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河湖文化书画摄影优秀作品展开展
大家好,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中国古建筑美在哪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建筑艺术就已展现出中华民族在审美上的某些基本特色:半坡遗址中方形或长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已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此外,由方形的单个建筑构成平面纵伸、相互连接、规模巨大、结构对称的建筑群布局是先秦至明清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的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其中糅合了理性与感性精神,在实用中融合了审美情趣。
回顾世界上的建筑“神作”,其他民族国家的特色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而中国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贵族大官居住的场所。中国的祭祀建筑常常与现实生活的居处紧密联系,而非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贯彻发展了神人同在的倾向。中国的宫殿建筑不像哥特式教堂那般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像希腊神殿那般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平易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即它不重在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入世的、实用的观念以及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是“可望”“可游”“可居”的。虽然于普通人而言,皇城之地是那样遥不可及,但城中的“龙气”终究来自于“人气”而非“神气”。
再细品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细节设计:在《诗经》《阿房宫赋》等古代文献中,有“如翚斯飞”、“作庙翼翼”、“檐牙高啄”、“钩心斗角”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质建筑已颇具规模,并且具有审美功能,大概已有舒展如翼、四宇飞张的艺术效果。向上微翘的飞檐,使本应是异常沉重下压的顶部显出向上挺举的飞动轻快,配以宽厚的正身和阔大的台基,使整个建筑安定踏实而毫无头重脚轻之感,体现出一种情理协调的效果。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追求“美轮美奂”的建筑热潮开始兴起并不断延续。不只是为避风遮雨,而且追求使人赞叹的华美与精致,日益成为新兴贵族们的一种重要需要和兴趣所在。“重轩镂槛”、“雕梁画栋”各种供人自由赏玩的精细浮雕、彩绘作品嵌入建筑设计中,融合多种艺术因素,既反映少数人的喜好倾向,同时也反应了时代的审美意趣。尽管实用功能有所下降,却在艺术审美领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岭南印象园中的建筑浮雕(原创)
岭南印象园中的彩绘(原创)
此外,园林艺术的日益发展,是对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一种补充。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引动更多的想象和情感,其中的浪漫风味更浓了。与宫殿相较,园林更贴近于普通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游园的感怀篇章:如陆游的“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此时的园桥池水化身为空间中介,将此时游园与昔时相遇联系起来,抒发了怅惘与思恋之情。如今,无论是名气十足的苏杭园林,还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岭南印象园、詹园,都一直吸引着游人慕名而来、漫步其间、驻足欣赏。这种有别于当今风格,不能随处可见、不与生活混为一谈,积淀着历史与时间韵味的建筑,以不远不近的“心理距离”,激发人们的艺术观赏兴趣,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
詹园风景(原创)
源自微博
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一次美的巡礼,在这亭台楼阁中凝聚着历史的美感与精神的火花。无论是品读文字还是实地游览,都能深刻感受到它的无限魅力,沉醉其中、流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