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课外辅导立法「教育部 双万专业」

时间:2022-11-24 11:49:32 来源:界面新闻

大家好,课外辅导立法「教育部 双万专业」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

9月23日,教育部官网公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161号建议的答复》。针对进一步完善校外教育培训监管法律体系的建议,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随着“双减”工作深入推进,中央和地方层面出台一系列校外培训机构相关政策制度,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教育部已启动了校外培训立法研究,重点研究理顺校外培训立法与现有法律、法规、政策的关系。目前已起草校外培训监督管理条例初稿,正在加快推进。

中国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而要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让校外培训机构积极发挥为部分有需求的受教育者提供差异化教育选择的作用,有必要通过立法,建立完备的校外教育培训监管法律体系。

当前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实行的是分类治理方式,将校外培训机构分为学科类培训与非学科类培训,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对于学科类培训和非学科类培训的划分,当前的监管仍旧存在一些概念需要厘清。

比如,有培训机构进行英语戏剧表演培训,这究竟属于学科培训还是非学科培训?机构认为这是进行表演艺术培训,但也有家长质疑这是以非学科类培训为名进行隐形、变异的英语学科培训。

虽然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提出了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评价方式四个鉴别维度,但在具体鉴别时,机构和家长会有不同的解读。

再比如,从严格的学科界定概念看,艺术、体育、信息科技等都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艺术、体育与信息科技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分学科类培训和非学科类培训,是出于当前监管的方便。

划分学科类培训和非学科类培训,并不是从严格的学科角度,而是从培训内容是否增加学生学业负担,是否与升学提分挂钩进行区分,于是把语数外等与提分直接相关的培训归为学科类培训,而艺术、体育、科技等与提分关系不明显的培训归为非学科培训。

可随着各地把美育、体育纳入中考,并提高分值,艺术、体育培训也出现应试提分倾向,那这类培训还是非学科培训吗?未来是否会采取和学科类培训一样的监管措施?这是需要立法加以明晰的。

“双减”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主要针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培训机构,但也要求“对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参照本意见有关规定执行。”落实对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管理,这也需要完善立法。

2017年9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并明确,“本法所称的民办学校包括依法举办的其他民办教育机构。”

按照法律规定,“双减”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是符合上位法的。而如果要求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也一律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则存在和上位法不一致的问题,因为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高中教育的民办高中与其他民办教育机构,是可以自主选择设立为营利性的民办学校的。

依法监管校外培训机构,才能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健康发展。监管校外培训机构的目的,是让校外培训机构回到其本身的定位上,为有需求的受教育者提供差异化选择。

在“双减”治理中,还存在有的地方以尽量压减培训机构数量作为治理目标的问题,这需要从校外培训机构的功能定位与受教育者的差异化教育需求出发,确定科学、合理的监管目标,建立完善的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法律体系。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