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佛教十问是哪十问「佛教知识1000问」

时间:2022-12-06 11:01:15 来源:始丰溪

大家好,佛教十问是哪十问「佛教知识1000问」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佛教?

佛,梵文为 Buddha,意为“觉悟”,汉译音为“佛陀”。而“教”可以理解为宗教或教育。佛教,意为佛陀对大众的一种普遍而传承的教育。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的进步和觉悟,人们的一切烦恼(苦)都是有因有缘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人和其他众生一样,沉沦于苦迫之中,并不断的生死轮回。惟有断灭贪、嗔、痴的圣人(佛陀、辟支佛、阿罗汉)才能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盘(清凉寂静之意,即无有烦恼)。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在35岁时成佛,并对众人宣扬他所发现的真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于从佛陀的教育(正法)里,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缘起法),最终超越生死和断尽一切烦恼,成佛或者成阿罗汉。

二、什么是“南无”?

“南无”,是梵文 Namas 的音译,读作那谟,亦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

三、佛教经文是怎么产生的?

关于经文的产生,在佛教里流传一个故事∶

公元前485年,释迦牟尼在从摩揭陀国到懦萨罗国去的途中,死于拘尸那迦。死时只有其堂弟阿难等少数弟子在身旁。据佛经记载,正在其他地区活动的佛弟子们听到释迦牟尼逝世的消息,十分悲伤,纷纷赶来。据说当时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率领一批佛弟子正在另一地区活动。听到释迦牟尼逝世的消息,不少弟子忍不住失声痛哭。这时却有一位比丘说∶那有什么可悲伤的?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规矩太多了,这也不许我们做,那也不许我们干。现在他死了,我们可就自由了。迦叶听了这话十分生气,认为释迦牟尼虽然逝世,但他生前的教导不能抛弃,萌发了把释迦牟尼的教导汇编起来的想法。

现存于世被称为经典的除了六祖惠能的《六祖坛经》外,其余均为佛弟子们记录佛陀在世时候的言行和修持法门,以及开示宇宙真理的文字。

四、什么是丛林?

丛林,梵名Vindhyavana,僧侣聚集、修道之处。《大智度论》卷三∶“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后泛称寺院为丛林。

五、什么是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随着佛教的诞生而产生,其主要构成形式为寺院艺术和石窟艺术。佛教石窟模仿寺院形式而建造,佛寺和石窟又都融建筑、雕塑和绘画于一体,它们是世界佛教艺术的遗产的主要部分。

印度佛教创立伊始,佛教艺术主要是以佛教教义的故事和雕刻绘画来表现,那时也没有佛像出现,因为原始佛教认为佛是超人化的,不能用具体形象来描绘。所以为表现佛陀的形象,通常在佛陀生前到过之地或说法处象征性地树立或刻有菩提树、脚印、法轮、宝座等形式。佛塔也只是作为僧人埋骨灰的土堆,阿育王热心佛教,据说建84000佛塔,逐渐变为造型别致、精美无比的建筑物。而山奇大塔则这方面最杰出的作品。阿育王在鹿野苑建立敕柱,精美细弱的柱头,雄踞的一体四头石狮,昂首挺视,叱咤风云,已作为今天印度共和国的国徽。佛像的流行是在公元前2世纪,犍陀罗时期,出土的佛陀雕像圆润丰满,和谐相称。此时由于印度受到了希腊的统治,这些雕像明显地反映了希腊和影响,带有明显的希腊徵纪。

2世纪时,原居住在中国西北部的月氏人在西北印度建立了贵霜王国,这一时期流行的秣菟罗佛教雕像使印度佛教艺术进入又一新时期,这些雕像一改过去的庄重素朴的沉静的特点,以轻松活泼,强悍的面貌出现,反映了印度本土的气息,带有崇尚肉感和贴近生活的情绪。

4世纪以后,印度复多王朝是印度佛教艺术黄金时代,犍陀罗艺术和秣菟罗艺术风格逐渐合流,文学和艺术相互影响,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更具有人物化,突出人物的性格,注重形象的生气,佛陀成为名副其实的偶像。几个世纪流传下来的阿旃陀的优美壁画,是印度佛教艺术另一珍品。密教在印度流行后,佛教艺术又转向了和印度教同化的趋势,精美考究的菩萨铜像,是这一时期的引人注目的作品。13世纪伊斯兰势力进入印度,佛教逐渐衰亡,佛教艺术也渐渐消失。但是,随着印度佛教外传播,佛教艺术也流向了亚洲大部分地区,在那里和当地民族艺术相结合,结出繁茂果实,并产生重要影响。

六、佛教对动物的看法

我们从下列四点,来了解佛教对动物的看法∶

(1)戒杀∶动物与人类一样,同有血肉,同感苦乐,同俱亲属,同解趋避,思及于此,何忍加害。所以古圣先贤均以胜残去杀为尚,成汤的“解三面之网”,孔子的“钓不纲,戈不射宿”,千百年来传为美谈;佛教则更为彻底,不但五戒十善均以不杀为首,更提倡素食,以断杀机。

(2)放生∶佛陀在《梵网经》中谆谆劝戒佛子必需以慈心行放生之业,因为六道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亲眷,所以如果见人杀害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放生的方式及功德在佛经中屡有所见,例如∶《金光明经》中叙述濒死的鱼因流水长者子及时救起,并为讲大乘经典,而得生切利天宫;《杂宝藏经》中记载年幼沙弥因救起即将溺毙的蝼蚁,而获长寿果报。世间上没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所以放生不但是在为对方延命,也是在为自己积德;不但是在爱惜物命,也是在报答父母深恩。无奈后人实行不当,助长杀生恶业,徒使美意尽失,例如将原本遨翔在山林里的禽鸟,捕来放到尘烟满布的都市中,无异促其早亡∶甚至有些人为了要放生,教渔夫去捕鱼,教猎人去打猎,在一捉一放之间,不但增其惊惧,而且难免伤到皮肉,危及性命。所以,我们不但要建立正确的放生观念,更应该与时俱进,以积极进取的护生行动来取代弊端丛生的放生形式。

(3)护生∶爱护动物最重要的是必需自他互易,立场对调。像惠意法师以钵中食物惠养群鼠,智凯法师不嫌污秽、毡被野犬,不但感动畜类,也为时人所敬。佛陀惟恐雨季期间外出,会踩杀地面虫类及草树新芽,所以订立结夏安居的制度;佛教寺院为鸟兽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不滥砍树木,不乱摘花果,凡此均与今日护生团体的宗旨、措施不谋而合,可说是保育运动的先驱。而梁武帝颁令禁屠之诏,阿育王立碑明令保护动物,则是国家政府基于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大力提倡爱护动物的滥觞。

(4)平等∶佛教主张世间万法互为缘起,彼此关系密切;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无有差别。《金刚经》中,佛陀发出“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一切众生,实无有一众生灭度者”的宣言,不但是以平等心看待动物的真义所在,更是人类文明的极致表现。而在佛门里,因佛陀感化而誓愿护持佛法的天龙八部之中,有愚痴瞋恚的龙神、性情猛烈的大鹏金翅鸟(迦楼罗)、贪婪邪谄的蟒神,则证明了即使是凶狠无比的动物,如果我们能以悲智摄化,都能发挥心地中本自具有的佛性。

七、素食与佛教有什么渊源?

素食,不等于素斋,也并不为佛教所独有,但中国的素食文化与佛门更为亲近确有其渊源。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汉地已有素食之风,《黄帝内经》等医书中即记载古人“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并视素食为一种美德;老庄清静无为的哲学思想,也提倡寡欲养生型的饮食观。很多隐逸的文人志士,崇尚自然,认为吃肉使人气浊,吃素使人气清,因而追求清气,奉行素食原则。至于佛教之素食,含义尤深。佛说慈悲,起发于大悲之心。盖一切众生皆系同体,一切群情皆系过去、未来之眷属。生命大流,六道轮回,生生死死,因果相续。一切胎、卵、湿、化之动物,或于过去无量劫中是吾父母、兄弟、妻子,或于未来世为吾六亲眷属。明此因缘,所见众生,当然发亲怜爱愍之心,不忍加以杀害。

故戒杀为大乘之根本,素食为修行之必要。归纳而言,则今世之素食者,未必皆

佛徒,佛徒未必皆素食。譬如,原始佛教并没有规定僧人吃素,而是随缘随化,因此律仪中并没有禁止食鱼肉的戒条,所以今天的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僧人以及北传中的日本僧人都允许吃鱼肉。

八、什么是香?

在《说文解字》中说∶"香,气芬芳也。"而馨香的"馨",也就是香气远闻之意。佛教中对香的定义则更为广泛,将鼻根所嗅的一切,都统称为香。佛教并将人类生活中这种美好的经验,重新诠释,使香超越了原始的意义,而用香来象征修行者持戒清净的戒德之香,乃至圣者具足解脱、智慧的五分法身,可以说是解脱者心灵的芬芳。

例如,在《佛说戒德香经》中,佛陀就以香来比喻持戒之香,不受顺、逆风的影响,能普熏十方。在《六祖坛经》中,也以香来比喻圣者的五分法身,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九、什么是仪轨?

佛教藉由仪轨来表现佛门中种种事物道理,通俗地说它就像是一般的典礼,如古代国家的祭天大典、皇帝登基,又如现在的阅兵、祭孔等种仪式;民间世俗有祭祀祖先、山神、河神、土地等等;中国古人的礼节有殡礼、婚礼、成年的冠礼等等,而这些礼节的目的都是为了要达到谐和众人心灵、提升道德、表现高度的文明精神;佛门仪轨的精神意义,也近乎世俗的这些仪式,然不同于世俗仪式之外,尚有变化生命流转理则、修正心性使身口意三业清净,透过修行转变业力,或感通诸佛菩萨天王龙神,以远离鬼魅、罪恶痛苦,得到生命中的轻安自在。

十、什么是真言?

真言,(梵语Mantra。)音译曼怛罗、曼荼罗。又作陀罗尼、咒、明、神咒、密言、密语、密号。此于密教,相当于三密中之语密,而谓'真言秘密'。或又指佛、菩萨、诸天等的本誓之德,或其别名;或即指含有深奥教法之秘密语句,而为凡夫二乘所不能知者。

相关阅读

细说汉传佛教八大宗派

世界主要佛教国家和地区发展概要

细数浙江台州重点寺庙,其中一家在东亚佛教史上举足轻重

易经与道教

儒释道三教生死观


#佛教#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