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梅州的温度「梅州气候」

时间:2022-11-26 16:13:22 来源:中工网

大家好,梅州的温度「梅州气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文化报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

在2020年11月20日至12月6日举行的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梅州市荣获了15个奖项,创下了参加历届艺术节的最好成绩。梅州这一喜人成绩成为本届艺术节的热门话题,被称为“梅州现象”。专家们认为,“梅州现象”背后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值得研究、学习、借鉴。但梅州戏剧人对此有冷静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他们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在进一步找差距、补短板,希望创造一个又一个“梅州现象”。

广东汉剧《王昭君》剧照 许建梅 摄

“梅州现象”成文化热点

本届广东省艺术节戏曲组评出了3个一等奖,其中有两部获奖作品来自梅州,分别是山歌剧《白鹭村》和《春闹》。同一个市的同一个剧种在同一届省艺术节上拿两个一等奖,梅州创造了广东省艺术节的奇迹。此外,由梅州选送的广东汉剧《王昭君》、音乐剧《血色三河》分获二等奖。

梅州市的参评作品全部是近年新创,既有对客家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有对革命文化、时代精神的弘扬,既有高品位的高雅艺术作品,又有接地气的群众文艺作品。其中,山歌音乐剧《林风眠》表现了林风眠的传奇艺术人生,山歌剧《白鹭村》是一出以乡村建设为背景的现代戏,山歌剧《春闹》讴歌了新时代扶贫干部扶真贫、真扶贫的新作为,广东汉剧《王昭君》是实施广东汉剧振兴发展计划后打造的第一部精品剧目,音乐剧《血色三河》是广东省首部大型原创民族歌剧。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馗表示,“梅州现象”是本届广东省艺术节上备受关注的文化热点。梅州戏曲院团所创作的4部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以饱满的创作热情、优秀的创作成果,展现着梅州戏曲人不拘一格的创作思路,彰显出梅州戏曲创作发展中的独特经验。

用传统艺术讲述梅州故事

在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王炜看来,“梅州现象”令人瞩目,不仅源于本土戏曲工作者对本地戏曲生态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离不开地方领导对地方戏曲艺术的重视、对专业创作者的信任和支持。

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张展中说,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2012年院团改革时下决心、花力气把山歌剧团、汉剧院保护起来,留住了队伍。梅州财政对院团的投入不断增加,解决院团的后顾之忧。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每年的财政拨款近700万元,再加上一些剧目扶持资金,基本不用为经费发愁。

梅州是客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在广东省12个大剧种中,梅州市占了4席,分别是广东汉剧、客家山歌剧、木偶戏、采茶戏。为盘活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激发文艺院团的活力,梅州市组织重大题材作品中立意新、基础实、市场前景好的作品参加(举办)大型演出、活动、比赛等。同时,打造“周五有戏”“周六艺苑”“相约周六”“客家山歌进校园”等演艺品牌,培育“文旅 演艺”新业态,实现地方戏曲驻场定时定点演出和流动演出双轮驱动。近年来,全市每年组织文艺院团开展惠民演出近800场次,受惠观众约80万人次,让“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成为梅州一景。

“‘梅州现象’之所以引起广泛赞誉,关键在于梅州作品的质地。”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主任林文祥说。他所说的“质地”主要指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充满了浓浓的客家味,都是用传统艺术讲述本土故事。

在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赖瑜明看来,梅州戏剧脱颖而出,得益于各级政府和戏剧人对于客家文化的信仰和情怀。近年来,梅州按照“题材选择地方化,表现手段艺术化,舞台包装现代化”的思路,以客家文化为根,积极创作客家题材精品。为打造戏剧“塔级”作品,梅州市各级文艺院团孜孜以求、精益求精,从剧本撰写到剧目公演,反复修改、提升、打磨。

自2012年文艺院团改革以来,梅州市推出的《等郎妹》《山魂》《桃花雨》《合家福》《客魂·家风》等15部剧目先后入选广东省艺术节,并取得优异成绩。林文祥认为,“梅州现象”是一种梅州力量累加后的爆发,显现了客家戏曲生态发展的良好态势。

以人才梯队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白鹭村》《春闹》《王昭君》《血色三河》都是由梅州本土人才创作的本土题材作品。王炜认为,地方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是全省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世纪初,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创作的大型山歌剧《等郎妹》是里程碑式的作品,该剧的编剧、作曲都是梅州本土人员。这样的创作力量在广东是数一数二的。

人才梯队的构建,是梅州戏剧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梅州有10人先后获得优秀表演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等7个单项奖,另有1人获评“十佳舞台新秀”。这些获奖者中既有罗锐曾、林文祥、钟礼俊等老艺术家,又有杨苑玲、李建生、潘锡岳等中坚力量,还有管乐莹、刘谦隆等后起之秀。通过此次广东省艺术节的检阅,梅州市创排大型剧目的能力阶梯式上升。

林文祥说,梅州作品必须依靠本土人才的精心孕育才能出彩。梅州山歌剧诞生至今不到70年,发展不是很成熟,必须要有自己的人才,才能稳定剧种的风格。为此,梅州着力培育戏曲创作和表演人才。一方面坚持“大戏喂养”,通过创作排演大型剧目,为编创人员创造空间。另一方面,注重引进专业人才。如《白鹭村》《春闹》的编剧、导演、音乐创作等都是从其他单位发现和引进的优秀人才。梅州还坚持让拔尖人才挑大梁,《王昭君》《血色三河》等剧均由优秀年轻演员担纲主角,达到了以赛促练、以赛促艺、以赛推人的效果,让梅州戏曲后继有人。

“但这并不代表梅州不请外援,在梅州戏曲最艰难的时候,有不少优秀的艺术家一直在支援梅州。”林文祥说,避免固化思维,需要请外面的人帮忙松松土,让土壤更肥沃,让作品更茁壮。

脚踏实地走好以后的路

“扪心问一问自己,我们获了那么多的奖,真有那么强的实力吗?我们的作品真的完美了吗?我们的创作真的强大了吗?我们的编制内还有多少‘正规军’?人才问题解决了吗?还有多少观众能常将我们想起?每一个问号,都将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每一个问号,都是山歌剧人必解的难题。”2020年12月8日,就在大家为“梅州现象”欢呼时,一篇名为《告山歌剧人书》的短文在网上流传。浇冷水的人正是林文祥,“看到大家拿奖后有点飘飘然,就提出很多问题”。

“本届广东省艺术节评选出了3个一等奖,其中两个花落梅州,这中间肯定有对梅州人才培养的支持和肯定。”林文祥说,梅州的创作还有很多问题,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并不多,成角儿的、有票房号召力的、有正式编制的演员还很少,团队建设没有一点让人乐观的,隐忧非常大。在老一辈艺术家逐渐淡出之后,中青年如何“接棒”,需要好好思考。

林文祥的发问引起了山歌剧人的共鸣。在本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刘谦隆摘得个人优秀表演奖。尽管离上次拿广东省艺术节的优秀表演奖已经过去10年了,但他开心不起来。“是不是实至名归?是不是我的水平确实很好?”刘谦隆说,虽然拿了优秀表演奖,但压力依然很大,“在艺术节的舞台上,知道了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接下来怎么突破,怎么带领团队,怎么让更多同事都拿奖,刘谦隆一直在思考。

“‘梅州现象’是专家、领导的美誉和肯定。我们做得仍远远不够,还不能达到‘现象’的标准。”张展中说,梅州戏剧面临的困难还很多,观众的土壤还不够肥,还没法形成大剧种的观众号召力。梅州戏剧要进一步繁荣发展,还需要培养优秀的编、创、导和表演人才,形成百花齐放的状态。

林文祥说,接下来,梅州将以梅州市山歌剧团为中心点,合力打造龙头品牌,进一步打造梅县区山歌剧团和五华县采茶剧团,形成联动效应。同时,与其他地市的剧团联动,进行文化输出和合作,共同推动客家文化事业走向繁荣和发展,创造一个又一个“梅州现象”。

原标题:“梅州现象”的热与冷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