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大家好,艺术形式越来越呈现出多元融合「多元化的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于此,健全机制、扩大覆盖、多元参与、增强实效,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艺术素养和生活品质,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如何在多元化模式下促进“人”与“艺”的创新性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之一。宁波市为此进行了不懈探索,于2016年印发了《关于“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宁波市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全国“全民艺术普及”示范区。
制度保障先行
全社会多元参与
在宁波市委、市政府的指导、支持和协调下,宁波市率先成立了全民艺术普及联席会议制度。就目前来看,该制度运行平稳、到位,影响力、号召力日益增强,已涵括宣传、文化、教育、广电、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等多个部门,形成了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全面推动艺术普及的工作合力。
不仅如此,宁波市“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还积极融入市民生活,建立了与宣传、科技、金融、商贸、旅游、体育、通信等领域多维度融合的发展新趋势。如因地制宜建立“文教结合”机制,推动艺术普及进校园以及与校外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利用融媒体促进优秀文化艺术精品传播;利用移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技术手段搭建传播平台等。多元参与格局,既进一步夯实了“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的社会基础,打开了各级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渠道,也有效地体现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时尚”“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技”“艺术与旅游”“艺术与体育”等密不可分的渗透关系,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充分体验并感知艺术的魅力。只有当艺术充分地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之美。
地方特色鲜明
把普及落到实处
宁波结合甬剧、越剧、十里红妆、舞狮、赛龙舟、泥金彩漆、竹根雕等颇具地方特色的元素加以精心创作,使其在“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中绽放光彩。不论是艺术知识、艺术欣赏,还是艺术技能、艺术活动等方面的普及上,都探索出了颇具宁波特色的鲜明风格,兼顾艺术性和市场性。
在“艺术知识普及”这一板块上,主要通过专家讲授和网络传播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各门类艺术的知识点,并以点带面、分门别类,真正地把普及落到实处;在“艺术欣赏普及”这一板块上,则是分层设计:按年龄、职业、学历等进行相关切割,合理匹配经典作品展示,必要时采取小班化专题讲解等形式提高市民艺术鉴赏能力;在“艺术技能普及”这一板块上,着重点则落在技能上。使市民学会一技之长实际上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巩固和提高技能。为此,宁波市在多途径、多层次的艺术培训方式上做了有益探索,如设立更多的艺术普及点,鼓励市民就近学习、了解和掌握自己喜爱的艺术技能;在“艺术活动普及”这一板块上,则采用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惠民方式来有力推动各项文化艺术活动火热开展,充分调动市民的创新性与创造力。
艺术惠民显著
“乡土味”中创活力
宁波市“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的持续实施,有效提升了全市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喜爱、学习、钻研、精通各门类艺术的群众日益增多,也激发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追求美好、展示才能、参与创造、服务他人的艺术诉求。为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宁波一是更加注重全民艺术普及品牌的培育和推广,利用各种资源搭建平台、创新机制、营造环境、鼓励展示,畅通多种有利于人民群众展示成果、彰显魅力的渠道,提供各种案例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二是积极传播“艺术提升生活品质”的新理念,有效推动全民艺术普及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三是组织有一定专业水准和服务能力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各种艺术活动。无论是日常活动,还是节庆活动,都举办得有声有色,无缝衔接了校内和校外的互联互动。
事实上,全民艺术普及的实质,就是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帮助和引导人民群众理解美、认识美、创造美。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既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族文化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发挥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功能的重要途径。
(作者:李采姣,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