于房地产的走势,笔者觉得除了宏观经济的因素之外,有几个现象值得观察,第一,政府“赶农民上楼”的城市化冲动将会稍减;第二,农民人向城市热情也已经减退,主要由于农村道路、医疗、教育等条件有所改善;第三,真正需求住房的人没有购买能力,而城市居民往往持有两套以上的住房。如何处理好房地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需要看各级政府的智慧;如何处理好陶瓷产业与房地产的关系,则需要看各大陶瓷企业的智慧了。

过去的增长依赖房地产泡沫,增速放缓对效率和社会都是一件好事,它可能阻止了经济发展中某些恶性肿瘤的生长。笔者提出陶瓷产业进入“稳态发展”阶段。即是说,产能将在2011年的水平上略有升降,下降的可能性或许更大一些。目前陶瓷行业已经不能靠产能的增加,而应该靠产值的增加。陶瓷市场早就进入了消费决定供求的状态,企业除了关注自身的需求外,更要关注消费者与市场的变化,无论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制造都是建立在对市场的预测与把握上。目前微晶石在行业内风行,都是希望通过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产值。

这在外销领域,体现得特别明显。我国瓷砖出口量全球第一,但出口总额第一却是意大利,这说明我们重量不重质,产品仍然停留在低端供应。外国人很不理解,中国人在海外营销为什么不创自己的品牌,而是追求极低的利润?我们倒也需要坦然面对,或许这就是发展的必经过程,毕竟中国建筑陶瓷产品走出国门时间还短,日本、韩国、德国不也经历过一段从劣到优、从制造到创造、从低档品到品牌产品的历程吗?

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企业向高新化推进、产品向高附加值延伸,陶瓷行业面前有一个清晰可见的图景。艰难时期,企业唯有放缓产能增速,以创新代替效率,以产值计算产量,加大产品工艺改良的力度,用科技成份、审美功效提升瓷砖产品的附加价值,进行产品的重新定位来突破产品所在市场的价格恶性竞争。可以预想,在不远的将来,利用科技、文化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的速度和质量将会越来越快。陶企在品质提升上下足功夫,提供比对手更好更优质的产品,若能形成鲶鱼效应,一大堆公司都来你追我赶,形成一个非常有机的竞争过程,则幸之至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