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詹庚西及其花鸟画艺术
今天,西北书画艺术笑笑给大家分享带来的《“陶瓷”9.22法库第六届陶瓷生产技术论坛上专家技术经验揭秘》。
导读: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卫网、陶瓷资讯报主办、沈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中国瓷谷商会协办的第六届陶瓷生产技术论坛于9月22日谢幕,业内技术精英们说了啥?请看报道。(为易理解,资讯哥在整理的时候特保留发言嘉宾的口语,发言嘉宾排名不分先后,随意编排。)
发言嘉宾:佛山市佳韵窑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昭华
一、全抛釉和抛光砖的区别,以及东北做全抛釉需要注意的要点
全抛釉和抛光砖有什么区别?第一个是抛釉砖的“砖形”要求更严,其采用软抛,不存在“刮平”的流程,所以它的“砖形”要求相当严。抛釉砖早期的分级标准是用手量,用卡尺和塞尺来衡量变形超不超标,但是用眼光一看,砖面就有波浪纹,现在这个已经没有卖相了。所以,“砖形”必须有严格性。那么,“砖形”从哪些方面预防处理呢?首先是传动的分段。传动的分段不可能再像以前的抛光砖那样,一条窑三个变频器,最多也就是十个。现在做全抛釉,砖坯在辊道窑里,什么时候软化,什么时候定型,什么时候膨胀,根据这些结构要点,针对性的选择变频器分段。其次,就是传动电机的设置。早期的抛光砖窑,辊棒直径可能到60mm、65mm。作为全抛釉来说,65mm一般就很少用,除非是用在宽体窑上。如果企业是大窑炉选择“走量”的话,可能不能选择过细的辊棒,因为辊棒选择细,尽管单位间距是密了,同一件砖支撑砖辊棒数量虽然多,但是如果产量一大,辊棒的线速度快了,辊棒旋转会产生更大的机械抖动力,那高温区的软化过程中,砖的波纹型变形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这个论题点,可能要根据企业自己的企业定位、自己的产品定位来选择。
如果是直径60mm的辊棒,大家通常按惯性思维设计为辊棒中心间距为80mm,(笔者注明:两条相邻辊棒棒外壁与外壁之间距离是 80-30-30=20mm)。相对抛光砖来说的话,全抛釉的传动肯定单位间距是要改密的。辊棒数量更多的时候,基本就不会下沉太多,高温荷重软化的时候也可以承重。
最后是传动辊棒的选择。这是为了辊棒在高温系统下荷重软化的时候,提高它的刚性。作为全抛釉来说,建议用超高温辊棒,利用它的刚性,尽量避免砖在高温下的软化变形。还有一个是在急冷状况下辊棒的选择,是为了使辊棒受极冷风冲击的时候,辊棒不弯。高温遇到急冷的状态下,急冷风越大,辊棒变形越厉害,而辊棒变形越厉害,对走砖的影响越大,而在急冷的时候,砖从软化状态到定型状态。那么,定型状态的时候,又回到了原点“砖形”的控制。
除了传动本身的对砖的影响之外,砖在窑里面烧成的气流变化和喷枪上下设置的间距也对其有影响。因为气流对砖在高温软化状态下影响比较大,调成正压之后砖型会变化,从正压调成负压之后也会变化。
第二个需要克服的问题是落脏
这个落脏在广义来讲,不完全是全抛釉,而是对抛光砖、仿古砖都会有影响。而为什么以前对抛光砖的关注度不高?因为它有一个“刮平”的东西,在表面都刮掉了,但这个砖已经存在一个隐患问题:打蜡的之后,时间久了,原落脏点就会变成一个“吸污”状态点。现在全抛釉是表面缺陷,因为没有刮平,没有硬抛,所以一落脏就直接降级了。落脏其来源很多,比如窑炉,喷枪,煤气、助燃风管,急冷风管,窑顶保温材料等这一系列的落脏来源就要有针对性去预防,去克服。
做全抛釉,很多企业存在隐患之处就是釉面的防污。这里牵涉的范围可能比较宽泛,大致分为四大类:第一类,防污来自釉料的本身。第二类,问题就出在窑炉。那么,窑炉会不会有过烧针孔?因为过烧针孔出来之后,质量就不好保证。会不会存在氧化不良?氧化不良没有烧透,中间有一层黑色或灰色状态,釉面的效果自然就不好。第三类,我们在釉料的烧成过程中,釉料的始熔温度和速率之间的控制也是会直接影响釉面的防污性能。第四类,是阴阳色和色差的控制。阴阳色和色差会直接影响釉面的档次,甚至整个产品的档次问题。全抛釉在这块可不可以控制,或者提前预防?首先,全抛釉的喷枪选择和传统抛光砖的选择会有所差别;煤气组的设置也有差别。因为抛光砖不存在表面上有一层釉来封闭气孔,所以它的氧化不容易进行,但全抛釉存在;喷枪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如何先让砖坯提前氧化,但又不釉面始熔。其次,在中温的时候,跟抛光釉的烧成方法是不是不一样?传统控制反弹变形一般是延长中温,中温段调节控制好。但全抛釉受到釉面的始熔性影响,延长中温或者中温控制好的时候,可能反弹变形就没有了,但是釉面防污可能会出问题,所以它的烧成特性和抛光砖是有区别的。作为厂家从抛光砖转全抛釉的时候,控制的时候一定要提前的预防,尽可能把窑炉的适应范围做宽一些。最后是喷枪的中心高度和窑内气流的调节手法。喷枪的中心高度在设计过程中就要改造。窑内的气流有什么影响呢?窑炉之前本身存在的挡火板、挡火墙这些结构,针对全抛釉来说,要做一些必要的调整,因为两个产品的烧成特性有一些差异。作为全抛釉来说,还有两个问题需要大家关注,全抛釉一样存在反弹变形,这个如何预防?全抛釉要控制的,特别是东北市场要控制的,就是抗折程度和热胀稳定性。抛光砖基本不存在考虑热胀稳定性,但是全抛釉会存在,因为全抛釉是釉面砖,它会存在后期龟裂的隐患。假设是露天的场所使用全抛釉砖的话,在东北市场温差比较大,季节性的温差相对也比较大的情况下,如果釉面系统存在热胀稳定性不过关的话,第一年可能没有大问题,但是第二年、第三年后期龟裂出现的可能性就相当大的了。
二、东北市场怎么控制好南北之间的差异
东北做全抛釉,第一个需要克服的问题就是东北地区的日温差比较大,温度表本身的影响比较明显,这是根据热工原理。广东夏天中午的烧成温度和晚上烧成温度控制的要不一样,否则,砖的防污性就不一样,吸水率会存在略微差别,但是窑上的温度表显示的温度却是一样的,这里牵扯到外界气温的一些影响,会导致窑里的实质温度和温度表显示的温度存在差异。而作为东北来说,这个日温差更大,会更明显,所以一定要预防。气流制度和压力制度这些可能不变,但是温度制度要有所调整。中午是什么温度,晚上的时候是什么温度,凌晨3点到天亮温度范围是多少,才能保证整批产品烧出来是一致的。如果按一个温度制度来烧的话,可能中午烧的砖没问题,夜晚烧的砖可能会存在反弹变形,这会存在很大的隐患。
第二个,是日温差对干燥窑本身的影响。干燥窑的保温性能,相对作为窑炉来说,保温性差一些,因为保温材质和保温厚度做的比较薄弱。那外界温度降的越低,散热就会越大,白天可能问题不大,但是晚上可能会有一些损耗、边裂,或者砖的质量不合格,会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这些也是要提前预防的。
第三个,出砖本身表面温度的一些影响。因为干燥窑出来的时候砖坯会经过冷却平台,或者走有釉线。走釉线的过程和走平台的过程时间越长,表面散失的热量就越大,它的温度就会降得越低。这样的情况下,釉线上的施釉量是肯定的,温度降的越低,施釉的釉水的水分散发就越少,坯底的釉量的含水量会增大,就会导致晚上可能会爆坯。这种现象在我们做厚抛釉会特别明显。同时,因为排水量比较大的时候,对喷墨或喷墨后,印花机的印花效果会存粘网现象,所以这也需要对干燥窑改造。
第四个,入窑的时候,水分大,上底浆之前的过程,也有一些含水量的影响。也是因为温差大之后,它的入窑水分会增大。所以,储坯的时间要控制好,不然直接进窑就会爆坯,那这个影响就会比较严重,这个我们也要提前预防。
发言嘉宾:佛山市建材行业协会秘书长 孔海发
今年陶瓷行业遇到一些困难,这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市场的下滑,第二个就是环保压力的上升,第三个就是企业生产成本的上涨。这里面有政策方面的因素,有客观方面的背景,当然也有企业内部的管理技术因素。面对这些困难,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最关键是如何面对这个事实,来练好内功迎难而上。在昨天的2015中国陶瓷砖行业高峰论坛上有很多专家和领导提到了如何练好企业的内功,提升企业的内部素质。而今天第六届陶瓷生产技术论坛主要从生产技术的角度与大家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规范管理
如何做到规范化?规范到什么程度?在操作上能取得多大成果呢?在陶瓷行业里成功案例并不多。比如,在陶瓷厂里经常出现裂砖问题,烧出的全抛釉出现变形、漏抛、抛头泛白等问题,生产的抛光砖出现后期反弹等问题。这些问题在行业里已经出现很多年了,甚至像抛光砖反弹等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却没有能力预防它。然而,有很多外资企业和一部分台资企业是能够做得到的。在上班时间,这些企业的车间主任、厂长都能把手机关掉,穿着西装下车间,其产品的优等品率稳定在97%左右。当然,在国内有一批广东企业做得还不错,但跟外资企业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如果我们能够把解决问题转化成预防问题,那我们的产品质量、产品档次、生产成本所能预留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第二,车间和企业的扯皮问题,这属于管理范畴
有一句话叫“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我觉得我们的企业在生产管理环节方面有很大可挖掘的成本潜力。比如,现在很多企业普遍存在干燥剂、微粉抛光砖等有关抛光砖裂砖问题。厂长在处理裂砖问题时,窑炉车间主任会解释“这个问题跟窑炉和干燥没关系”,压机主任会解释“这个问题跟冲压次数和工艺参数没关系”,原料车间也会撇清关系。到底是谁的问题呢?这就是我们企业现在最大的弊病。所以,外资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实操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关于生产成本的问题
现在优质原材料越来越稀缺,产品、能源、劳动力成本日渐上涨,再加上日益增强的环保压力,以致留给企业的采购成本余地越来越小。但是在生产管理环节留给企业的余地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向大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学习,有效降低成本。
发言嘉宾:广东三水大鸿制釉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制釉集团总裁 蔡宪昌
我在陶瓷行业已经耕耘45年了,从台湾地区的零干到今天,从大陆地区的零干到今天。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一直是企业重视的问题。其实,有时企业的化工材料和生产流程的技术都已达到标准化,但就是没有落实到位。比如,最近广东一些生产玻化砖的陶瓷大厂想做墙砖,然而,由于制作不严格,做出来的产品不如预期。我们都知道,一般是坯土、窑炉、环境三大因素导致。在经过分析发现,确实是这些因素造成的。在总经理的限期要求改进下,不到七天就完成任务了。所以说,不是做不到,是没用心去做。
一、陶瓷行业大环境为什么会演变成现在这样一种境地呢?
现在纵观全球陶瓷行业,西班牙、意大利的产能占比68%,东南亚产能有点过剩,印度、伊朗、叙利亚、孟加拉国、越南等国的产能在持续增长。所以,在全球产能不断增长的大环境下,中国的外销直线下降是必然现象。众所周知,早期,中国的抛光砖在全世界的排名是数一数二的。产量和质量都好,而且价格便宜。所以,外销数量很大。但是,现在国外市场已有所保留,再加上国内生产的瓷砖并不符合国际标准。就拿止滑砖来说,国内由于瓷砖而摔伤造成残障和死亡的人数为每年700万人,占全国第四位。所以,现在国家很重视这一块,开始做止滑砖。当然,止滑砖并不是万能的,它不是每个地方都需要的,只有在个人住房、公共洗手间或公共广场等公共场所。此外,现在国外的消费者其实并不喜欢太亮的瓷砖。然而,我国生产的瓷砖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亮砖。纵观全局,从整个国内瓷砖的产量来讲,从2004年至2012年应该是陶瓷行业最风光的时候,基本上陶瓷厂只要窑炉一开动,其毛利润均在25万元至45万元左右。但到了2012年、2013年、2014年就在走下坡路了。再到2015年,由于劳动成本上升、环保压力增强等因素,更是处于停滞甚至是亏本状态,而且这种情况还将长期存在。可以说,中国陶瓷行业从零发展到今天,高速发展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据了解,2014年至2015年间窑炉(含在建窑炉)已达到3085万条,其产能已达到140亿平方米至150亿平方米。所以,这个产能是非常严重的。
二、未来的市场在什么地方?
现在城市改造、农村市场、装修毛坯房方面有需求空间,但国内陶瓷行业已不可能超出当年最鼎盛的时期了,甚至要淘汰一部分落后企业。我这是第二次来法库,我认为法库是一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第一,法库县领导对陶瓷产业相当重视;第二,法库的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得较好;第三,具有地理位置的优势。既靠近沈阳、大连、哈尔滨这些具有欧式风格的地方,又接近俄罗斯、韩国这些边境国家,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条件。
三、瓷砖的流行趋势
瓷砖基本上分为两大系统。一大系统是白色的透明釉墙砖、抛光砖、釉下彩全抛釉、超平全抛釉;哑光的,即无光的,细致柔光;另一大系统就是微抛、暗抛、自然面,自然面就是类似水泥砖。这些都是用于黄土砖,而欧洲的是古典砖。古典砖是以文化、历史、人文、自然为背景,比较严肃。所谓的自然就是有纹理、质感、触感,显得活泼,整个图案鲜明柔和。
现如今,喷墨为中国陶瓷业带来一次革命,提升了档次,但也带来伤害。因为同质化现象太严重了。所以,往往生命力很强的陶瓷厂做出的都是无法被仿冒的特殊产品。现在,全世界陶瓷业流行混搭的古典砖,其起源于意大利。然而,国内还没有企业尝试。这种混搭的古典砖令整个建筑看起来很自然。它是用特殊的墨水经过多道的印刷产生不同的效果。在规格上分为小规格、中规格、大规格三种规格。其中,中规格是畅销型。(陶瓷资讯)
好了,关于“陶瓷”9.22法库第六届陶瓷生产技术论坛上专家技术经验揭秘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