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徐雪村和他的《溪山访友图》长卷
大家好,画家松林是哪位大师「「画家宝松答网友问」为什么画家的艺术成就似乎比摄影家要高 」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网友问:为什么画家的艺术成就似乎比摄影家要高?
画家宝松答:
为什么画家的艺术成就似乎比摄影家高?这不是个十分绝对的问题。其实,这两者都有优秀与一般之分。如果硬是拿一个优秀的摄影作品与一个一般的绘画作品比,或是拿一个优秀的绘画作品与一个一般的摄影作品比,都将是不妥、不公允和不具备可比性的。
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又的的确确存在着一种现象:画家的艺术成就似乎就是比摄影家的艺术成就高(从市场的认同度,价格以及大众的喜欢程度上看)。
而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诸多因素。换句话说就是指:这个现象的形成是与大众的喜好和追求程度、科技的进步和普及程度、手工与非手工的差异程度等等都相互关联着。这诸多的关联在推动和影响着这个现象的形成,而这种现象不可能停止。在人类生活的将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类似现象(包括:手工绘画比电脑绘画、手工制作比机械制作、手绘作品比复制作品等等)。
我就几点重要的因素来简单地谈一谈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画家的艺术成就多指真正的艺术家将真情实感赋予自己作品的行为和结果(而不是指那些看起来同样也在“画画”的千篇一律作品或流水作业;也不是指那种平庸浅薄毫无内涵的欺世盗名作品)。真正的的画家赋予了自己作品以真情,加之他们的艺术造诣,会极大的丰富其作品的内涵。这种内涵包含了艺术家本人对生活、生命、情感、社会、善恶以及万物的认知、爱恨和感悟。这种内涵是主观的、唯一的与不可复制的。(所以,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会在“一个题材”上没完没了的画,如果一辈子只画一个题材如何能保证画每一张画时的激情和思考?)而,摄影家的作品多是在某时某地对某种特殊的人或事用照相机记录了那个瞬间后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摄影作品)虽然也会被摄影家赋予了主观上的情感、爱恨与思考,但由于客观上的原因(摆拍或后期暗房制作),摄影作品就自然受到了许多的条件局限,而不能更加充分的赋予作品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想法。这一点上看,摄影和绘画是有着很大的不同。
其次,绘画是完全凭手工完成作品的创作过程。它是需要长时间甚至是一生的努力、学习、修行的过程。而这其中的艰辛、磨难和孤独给艺术家本人带来的影响、修炼与感悟是刻骨铭心的。正是这种刻骨铭心的经历会造就画家本人作品的风格与特质。然而,摄影家的成功有相当的程度是由照相机来帮助下完成的(即使是用最原始的照相机)。正是这种可由照相机来完成的部分则缺少了作者的努力参与。这种由“科技”或者说是“技术”所起的“进步作用”,在一开始的确也给人们带来了喜悦和便利。但这种“便利”在人们大众中普及以后,人们反而发现了“手工”作品的珍贵。由此更加重视了“纯手工”行为下产生的绘画作品,而淡化了对由“技术”参与后所制作成的摄影作品的重视。
第三点,从艺术成就形成的难易程度上分析,一个优秀的绘画作品的产生比一个优秀摄影作品的产生要难的多和复杂的多。如果抛开了“科技”方面的作用,照片(包括其他的摄影作品)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一个“不存在的作品”是完全无法展示作者关于摄影的一切理念和创意的。画家则不同,他要将他的理念、创意和美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而这个表现远远不只是那么简单的“咔擦”一下(摄影)。是要在构图、色彩、笔法、工细程度或豪放程度都要以深厚的造诣、娴熟的技法及不同的风格来展示出画作中那令人过目不忘的神韵。这一切,摄影作品是很难在“咔擦”的瞬间做得到的。
第四点,由于照相和摄影技术的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里的照相功能的广泛运用),几乎每一个人都成为了“摄影能人”。这样的“低门槛”让大众很容易地进入了原本属于“艺术”的领域。正是在这样的“进入作用”影响下,大众对摄影艺术的“神秘感”和“畏难感”烟消云散了。在人们的心里,摄影不再是“高大上的艺术”而变成了一种人人可以为之、老少皆宜的“寻常事”。虽然热爱绘画的人众多,若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的画家却无论如何也不能依赖技术上的进步来实现的。所以,在人们的内心里会自觉不自觉地用技术普及以后的心态来衡量摄影与绘画的结果。这种心理上的作用会毫不犹豫地将绘画作品放在了“阳春白雪”的位置而将摄影作品放在了“非阳春白雪”的位置。
以上的四点,就是我对“为什么画家的艺术成就似乎比摄影家高?”这个问题的简单分析 。
2021.3.23
《光》纸本彩墨 93x93cm 画家宝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