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记内蒙古画家彭义华
大家好,梅兰芳的四大名旦「戏曲大家梅兰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一篇讲一下四大名旦的形成和艺术大师梅兰芳。前面在介绍王瑶卿时曾谈到四大名旦是在他的帮助下,使其按照各自的特长而最终成其为在京剧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四大名旦的。在介绍梅兰芳的艺术成就之前,我想首先简明的说明一下四大名旦是何时形成的?由于各自在表演方面的独特风格,1913年梅兰芳在上海演出时,以他甜润的嗓音,华美的扮相被誉为环球独一青衣的美誉。尚小云在1914年以宽亮的嗓音,俊美的扮相也被北京报界誉为童伶第一。程砚秋和梅兰芳、尚小云三人同时向陈德霖、王瑶卿学戏,而程又拜在梅兰芳名下,以他独具特色的出咽婉转的唱演风格赢得了观众的瞩目。另外还有朱琴心也因扮相、表演的突出而受到欢迎。这一段时期曾被称为伶界四大金刚。1921年,天风报发刊,认为金刚二字不雅,改称四大名旦,但四大名旦的得立是谁,尚不能定论。当时二十年代,还有五大名旦,外加徐碧云,六大名旦的称呼。1915年以梆子出身改演京剧的荀慧生,将梆子的表演、唱腔融于京剧之中。同时也得到陈德霖、王瑶卿的教授,逐渐形成细腻娇健、柔媚爽脆的特殊风格。自此四大名旦逐渐被认为是梅、尚、程、荀了。据荀慧生女儿荀令香回忆1927年由顺天时报举办评选四大名旦活动,梅的《太真外传》;程的《红拂传》;尚的《摩登伽女》;荀的《丹青引》中选,后四人灌《四五花洞》唱片。到1928年,水到渠成,在北京戏剧月刊发起以四大名旦为题的征文中,以投票打分的方式,综合各人在扮相、演唱、表演各方面的总评分。1930年按先后顺序评出梅(565分)、程(540分)、荀(530分)、尚(505分),报界评论称梅为春兰,有王者之香;程如秋菊,霜天挺秀;荀为牡丹,占尽春光;尚为芙蓉,映日鲜红;自此四大名旦形成。在四大名旦中,梅兰芬名列榜首,是当之无愧的。梅兰芳以他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赞誉。他的贡献远远不止于对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的卓越成绩,而且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艺术,推向了世界艺术的殿堂,抬高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际声誉。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原藉是江苏泰州,1894年生于北京的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是京昆俱佳的第一代京剧旦角演员,素有活萧太后之称,是同光代平京剧十三绝之一,也是四大徽班之一四喜班的班主,父亲梅竹芬也是京剧旦角演员,伯父梅雨田是京剧著名琴师,常为谭鑫培伴奏,他为梅兰芳的早期培养做出一定贡献,向他说了很多王派代表戏。梅兰芳的父亲因劳累过渡26岁病故,当时梅兰芳只有4岁,家庭生活来源靠伯父操琴的一点收入维持,8岁到姐丈朱小芬家学戏,四句唱学几个小时不会,气的教师说祖师爷没赏给你饭吃,一气之下走了。9岁正式向祖父梅巧玲的好友吴菱仙学戏,直到14岁,正式搭喜连成班登台演戏。同班有贾喜福、侯喜瑞、周信芳、贯大元等。这期间他先后学会了《战蒲关》、《祭江》、《彩楼配》、《二进宫》、《三娘教子》、《六月雪》、《宇宙锋》等纯青衣戏。18岁之前伯父梅雨田为他说了大量王瑶卿的新腔,并在这一年由伯父操琴在北京贴演了《玉堂春》。20岁在上海第一次唱大轴,大受欢迎。此后他经历了翊文社、双庆社、喜群社、崇林社等各班搭班演出。在24岁和谭鑫培在春和社同台合作演出。28岁和杨小楼在崇林社合作演出《回荆州》、《金山寺》、《长坂坡》等。这段期间他经历了由演纯青衣戏到做工戏和花衫戏的过渡。在他29岁的时候为了进行舞台上的改革试验。他自己组织承华社,后改梅兰芳剧团,并在1923年他30岁排演《西施》的时候,首创京剧乐队加京胡,由王瑶卿的侄子王少卿伴奏。此后他先后经历了连台本戏,创排新戏如《木兰从军》、全部《春秋配》,以及创演古装戏如《天女散花》、《黛玉葬花》、《洛神》、《太真外传》等和情节戏如全部《宇宙锋》、《王春娥(从三娘教子到双官诰)》几个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对华侵略激起梅兰芳的爱国热情,他编演了《生死恨》、《抗金兵》等抗战题材的剧目。在他45岁的时候,携全家奔赴香港,演出后困居香港,其琴师徐兰沅病故,王少卿接替操琴,直到49岁从香港返回上海,生活困难时便举办个人画展,蓄须明志(留起胡子)。他先后拒绝如杜月笙及日本驻华司令官和汪伪头目禇民谊及日本华北驻屯军报导部叫山家少佐等人的邀请演出。最严重一次他曾连打三针伤寒针使身体高烧不已,坚决拒绝演出,表现了一位艺术家的民族气节。1945年8.15光复,梅兰芳剃掉胡须在上海重登舞台。1949年全国解放,他与周信芳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51年在他58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53年曾任第三次赴朝慰问团副团长,亲临朝鲜战场慰问志愿军。55年62岁任命为中国京剧院院长。66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向建国十周年献礼而排演了《穆桂英挂帅》,扮演穆桂英,第一次身兼两种不同行当。61年6月31演出了《穆桂英挂帅》是他一生的最后一次演出,8日病死于心绞痛。梅兰芳一生四次出访苏联,3次访问日本,一次访美,一次出席维也纳的世界和平大会,一次赴朝慰问,在苏联期间结识了著名艺术家、作家,如斯坦尼、高尔基、丹钦柯、爱因斯坦、小托尔斯泰等。在美国结识了卓别林,梅兰芳以他的卓越表演征服了斯坦尼。在一次为梅兰芳举办的座谈会上斯坦尼曾说:我有幸结识了梅兰芳博士的戏剧,这次接触使我惊叹不已,同时也使我深受鼓舞,这是同伟大的艺术、第一流的戏剧相结识。在我们的舞台上,我们经常看到的往往是些刻板的俗套,平凡的技艺,一般化的戏剧,不管一名演员认为自己属于哪个学派,情况都是如此。我无不感伤的被迫承认这也适用于所谓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某些信徒,说实在的也许是最富有点头精神的信徒。他们那股夸大了的热情就跟东方市场上的斗鸡一样,同真正的戏剧艺术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又说我感谢梅兰芳博士在我去世之前给我一个机会观赏另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演员,一位堪与莎尔维尼或叶尔莫莱那样的演员相媲美的艺术家的表演。梅兰芳同样也征服了美国观众,从美国的西部洛杉机首都华盛顿,从剧场到高等学府,从教授到总统,无不倾倒在梅的艺术之下。梅兰芳赢得了文学博士的荣誉,梅兰芳的贡献又超出了艺术范畴。在国外他是人们心目中圣洁和美的化身。
梅派在旦行的艺术领域,接过前辈的艺术精华,又在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方面不断创造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说他统领了几代人的艺术风骚。
梅兰芳的艺术特点,应当说是从没有特点中体现特点,梅兰芳从先师吴菱仙那学得正工青衣传统戏,拜师陈德霖后,又在他那和王瑶卿那里学了规规矩矩的传统老戏。然而经过他的提炼加工,便使其进入化的境界,虽然表面看不事花梢,犹如浑金璞玉,但确含风标特色,初听梅兰芳的唱好像听不出什么突出之处,但仔细玩味,就觉得于平稳的节奏之中却蕴含着舒展甘醇的韵味。他的唱不仅表现在对传统旦角尾音加重的唱法进行了改革而充分调动了自己嗓音脆亮、甜润、宽圆的特长,使其按照发音部位较高、开放、朝前、气息流畅的特点发声演唱。有人讲梅先生的唱太平。这是对的,因为艺术的最高境界便是绚烂归于平淡。梅兰芳的唱就是达到这种出神入化的境界,这就是当代的说平,而不能说是大路活的原因。他有一条清脆的如同山涧流泉的嗓子,而外唱腔的起落,行腔,他严格地讲究自然大方,不做作,一字一音丝毫不苟,行爱分寸得当,该行则行,在美学上被称为第二自然,这个自然是通过高超的技艺形成的。斯坦尼曾讲梅先生演戏每次不同,但又感到似曾相识,是一种有规则的自由动作,他演唱的节奏难能可贵的是在快而不乱,慢而不坠,而外还同时具有节奏多变,变而不察的本领,节奏多变较易,但做到变而不察,是极难能做到的,正是构成梅兰芳行腔自然大方、稳重、协调的基础,字正腔圆在一般较好的演员是容易做到的,但难能的是他对于字音不同而元音又各异的各种口型的发音做到全面的协调一致,比如闭口音的姑苏、衣七、乜斜都能达到。张口音江阳、梭波、遥条、花发一样圆润。曾经有位美藉华裔声乐家在上海讲学时说:中国京剧旦角的唱法就是极好的美声,梅兰芳是典型美声唱腔。对于梅兰芳刚柔相济的唱法,梅葆玖曾写道:我父亲晚年的唱唱,如《穆桂英挂帅》的二六和散板,乍听起来似乎是更加柔和,其实这是由于他的功力已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是刚蓄于柔而柔蕴于刚,委婉其外而刚健其中,刚柔已融为一体,听起来就不易分辨了,梅演唱时口型不大,但口腔内部开阔,放出的音达远、浑厚,这是一种极科学的发声方法。
梅兰芳的唱,无腔不彩,然而却无腔不无其源。梅创造了新的南梆子旋律,南梆子加哭头,南梆子转流水等,他所创制的反四平更是令人称绝,这在《太真外传》、《生死恨》中都有使用。他改编和创演的传统戏如《醉酒》、《别姬》、《洛神》、《生死恨》、《穆桂英挂帅》等已成为京剧旦角的经典剧目。
梅的念白,抑扬顿挫分明,越是高音越甜、越润。如《起解》、《会审》的啊苦哇,好似拔丝山药,拔的越高,丝赵细而长,不但不断还能显出金色光彩,能从念白中分出喜怒、忧思、悲、恐、惊,字字珠玑,而且口、眼、身、手面面俱到,结合的细致准确。梅的做工基本学王瑶卿,但更大特点是揉进昆曲身段。如《宇宙锋》的脱绣鞋,以及摇摇摆摆里边有昆曲《南柯记》的瑶台身段,刻划人物也得力于昆曲。如《醉酒的身段和表演取自《长生殿》。特别晚年的《穆桂英挂帅》能入化境,托仰身段便吸收了杨小楼的《青石山》托仰身段。四样武打,以舞路武打结合在王派基础上,发展为舞多打少的打法,花衫打法和武旦、刀马不同,以干净精准漂亮为主,如《虹霓关》水斗,《金山寺》就是这样。服装扮相上,也有很多创造,除去一般的化俗为雅,化浊为秀外最大的创造是他改用古装头面和古装褶裙、帔等。总之梅兰芳的表演主导思想除刻化人物而外还要演得圆美。在演好人物的同时从不忘记自己是在演戏。真正的艺术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做到虚实结合,情、技交融,使戏曲带有愉悦性,而圆美的得来在于自然与做作,适度与过分,内含与外露,这也是梅兰芳的戏曲美学观。
(蓄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