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陕西名人秦腔「秦腔李凤贤」

时间:2022-11-30 12:37:28 来源:秦腔大观园

大家好,陕西名人秦腔「秦腔李凤贤」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何振中(1908-1976),陕西长安人,学艺于榛芩社,工旦角,唱做俱佳,技艺全面,扮相俊雅,能戏亦多,曾独力挑班闯荡陕甘,名闻遐迹。1931年入三意社献艺。

从何振中演出剧目和表演风格分析,他受梁箴(船户娃)、曾鉴堂(一枝花)等教练的影响是明显的。他在榛苓社所学的和到三意社后所排的戏很多,且每个戏都几乎成为后来的拿手戏,诸如《断桥》《红梅阁》《卧薪尝胆》《玉堂春》《五典坡》《黄河阵》《家庭痛史》等。他嗓音极佳,扮相又好,条件优越,使得他既工正且,又兼花衫,得心应手,应付裕如,还刻苦锻炼,继承并掌握秦腔传统表演中的[吹火][撒彩]等特技。

何振中在三意社演了两年戏后,曾经三次搭班或组班去兰州演出,他的精湛技艺赢得甘肃观众热烈欢迎,可以说是“红极一时”。但那时从艺艰难,几沉几浮,使他感慨从艺之不易,有时竟想弃艺他图。但一颗献身秦腔艺术的痴心,不忍知难而退,至入尚友社一年后西安解放,这才在一个固定的剧团,使得他既演又教,演了不少好戏,带出一批成绩显著的学生。

他风华正茂时的表演艺术,从王绍猷先生对他的赞词就可以想见,其赞曰:“碧梧鸣风,翠柳啼莺,壮士闻歌,默然无声。”他从1928年出师后,在榛苓社、三意社、集义社和兰州的舞台上红极20年,不知让多少秦腔戏迷所倾慕,他的“名震陕甘”绝非过誉之词。我没有在1948年他入尚友社前欣赏过他那“莺啼凤鸣”般的演唱,没有目睹他那“娴雅动人”(王绍欲语)般的表演。使我不能评述他最红盛时的精美技艺。但我还是庆幸能在五六十年代看过他不少好戏,如《断桥》《卧薪尝胆》《黑叮本》《赶坡》《棒打薄情郎》《三娘教子》《大回荆州》等。

何振中从我看他的戏始,到“文革”谢绝舞台时止,他的歌喉一如既往清脆明亮。我欣赏之后觉得,其技巧一定比年轻时更讲究,更韵味深长。何也?因为他坚持练声练唱,绝不间断;成年后坚持不脱离舞台。他的一个特点是,不简单地、被动地跟老师学,而是注意掌握唱好的诀窍。年稍长,又琢磨着怎样博取名家之长,自觉地和一些编导友好一起,研究名家的艺术特色,总结自己的艺术经验,在王征等同事的协助下,写下来一些很可宝贵的文字。这些表演、唱腔的经验之谈,是我们这些搞评论的未经采访、记录绝写不出来的。我常常遗憾,我们秦腔演员文化水平低,文化素质差,有的演了一辈子好戏,临终一点经验没留地去了。

1948年他回到尚友社时,刚刚40岁,作为一个男旦,已经过了最好的年华。但他因塑年西安解放,党的重视民族戏曲的政策,极大地激发了他献身戏曲事业、做出一番业绩的热情。此后的10多年中,他坚持恢复自己演过的好戏,经常性地进行演出,又积极排新戏,以丰富自己的演出剧目。我接触何振中的表演艺术,是在他“红极”近20年之后,但他那精湛的艺术却给我留下极为完整的形象。

他的唱腔艺术,在同时代的名演员李正敏被誉为“秦腔正宗”,王天民被誉为“陕西梅兰芳”,刘箴俗被誉为“东梅西刘”……之后,却独具风格,赢得广大群众和同行专家的热爱。尤其是以青衣兼小旦的李正敏和他,所排的剧目相同,所获的反响亦相近。诸如《断桥》《黑叮本》《五典坡》《玉堂春》等,都同样受到观众的赞赏。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10年里,即50年代,他坚持多为群众演戏,每星期,几乎隔三差五演出,星期天还参加午场演出。他除了经常演出他的拿手折子戏,还排演多出大本戏,他认为,作为一名演员,首先就应该给群众多演戏。

使我难忘的是,我们陕西省人民广播电台的戏曲编辑曾两次与西安市文化局合作,组织并用实况录音的形式播出市属各秦腔剧团名演员联合演出的传统剧目《大回荆州》,引起强烈反响。这出戏的演员阵容,可以说是珠联璧合,空前绝后,因为有的名角在演完之后就作古了。请看演员表:刘毓中饰演刘备,何振中饰演孙尚香,苏育民饰演赵云,周辅国饰演张飞,姚裕国饰演潘璋,张健民饰演乔玄,康正绪饰演诸葛亮。

这场演出在剧场引起了轰动,显示了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精神指导下,戏曲兴旺发达的景象。这次有意义的演出,是秦腔史上的一次盛事,是值得记述的。何振中扮演的孙尚香,从扮相和服饰上讲的是荣华富贵,从表演上讲是稳健大方,从唱腔上讲是华丽舒展,充满对刘备的爱慕之情。何振中所塑造的孙尚香,完全可以和京剧名家张君秋相媲美,毕竟《大回荆州》是历史悠久的秦腔传统名剧。

何振中所重排重演的《五典坡》《卧薪尝胆》《黑叮本》等戏,正因为他年过四旬。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后潜心学习理论,增强研讨,他所扮演的王宝钏、勾践夫人、李艳妃等角色,更显深沉,注意体现角色的内在感情。唱腔和表演也力求更准确地表现角色的感情变化,注意演唱的表现力和分寸。

尚友社由于集中了为数可观的由三意社、正俗社和其他班社出科的知名演员,他们各有擅长,且表演艺术风格相近,就形成尚友社的特点之一:经常演出数量可观的传统剧目。如康正绪、李正斌的《梅伯问宫》,康正绪、张健民的《草坡面理》,康正绪、张新华的《黄鹤楼》,张健民、陈尚华的《赤桑镇》《抱琵琶》,张健民的《斩单童》,阎国斌的《古城会》,李益中的《辕门射戟》,再加上杨金声、何振中和其他名角合演的诸多传统剧目。

随着栋苓社、正俗社、秦钟社、正义社、建国社等比较著名的秦腔班社停办或解体,能够体现以排演传统剧目为其重要特点的剧团,只有三意社和尚友社了。所以说,尚友社在继承和发展秦腔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风格方面的成就,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

康正绪由正俗社老师那里学到了不少秦腔传统剧目,也基本掌握了作为一名须生演员所应具备的基本功,他的嗓子好,唱念都颇具功夫;听他的同龄人讲,他在科班学艺时,还是比较重视文化的。数十年来,他应工的须生戏,不管袍带戏、靠把戏、黑须戏,甚至衰派老生戏,都能应付,且都具有一定水平。

何振中和他一先一后成名成家的一批深受秦腔爱好者热爱的表演艺术家一样,是因为他们热爱秦腔艺术,学艺时吃苦耐劳,勤学苦练,尊师敬业,把名师的绝活绝招,绝技绝艺,如饥似渴地学到手,他的李慧娘吹火的绝活就是那时学成的,新中国成立后即是经由他的亲传,才使这一秦腔特技得以流传,而后由马蓝鱼、张燕等传授给其他兄弟剧种演员的。

何振中在唱腔方面下过惊人的工夫,学艺时,坚持一年360天不间断,正式出科搭班演戏,数十年坚持每演出一出戏,必须天天练白口,练唱腔,练特技,他说,这是必须像吃饭一样地天天都要这样,只有日积月累,长年不懈,技艺才能年年新,且熟能生巧,演出戏来,才能感染观众。

(作者:田滨)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