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詹庚西及其花鸟画艺术
今天,西北书画艺术笑笑给大家分享带来的《“阳城”山西阳城:传承千年窑火,精铸华北瓷都》。
陶瓷的发明,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创造之一,与人类文明形影相随。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初期,智慧的阳城先民们,就娴熟地掌握了这种“土”与“火” 的融合艺术,用以美化人居、便利生活。
数千年沧桑巨变,阳城陶瓷的窑火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匍匐在晋豫交界、三晋大地东南端的这片秀美的土地上,或炽烈、或美艳,凭一窑灿烂的火焰,为人们奉献上无数件艺术臻品。
▲制作精美的阳城工艺瓷。
陶瓷,是阳城一张闪耀的名片。
千百年来,阳城陶艺大师荟萃,巨匠辈出。“阳城罐”频见于医书古籍,备受医家之赞誉,“乔氏琉璃”品质高雅、独步天下,在阳城境内传承数百年,成为皇家朝贡用品,为紫禁城的雄伟气势增彩添色。凭借一代代匠师的精雕细琢,发扬与传承,阳城闯出了“陶瓷之乡”的美誉。
▲阳城古建琉璃传承千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类文明的滚滚车轮跨越千年,陶瓷基因深深烙印在阳城的每一个历史时段,从此与这座山水名城、人文名城相融共生。
到了近现代,虽历经纷飞战火,兵祸荼毒,但阳城陶瓷的火种得以完整保留。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阳城陶瓷气象万新,窑火被重新点旺,昔日的荣光大有重现之势。
1980年代,改革开放疾驰的脚步,唤醒了深藏在阳城人心中的陶瓷记忆,阳城陶瓷发展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接过渡中日新月异,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建筑陶瓷蓬勃发展,并率先实现工业化。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陶瓷精品,远销全球,一炮而红。
▲早在2013年,阳城内墙砖生产已基本实现喷墨化、数字化。图为阳城某建陶企业生产车间一隅。
当千禧年的钟声敲响,陶瓷工业在全球各地遍地开花,阳城县委、县政府抢抓时机,大胆决策,招商揽客,引进广东、福建、浙江、湖北等地的客商落子栖息,推动陶瓷产业做大做强,走向现代化、集约化的科学发展之路,从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脱颖而出。
时至今日,阳城已形成年产建筑陶瓷2亿平方米、日用陶瓷9000万件、琉璃制品1.25亿件的庞大陶瓷产业集群,直接安置就业1万余人,拉动就业2万人,成为阳城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被列为山西省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华北瓷都”的轮廓骤然成型,声名不胫而走。
▲阳城县年产1000万平方米全自动化内墙砖生产线。
陶瓷因阳城而更精彩,阳城因陶瓷而更具内涵。阳城发展陶瓷产业优势得天独厚,擦亮“华北瓷都”新名片,成为阳城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底蕴挖掘的重要组成部分。
围绕这一目标,近年来阳城县委、县政府携手辖内陶瓷企业,按照“扩规模、拓领域、提档次、抓配套、畅物流”的思路,提升品牌影响、完善产业配套、升华产品价值,繁荣陶瓷商贸……一系列举措极大彰显了阳城“华北瓷都”的无限魅力。
▲阳城福龙陶瓷总部展厅一隅,现代、时尚,与家居潮流风格及世界瓷砖流行趋势同步。
未来的阳城陶瓷该怎样发展,“华北瓷都”的名片要如何擦亮?阳城县委、县政府及陶瓷企业已经看得很清楚,要发展产业,更要发展产业链。
首届山西·阳城(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阳城陶瓷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以开放、绿色的形象阔步迈向全球。
不仅如此,依托本地丰厚的陶瓷产业发展优势,阳城陶企因地制宜,不断向高端化、艺术化、绿色化、时尚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进击。
如今,“阳城陶瓷,高端品质”的形象和口碑逐步得到市场认可,“阳城陶瓷”的闪亮名片快速撒向全球。
阳城陶瓷通天下,天下陶商聚阳城。一座“华北瓷都”,正崛起在三晋大地!(文章来源:陶瓷信息)
好了,关于“阳城”山西阳城:传承千年窑火,精铸华北瓷都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