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百科:杜军书画
大家好,生存还是毁灭 哈姆雷特的犹豫不决才是莎翁伟大之处吗「生存还是毁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非常有名的作品,也是世界范围内流传最广的一部作品,其塑造的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甚至有些评人直接说哈姆雷特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但这部剧之所以流传这么广,恰恰就是因为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复杂性,“生存还是毁灭”已经成了英语世界一句最经典的台词,被后人在不同的场合无数次引用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也就是所谓的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在每个人心中的形象万千,但是要了解一个更深刻的哈姆雷特就必须深刻的理解莎翁及那个时代的背景,只有明了当时的背景,你才能明白为什么“生存还是毁灭”这句台词为什么会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哈姆雷特》之所以在全世界都这么出名,是因为整个故事情节在全世界几乎都是存在的,那就是宫廷内斗,为父报仇还有就是乱伦,这些故事的元素,几乎部分时间部分民族的广泛存在于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
尤其是涉及到宫廷,这里面既有阴谋诡计,也有令人狗血的所谓爱情,还有为父报仇的精彩故事,所有的元素加起来,就是放到现在也是非常流行的电视剧的套路。
尤其是这些年宫廷剧的流行,谋权篡位,美女改嫁,为父报仇这些情节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尤其是这里面再加上悬疑的剧情,那妥妥的一部电视剧素材,所以哈姆雷特的故事,在中国的熟悉程度也是非常高的。
但是这个剧本如果真的是在中国,导演和编剧肯定都很不喜欢,因为这里面有一个中国人最无法理解的情节,那就是老国王意外身亡,王后很快嫁给了国王的弟弟,作为王子的哈姆雷特难以接受这一切,认为这里面一定有问题,所以决心要查明真相。
这个故事如果第一集讲到这里,那么在中国第二集就该结束了,因为老国王的灵魂很快就出来了,他告诉了哈姆雷特故事的真相,叔叔就是这一切的主谋,老国王就是被害死的。
故事到了这里,如果在中国基本上也就到了尾声,知道了真相的哈姆雷特首先整部剧没有了悬念,其次中国人讲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大概率上知道真相的王子肯定是要为父报仇的,而且王子有非常好的机会,因为他可以随时接近新国王。
有一次哈姆雷特明明可以杀了新国王,手里握着剑的哈姆雷特就因为国王在做祈祷,感觉到这个国王还没有那么坏,于是就错过了一次杀他的机会。
这样的剧情中国人肯定是难以接受的,尤其是作为儿子的哈姆雷特居然质疑父亲的灵魂,在听完了父亲灵魂讲述真相之后,哈姆雷特要独自查明真相。
因为他他想到了一个常人根本想不到的问题,那就是:那个亡灵真的是父亲的亡灵吗?也许它是魔鬼的化身,存心引诱自己犯罪呢?
他有一段很著名的内心独白来质疑这个父亲的灵魂:
对于柔弱忧郁的灵魂,魔鬼最容易施展他的伎俩。也许他看准了我的柔弱和忧郁,才来迷惑我,要把我引诱到沉沦的路上。
剧情的一开始就朝着质疑和犹豫的方向发展,剧情已经告诉我们为父报仇这件事绝不会这么轻易结束的,于是围绕着这件事,哈姆雷特一再的展示了他那犹豫的内心和无比痛苦的挣扎过程。
为很多影视作品中,一个人要想逃脱政敌的迫害,让对手放松对自己的警惕,装疯是一个非常老套的做法,据说当年朱棣造反前也用过类似的办法让建文帝对他放松了警惕,不过这个办法不但适用于中国,国外同样适用,哈姆雷特就疯了,当然这一切都是装出来的,为的就是让叔叔放松警惕。
这部剧的精彩之处就在于设计了这么一个装疯的情节,因为很多话只有疯子能说出口,也正是因为装疯,才能说出来很多看似癫狂,但世界上含义深刻的话。
比如这句著名的果壳论,著名的果壳网来源就是莎翁的这句话,发了疯了哈姆雷特说了一句看似很不着调的话,但实际上这句话却最能引发东西方哲人的共鸣:
即便把我关在一只果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做一个拥有无限领土的君王
这句话一定深得庄子的喜欢,因为这正是应了庄子《逍遥游》里面无待的境界,什么大鹏小鸟列子他们都是有待,只有无待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不高任何外界力量,自己做自己的最高君主,当然这句话同样也会受到西方犬儒主义哲学的喜欢。
毕竟当第欧根尼蜷缩在一个木桶里晒太阳的时候,对来造访的如太阳般光辉灿烂的亚历山大大帝不屑一顾的说,你挡住了我的阳光,这个时候的哲人才是最自由的,也最像一个疯子,也就只有“疯了”的哈姆雷特能说出这样的话。
只有纯粹的精神满足才是真正自给自足的,完全可靠的,不必担心会失去的。既然一辈子都不会受损失,当然一辈子都不会患得患失,担惊受怕。这样的踏实感,由“无待”带来的踏实感,才是幸福的唯一来源。
当然这种有点反常识的论调,对于那些大多数一生追求名利的人是绝对无法认可的,所以这种话也就只有疯子能说出来,哪怕说出这话的人不是疯子,人们也会把他当做是一个疯子,所以装疯在舞台表演上是非常必要的,他可以让主角说出来很多正常情况请不能说的话,当然这些话都是作者想说而又不太敢说的话。
究竟是什么话,让莎翁觉的必须要通过一个“疯子”的嘴里说出来呢?
从一开始的怀疑父王的灵魂,到有绝好的机会杀死仇人而没有动手,哈姆雷特似乎一直都非常纠结,他纠结与各种关系之中,纠结在生存和死亡之间,这种纠结莎士比亚更是通过非常优美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出来,我们来看一看这段最著名的台词原文是如何说的: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扫清那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
这段话完整的原文百转千回,充分体现出了哈姆雷特的那种犹豫,这段话我们今天看来似乎除了舞台艺术的需要之外,似乎看不出什么伟大的地方,但是这话最深刻的意义在于他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思考的质疑精神。
里面有一句台词是“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这句话再往前一小步直接就是无神论了,他非常鲜明的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即活着虽然很痛苦,但是死后的痛苦可能比活着的痛苦更加大,正是因为不知道死后到底会怎么样,所以愈发的纠结。
这话在我们看来无非也就是小青年的无病呻吟,在中国这个世俗国家更是无关紧要,但是在当时宗教氛围非常浓厚的英国,这可是绝对的历经判断,你再说的直白一点,那可能离布鲁诺被烧死的命运也不远了。
当时的教会认为人死后一定会上天堂或者下地狱,对于死亡教会已经解释的非常清楚,简直就是比活着还确定,所以中世纪的人们都坚定地认为,现在的活着不过是一个过场而已,死后的天堂活着地狱才是永恒,活着并不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更好地向死而生。
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活着是不确定的,死后的世界才是确定无疑的,活着的时候,尽心尽力祈祷就行了,对于短暂的活,不必太放在心上。
这种观念导致了中世纪旷日持久的文化荒漠的倒退,但文艺复兴还是如同星星之火一样来了,莎士比亚正是活跃在文艺复兴的时期,这个时候作品表现出来的对于死亡的未知倾向,在当时看来就是文艺复兴的思想,当然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独立思考也就意味这怀疑,彻底的怀疑也就意味着无神论。
毕竟戏剧不是哲学著作,莎翁并没有再往前推演,但是作者已死,但台词永生,这句具有怀疑精神和内心纠结的台词不断被人引用和发展,现在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符号,成了我们面对困难抉择时候不自觉的会说出来的话。
只不过我们通常会在自己的困顿环境下引用这句话,莎翁说这句话的时候,可是在全人类都处在困顿的文艺复兴时期,知道了这句话的背景,你是不是会对这句话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呢,当你再说“to be or not to be ”时候,内心肯定会多了一层感受。
更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之后,你就能更加明白哈姆雷特这个人,为什么一再的犹豫,因为他需要独立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不管是对母亲还是自己的仇人,哈姆雷特的感情都是复杂的,正是这种独立的思考能力,让整部剧变得更加的迷人,为父报仇的事情很多,但像哈姆雷特这样被全世界所共知的,还真的是不多。
这部剧最终的结局给了阿加莎·克里斯蒂排名第一的那部小说以灵感,标题是:无人生还,哈姆雷特完成了复仇,而且哈姆雷特是光明正大地复了仇,而且,也确实没有伤害王后,毕竟王后死于国王准备的毒酒。
总结:伟大的作品一定是让不同的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样子,哈姆雷特可以超越国界和时空,至今仍然让很多人痴迷,其根本就是那句话,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自己心中的那个哈姆雷特其实就是自己,无论是犹豫果决坚强悲壮,总有一种情愫能激发起我们内心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