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土家族民族信仰「土家族有哪些民族文化和特色」

时间:2022-12-04 13:09:20 来源:外婆家的桥

大家好,土家族民族信仰「土家族有哪些民族文化和特色」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白虎图腾

土家族先民经过了“万物有灵”、图腾崇拜和多神崇拜的漫长历史阶段,这个时期的原始宗教极为普遍。土家族从原始宗教信仰逐步演变为多神崇拜,其中包括鬼魂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形成了自身的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

蛇图腾

图腾崇拜
鄂西山区巴人以白虎为图腾。在巴人活动过的广大地区,历代不断有众多的虎饰文物如錞于、铜剑、铜戈、铜钺出土。土家地区建有白虎庙,长阳等地修有白虎寺。人们还以白虎做家神,用纸或布画虎贴于堂屋,用木雕有虎形象的吞口,用以驱邪。他们的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使孩子们从小便得祖先荫护,不受鬼怪侵扰。结婚时铺虎毯、跳丧时唱“三唱白虎当堂坐,当堂坐的是家神”类祭祀歌。酉阳、秀山等地土家人在堂屋后墙中间位置放一凳子,用作白虎坐堂的神位。这种对白虎的崇拜,代代相传,深入土家人生活的诸多方面。
大巴山、巫山一带的巴人,以蛇为图腾,这支巴人在早期可能最强大,巴人就是以他们的图腾命名的。

鱼凫巴人

长江三峡奉节一带的巴人,以鱼凫(鱼鹰)为图腾,称为鱼凫巴人。
此外,在湘鄂渝黔交界处的渝东南土家族地区酉水流域广布“犀牛”图腾崇拜习俗,犀牛望月、犀牛潭、犀牛洞土司坟、犀牛救民、犀牛地葬母佑孝子等民间神话、故事、传说、民歌、民俗事项,大量存在于土家族文化、文学及史志文献中。

犀牛望月

多神信仰
土家族的先民从“万物有灵”的图腾信仰,逐渐演变为多神崇拜。在多神崇拜的内涵中,既有土家族的内容,也有汉民族的内容和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内容,对古物、古树、古井等的崇拜比比皆是,为是“万物有灵”信仰的传承。

梅山猎神

猎神,多数土家人尊梅山为猎神。传说她是一位美丽勇敢而又善射猎的姑娘。媒山神位设置在堂屋内(意念神位)或室外(在僻静处砌石小屋),祭祀时间多在出猎前一天晚上的夜深人静时刻。祭祀时必须衣冠整洁,而且不得出于粗俗,以免惹恼了这位猎神姑娘。人们祭猎神,目的是祈求她保佑猎人平安,保佑捕获到丰足的猎物。在长阳、五峰、鹤峰等县,人们敬奉的猎神叫张五郎。酉阳、黔江、秀山等地以山神为猎神。

张五郎

土地神,土家族地区有众多的土地庙,里面供奉着土家的土地神。土地神主管家禽家畜、虫害兽害等。土家人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为土地神生日烧香烧纸、虔诚奉祭、祈求土地神赐予丰收,安泰。

土地神

生育神,土家妇女生下孩子后,便剪一个打伞的菩萨——巴山婆婆,贴在碗柜或火坑屋的板壁上,产妇每日吃饭时,都得敬她。婴儿到三四个月后,逢年过年和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也得祭祀,祈求巴山婆婆保佑孩子健康。到孩子十二岁时人们把贴着的菩萨像撕下烧掉,祭祀并送归神位。此外,土家人还敬奉管五谷丰收的五谷神,管六畜兴旺的四官神等。

生育神

祖先信仰
祖先崇拜是原始宗教形式之一,是由图腾崇拜、灵魂崇拜发展复合而形成的,是鬼魂崇拜与血缘关系结合的产物,也是远古时代统协原始先民群体意志,有效地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重要的精神力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土家人的祖先崇拜,包括对远祖廪君的崇拜、对土王的崇拜、对家族祖先的崇拜。

廪君

廪君崇拜,传说廪君死后瑰魄化为白虎,因为虎嗜人血,古代曾用人牺牲来祭祀它。清江流域及附近地区设有许多寺庙,其中大多是向王庙、相王庙、“向王天子庙”里面供奉着廪君神像。船邦、船夫因为廪君开拓清江有功而怀念它,祭礼它、求它保佑。

土王会盟

土王崇拜,土司制度在土家地区有较长的历史、土司统治时期,土王是土家地区生活的主宰,土司对土民具有生杀予夺的权利。人们认为,即使土王死亡,其灵魂照样会管民间的一切,因此便祈求土王灵魂保佑太平。也有一些土王在世时或施政有方,使土家地区繁荣兴盛一时。人们为了缅怀他们而立庙祭祀。

天地君亲师位

改土归流后,汉民族的儒家思想、宗法制度对土家人影响越来越大,土家族修建宗族祠堂、修族谱的越来越多。对宗族祖先的祭祀也愈加注重。他们在堂屋供奉“天地君亲师”位,也重视祭祀家族祖先了。
鬼神巫术信仰
土家人旧时信仰鬼神。一般来说,他们以为神会保佑平安、鬼是带来灾祸的,因而他们对待鬼神的态度也不一样,对神敬祭,对鬼则用巫术驱赶、捉杀。从事祭神驱鬼巫术的人常是土老司,土家语称他叫“梯玛”。土司统治时期,土老司权限较大,他可管村寨的祭祀、驱鬼、许愿、还愿、婚姻与婚礼,求子嗣、求雨、解纠纷、治病、占卜、丧葬等。土老司所用的法器有师刀、斩刀、铜铃、牛角号、五彩柳巾棒等,其装束是头戴凤冠,上穿花褂子、下系八幅罗裙。土家人认为恶鬼有麻阳鬼、青草鬼、水鬼、过堂白虎等,这些鬼给人带来灾祸、疾病甚至死亡。

梯玛

原始宗教信仰对土家族地区的影响
土家族的原始宗教信仰活动涵盖了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文化民俗等各个领域,内容涉及到渔猎、农耕、家庭等各个方面。
1、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土家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仪式经常是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极富群众性和娱乐性。它反映出土家族多才多艺、自由逍遥的民族性格。
原始宗教信仰对歌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原始宗教信仰活动中穿插着歌舞演技;二是由原始宗教信仰活动发展出来的世俗歌舞;三是歌舞形式本身即为原始宗教信仰仪式。
土家族的巫师(梯玛、端公)的几大法术中,差遣鬼神的咒、降福请愿的诰,几乎都是以诗歌形式出现,并在仪式中大声朗读,甚至还与响器班子一齐高声背诵的。以诗文形式表现的咒诰,轻盈里含着意蕴,平易中透出沉重,风格自然简约;一些民间信仰的驱神咒语同时也是民歌的衬词。

毛古斯

毛古斯,土家语叫“故事拨铺”,亦即“祖先的故事”,演毛古斯又叫“装故事帕帕”。由于毛古斯的扮演者浑身要披上茅草扮“毛人”,所以得名“毛古斯”或“茅故事”。毛古斯是穿插在土家族传统的祭祀摆手活动中表演的艺术形式,与摆手活动有着紧密联系而又相对独立,极具特色。
毛古斯所表现的对象主要是土家族祖先“毛人”,演出者浑身披上茅草或稻草,在上场的“毛人”中,装扮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一人扮“拨铺卡”代表祖先,扮“小毛人”的代表子孙后代。
毛古斯的演出演员始终讲土话,唱土家语歌,动作粗鲁滑稽,姿态怪异愚陋,加上“毛人”一身茅草所造成的视觉和声音效果,逼真地再现出土家族原始先民的生活情态和思维状态。
毛古斯记述了土家族先民的生产劳动与远古时代的生活方式,带着祖先崇拜这一原始宗教信仰的显著特点。

摆手舞

摆手舞,土语称“舍巴日”,有的叫“舍巴”。它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撒尔嗬

撒尔嗬,即跳丧,又名打丧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在鄂西民间有着极其久远的历史。据传,它源于土家人的先民——巴人古代的战舞和祭祀仪式。直到今天,鄂西清江流域的土家人,仍然保持着这一习俗。土家老人去世,装殓入棺后即停放到自家堂屋里,让远亲近邻入夜聚集到灵前击鼓唱歌跳舞,狂欢一至三个夜晚,通宵达旦。

吊脚楼

2、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建筑,土家人仍保持着传统的民风民俗,多居住山寨,喜建一正两厢或一正一厢的吊脚转角花楼。从考古发现上看,土家人的一正两厢吊脚转角楼或一正一厢吊脚楼应是土家先民巢、穴居室的发展与延续。
在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在土家人的屋子里的堂屋正面墙壁上,均设有神龛。就连穴居岩屋里,人们也在入堂屋那凹凸不平的洞壁墙前,竖二木桩安上木板,设置个供“天地君亲师位”的神位,有的供有“至圣先师”牌位,供奉“坛神”是向氏独有。土家人认为房屋室内既是后代的栖身之地,又是祖先和神灵盘居之所,只有“吃水不忘挖井人”侍奉好祖先和神灵,他们的在天之灵才会保佑自己世代福碌安康。另一种“人神共居”的现象是土家人传统民居中均设有火塘。有关火塘的禁祀也很多,土家有新房迁火仪式,火塘之火像征着家庭生计不灭之火,也像征着种族香火绵延不断。

火塘

土家先民称虎为“吞口”。虎为图腾崇拜之物,在造房中,以虎口形式较多,名叫“吞口”屋,即在大门两旁,各伸出七尺长的房子,并设“耳门”左右相对,正面看去如变形虎口。一般右边为火笼,左边为厨房,中间的“吞口”可以做饭、乘凉或堆放杂物之用。这种形式的房子,一般以土垒墙、以瓦盖顶,土家人又叫它为“槽屋”,形容其如虎槽。如今鄂西地带农村造房仍采用这种形式。

槽屋

服饰,在土家族生产生活中,由于土家族社会里普遍崇巫信鬼,由“万物有灵”观念产生一系列的崇拜信仰与行为,加上影响深远的图腾崇拜,共同构筑起土家族社会的原始宗教信仰氛围。
土家族婴儿的虎头帽、虎头鞋、白虎银饰,主要是受图腾崇拜的影响,认为白虎能够驱鬼辟邪,起到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

土家族服饰

西南卡普(又称“打花铺盖”,是一种土家锦)和土家鞋垫的图案也经常选用虎或者是一些巫师用的符号,也是起到祈福、辟凶、驱灾的作用。

西南卡普

节日,土家族体现原始宗教信仰的节日有过年节、社节、祭神节和腊月二十三节等。其中的过年节着重祭祀土家族的祖先八部大王。在龙山的土家族看来,八部大王是土地家族的根,是土家族至高无上的神。所以,土家族过年节不仅准备充分,而且十分隆重,就是过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还要跳摆手舞让八部大王欢娱无比。

八部大王

社节,是土家族祭祀三年前去世亲人的节日(也有头社节,前面提及)。有的叫烧社节,也有的叫社日。具体社节的日期是第年立春后的天干日中的第五个戊日,一般都在农历的二月份。在社了这天在世的亲人们要在去世人的坟头杀猪宰羊,扫红挂白,还要把在亲人去世时所戴的孝帕也在坟前烧掉。这是土家族对所有去世亲人最隆重的一次悼念活动。按土家族民间传说,到了每年的七月半,去世的先人们都要去赶云南大会(民间传说阴界地府的一次大会)。这样在世的人就要烧纸给去世的先人借钱,这样就能使先人赶云南大会有盘缠,不会受到下贱。所以,凡在土家族地区,就是没有过七月半节的人家,也要给去世的先人烧纸解钱,这在土家族又叫烧包。

社节

祭神节,是龙山洛塔乡的土家族对自己祖先吴著冲的一种特殊祭祀。洛塔土家族通过这天对吴著冲的祭祀,强烈地表现出对吴著冲的怀念之情。最后看腊月二十三节。腊月二十三节,一般又称之为过小年,前面说过是过年节的一种演习。它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敬灶神,土家族认为在腊月十三是这天,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也就是说,灶神给土家族劳累了一年,要在这天上天去休闲一段时间。所以,土家族为了感谢灶神,就在这天专门去敬奉他。灶神虽然是土家族虚拟的一种神祗,但也表现出土家族对灶神的虔诚。

灶神

3、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形式多样的原始宗教信仰作为民族文化的源流和轴心,源远流长,内涵浑厚,积淀了土家族独特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集中而典型的反映了土家族人的民族性格。旧志上说土家族:“民情淳朴、土厚而风淳。”“楚风刚劲,其弊多流于愤激。永定隶属楚边,俗尚淳朴,犹存中土人之遗风。”一位汉官曾感叹道:“僻陋于深山,而有此醇静之俗,所谓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盖风之古也!”这便是历史上对土家族民族性格的基本评价。

军傩舞

土家族的战歌战舞早在武王伐纣时期就已闻名,后期演变为军傩舞(旧时迎神赛会,驱逐疫鬼,后演变成一种歌舞,并运用于战场上),曾多次在军事活动中使用,直至明朝还有记载。
史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锐勇,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前徒倒伐,故世称之日,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中的“舞”,实指巴人巫舞,是戴虎面具的图腾舞。

巫舞

巴人的战舞令汉高祖刘邦也叹服“乐其勇猛,后令社乐府习之”。到明代,土家族军队“惯熟战阵,每战必捷”,“其兵天下莫强焉”,“国家倚之为重”,被调参加抗倭、援辽、平叛等多种军事活动。到清前期,与土家族相关的军事战斗有200多次,其中大型军事战斗就有43次之多。

土兵抗倭

大革命时期,土家人跟随贺龙、任弼时、肖克将军坚持游击战争,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抗美援朝战争中,湘西土家兵敢与美国人较量,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曹里怀将军曾高度评价志愿军中的土家兵:“土家族是中国最勇猛善战的民族。”

抗美援朝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