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于希宁玉兰图
大家好,古艺术与新艺术「古典艺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物新知王春辰
韩方生活在千年古国楚文化之地,对这里的文化历史情有独钟,对它们内在包孕的神秘气息心生好奇。
漆水(25X75cm)
于是,这些年来,韩方用绘画的方式将这些古物描绘出来,但又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将它们一个一个独立后,赋予它们神圣的地位,它们看似一种器物,但透露的是悠悠的时间之维,是足够想象的历史符码——一个渐行渐远的故事,一切的一切都变得如同幻觉,这些古物曾经是那么具体、亲切,是久远的生活迹象,当韩方把它们呈现出来,多了斑驳疏离的痕迹,多了今人奇幻的感受。
宋元人马图心解·和行·贰
这些古物真的与今天有关系吗?楚国的文化真的能追溯吗?楚国仙人的足迹真的可以复原吗?器物虽小,跨度犹在。物体非物,有画明证。
飞龙在天·合一(30X90cm)
再说到韩方,因为他生活在武汉这样一个楚文化的故地,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楚地有大量可追溯远古的遗迹,而且此地的文化比较粗砺、粗旷,带有野性的意味。历史上会讲那些地方不属于中原地区。中原是指的黄河一代,包括洛阳、西安等,再往南才是有楚国文化特色的湖北武汉。但正因为如此,我们从美学上来讲,他独具其极有特色的的古朴粗旷和粗砺美,也不狂放,就是有一种不失过渡精细和漂亮的精致。
宋元人马图心解·和行·壹(24X30cm)
通过韩方作品我们会发现,他巧妙借用了很多中国漆画、青铜、雕塑、以及古代绘画的语言,用自己的图像故事与其产生着微妙而有寓意的关联,且同时带有楚文化粗旷或粗砺之美。我曾说他追求的就是古物新知,我们面对过去怎么能有一种新的表现?仔细看就会发现对于我们熟知的中国古典图像经过他的再处理有了自己的语言符号,比如画面突起、西方色调、观念的穿插。有的画,它像小浮雕一样鲜活且背景单纯宁静。他巧妙运用了中国古代绘画那种留白、虚空的感觉,又用西方油画的色彩语言作为烘托。所以把中国的艺术语言,传统文化韵味转化为布面油画作品,同时实现了东西方绘画一种广义的内在的关联。
飞龙在天·三生万物(60X60cm)
其实,这些传神、简略呈现的古物图像,是想拉进历史的距离,让今天变得不那么陌生,只有能和历史产生关联的生活才是一种有文化的生活、才是一种可以延续的生活。以绘画的方式去探究故往烟云,以器物的在场透析当下的生活逻辑,它彰显的是我们生命的含义和存在意义;楚有“天问”之歌,今天要有形象的追思:其悲壮忧郁的历史苍苍然,必得思之再三,以新知来勾连曾经发生的、曾经未明的、曾经遮蔽的,其目的是走向未来,一个踏实的生活之地,而非幻想的乌托邦。韩方的这些极具生活化气息的古物绘画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和意义。
(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史学博士,现任美术馆学术部主任,从事现代美术史及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2012年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聘为特约策展人;2013年担任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担任英国学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当代中国艺术杂志》副主编及担任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中国当代艺术丛书》主编。)
宋元花草心解·壹(18X24cm)
明道者·陸(39X138cm)
韩方近照
韩方创作自述: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是我时常静默内心的一句话,也是不停画画的源动力。在风云纷扰的现世,正念、正觉、良善、美好以及珍贵的中国传统文化似乎不那么重要了。中国美学重在神传之美,与其文化、哲学、宗教天然合一,和西方美学属不同体系。我自以为是有使命的人,以微薄之力,唤起人们对这种美好的赞赏。
韩方个人简历:
职业青年艺术家,指导老师冷军。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对于形而上中国美学、哲学、宗教理念的表达是其作品核心内容。其油画作品曾参加国际青年艺术周、世界当代艺术展等多个国内外重要的展览并获奖。2013年至2016年共计180余张油画及水彩作品被各个美术馆、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仕士山水图·虚己·壹(50X50cm)
图腾吗?
搁置,
在世界里的行者无疆,
青空肃穆,
苍穹浩淼......
时空里,远游?
睁开眼,
世界出现,
聚拢又坍塌。
于是乎,
存在又消失造物者的道.....
2011.3 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