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徐雪村和他的《溪山访友图》长卷
大家好,编剧都不敢这么写「青年编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蓝字即可订阅
作者 | 田晓威 编辑丨竖
年轻气盛的编剧也许经验不足,但他们在最不冷静的时候创造出的东西反而更有力量。而当初坚持的某些想法也未必是错误的。几年后再回顾那些经历,才真正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闪光点,这也是成长的过程。
田晓威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在校时的创作经历为他打下了编剧创作的基础,第一部话剧的成功建立起他做编剧的职业自信。经过一系列戏剧剧本创作后,田晓威过渡到了影视剧本的创作,在当导演的同时成为了一名职业编剧。
在编剧帮第八期公开课上,田晓威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为年轻编剧提供了一些建议。
面对委托创作要直言不讳
委托创作就是完成资方(甲方)定制的作品,就像做命题作文。资方提出的命题会有很多种情况:有的命题是一种非常泛泛的概念,比如一个大叔和萝莉的故事;有的命题会以一些成熟电影为例进行改编,其中有很多跟风的情况;有时是一句哲理或是热点八卦;甚至有时资方会有一些匪夷所思的个人喜好,这些喜好和想法可能风马牛不相及。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很多的资方定制都是所谓的IP改编,比如一些知名动漫或网文改编、国外影视的授权改编等。
随着作品和经验的积累,大家所面对的资方也会越来越专业,有时候他们会给出非常明确并且专业的需求,并且拿出他们前期调研的数据,一个故事框架以及雏形人物设置等。但无论甲方是否专业,面对委托创作的定制者,编剧都要直言不讳地和定制者充分沟通。即使是相对专业的定制方,也很难从创作者的角度把剧本要求表达得很具象。有时候定制方的要求乍一听很荒诞,其实只是被他们归纳的不合理。这时候编剧需要多问,用投石问路的方式启发对方,聊着聊着对方模糊或者看似不合理的要求也就清晰了。
进行委托创作的时候,定制方的需求越明确,创作也就更顺畅。因为剧本一旦形成之后,再去改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甲方要求有一个商业植入,如果剧本写完了再加进去,怎么加都会很别扭。如果编剧在创作之前就了解到这个需求,在前期创作时就可以用技巧把商业植入融入到情节中,还不会影响整体故事。
比如《合约男女》这部电影,我们最早知道的信息就是有个法国的保险公司赞助,所以女主角必须是从事保险行业的外籍金领,这时候我们就已经把资方的要求具象化了,在这个基础上设计角色就会很顺利。
如果资方拟定了某些明星演员,了解到这个信息,对编剧的人物创造也是有帮助的。因为再优秀的演员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什么角色都能驾轻就熟。编剧在设计角色时通常会找一个原型人物,由他来激发编剧的想象力,这样的人物会更生动。如果确定了演员,这个原型人物就摆在编剧的面前了,编剧在创作角色的时候,可以更好地为演员创造能够去演绎和发挥的可能性。
除了了解资方的需求以外,创作者和定制方是否合拍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位老前辈说了一句话:“合作就像谈恋爱一样,强扭的瓜不甜。”不管是创作者还是投资方,合作的过程都是在进行审美认知和思想上的碰撞,假设双方的审美、价值观不一致,这样的合作不但会崩,还可能会反目成仇。
作为职业的从业人员,先别着急在心里预设什么立场,在面对甲方和创作任务的时候,要有艺术家的风骨,匠人坚守的底线,但是没必要把艺术家的脾气先放在前面,这是给年轻气盛的编剧们的一点建议,也算是我自己在提醒自己吧。
初稿是胚胎阶段的剧本
关于初稿的创作,我建议编剧在有了初步的人物和框架设想后,千万别急着开始写。文本阶段的初稿,对于一部戏的最终呈现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形容为灵魂基础。
很多人都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剧本最初的人物、框架都很好,但是剧本改来改去,最后改得惨不忍睹。其实问题都出在剧本的初稿上,看似良好的人物和框架只是让一部戏具备了初步的基因,但剧本的形成是在初稿上。就像父母本身的基因不错,但是孩子在胚胎阶段发育不足,后天无论如何弥补也只能是弥补而已。所以必须把功夫下在初稿上。
有了初步的人物设置和框架大纲后,无论资方是否需要,编剧都必须要详尽地完善人物和大纲,甚至完善到令人兴奋的场面和生动有趣的台词。在具体到某些场面的过程中,编剧可能会发现原本的人物设置还不够生动有趣,这会迫使编剧为他们在原本的基调下增添一些更闪光的特质,这些特质可能是某些习惯上的小细节,也可能是他们性格中的某些有趣的缺陷。
在这个剧本完善的过程中,越来越明了的人物也会明确地告诉并提示编剧,哪些事情是他们愿意去做并且能做到的,哪些情节的设置违背了他们本身的性格和愿望,哪些事情他们可以用只属于他们的独特方式去处理,这个时候的人物会让编剧及时地发现问题,在大纲中做出修改和调整,这样人物和情节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经过这样的自我完善,人物就不止是几百字的描述或标签,大纲也不只是简单的情节罗列,甚至可以看到某些精彩的场面、生动的人物和台词。剧本初步的良好基因在这个前提下已经被全面激活。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写剧本初稿了,具体落实到每一场的时候,可能还会有一些具体的问题被发现,但那个时候的修改就不是修补,而是锦上添花了。
有位同行引用了郭德纲的话应用到编剧上“编剧其实是一群聪明人在下笨功夫”。编剧这一行是一份苦差事,面对每一个项目,该吃的苦和该遭的罪一样也躲不掉。如果开始的时候容忍一些错误,那这个错误会变得越来越麻烦,最后可能无法弥补。
总的来说,人物和大纲越具体,初稿的创作才会顺利。初稿尽力保证完成度和质量,以后的修改,甚至整个剧组运转才会顺利和良性发展。按照这样的要求完成初稿后,修改应该不是意见很痛苦的事了。无论甲方抛出什么样的问题,编剧都要冷静的进行分析,把厉害关系和对方说清楚。只要编剧用对方可以接受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理由、依据和判断表达清楚,对方都会接受的,因为无论是制片人还是导演,都不想让自己的戏变得不好。而不管是编剧还是制片方,都需要相互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有时候自己据理力争不一定是最好的,往往还会错过一些非常有益的建议。
另外编剧在面对委托创作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比较鸡肋的、甚至是影响故事节奏的建议,在对方执意要坚持的时候,作为编剧只能想办法把它的破坏性降到最低。
人物是剧本创作的核心
在剧本创作里最重要的还是人物,主人公的性格决定了剧本的基调和整体的节奏。回想一下那些让我们至今都印象深刻的作品,真正感染我们的不是那些精彩桥段,也不是所谓的哲学思想,我们忘不掉的都是那些作品里的主人公。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对青春困惑和躁动的马小军,《顽主》里面天真又固执的年轻创业者,《名侦探柯南》里的精彩案件大家可能已经记不清了,但还是能回想起那个万年小学生柯南。
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多制片方往往只看到成功作品精彩的表面,却看不透精彩背后的实质和驱动力。所以有些制片人在创作之初的时候就跟编剧强调要设置精彩的桥段,比如出乎意料的开场或者能吓观众一跳的高潮场面。他们不是创作者出身,在他们的位置上这样想是没错的。但是编剧自己要清楚精彩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没有扎实生动的人物,没有属于这个人物准确的行动欲望,矛盾就无法形成,情节也无法交织,更不会产生所谓的精彩桥段。
有时候很多编剧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就是觉得自己经验已经很丰富了,可以通过编剧之手强行制造出一系列看似很精彩、很聪明的开场。但这样的精彩只是无根草,如果人物出现问题,瞬间的精彩也会瞬间崩塌。就像现在有很多戏的开头很精彩,但是后面越来越难看。还有一些戏在写的时候,开始很过瘾,到后面突然就写不下去了。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强调的核心根基除了问题,如果用桥段去补救的话,窟窿就会越来越多,以至于无法收场。只能回头重新梳理人物,再通过人物去梳理框架。
如何突破写作瓶颈?
遇到不同的瓶颈会有不同的具体解决办法,但是千万不要给自己设置瓶颈。比如擅长写都市青春爱情题材的编剧,想试试农村戏,可以用闲暇的时间去尝试,但是不能作为职业编剧接下这样的创作任务,这是不负责的行为;有时候编剧觉得情节和桥段不够精彩,其实这是正常的创作过程,解决的办法就是接着想,改到自己满意为止,从量变到质变,只要咬牙坚持到最后,一定会给自己一个惊喜。还有一种瓶颈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脑子突然不转了,戏都想好了,可就是写不动。这种情况解决办法非常简单,就是关上电脑,在保证交稿日期的前提下放自己一天大假,爱玩什么就玩什么,再睡个好觉,第二天所谓的瓶颈就自然过去了。
有时候编剧会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比如在写医生、运动员、律师等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时,因为不了解他们的职业,编剧可能会写不下去。遇到这种瓶颈的时候没有捷径,只能去做调研或查资料,尽快熟悉起来,如果条件允许,编剧一定要走进他们的工作环境里去切身体验一番。因为任何人都不能写好自己经验之外的人物或故事,就像村上春树的小说里永远离不开咖啡店、书、爵士乐和女人,海归派的编剧们也一定写不好《刘老根》。
戏和故事并不是生活,但编剧对于故事和人物的想象不是脱离创作者的生活经验凭空抓来的,而是长在生活经验的根基上。哪怕是《哈利波特》也没有超出作者本身的生活经验,《哈利波特》的整个霍格沃茨魔法世界想象力的起点来源于苏格兰大量的传说、魔幻传说故事和睡前故事。抛开魔法不谈,魔法学院本身也是一座非常生动和真实的学院,整个故事其实是一个名叫哈利波特的孩子的自我成长,在他成长中遇到的种种都是我们每个人似曾相识的场面。
E / N / D
▽
公司、项目合作 ◇ gangqinshi01
项目、影视宣传合作 ◇ rene0602
影视公司合作 ◇ zqy24680
编剧合作 ◇ dongmeijuan3274
回复“我要加入分会”加入编剧帮全球分会
投稿 ◇ [email protected]
已同步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搜狐自媒体 | 一点资讯
界面 | 企鹅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