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依依南春》邂逅潮州的一份情怀是什么「一瓯春邂逅」

时间:2022-12-12 12:53:29 来源:潮汕人家

大家好,《依依南春》邂逅潮州的一份情怀是什么「一瓯春邂逅」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也许是桑梓情深,自幼在南春路长大,总想为这条路写点什么,留点什么觉得只有这样,才不负南春啊。

南春路始辟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古时隶属于潮州府海阳县南厢都,原称南门街,民国时期因此路北起南门古,南止春城楼而改名南春路。南门古有座城楼,城门上还有一块石匾写着“薰风似南”,颇显文雅,那是个热闹的地方,住在南春路的人要进了南门才算入城,可见这个城门的重要性。还有另一个城楼----春城楼,由于家就住在春城楼的不远处,从小就听老一辈讲述这个城楼,对其也便颇有感情,但城楼我是没有见过的,父亲还没有出世的时候,城楼就已经被毁,我当然没见过。春城楼连接南春路和厦寺,楼上设有更鼓,还有一块匾额:“春满南瀛”,潮州古称瀛州,此匾之意不言而喻了;城门两边还有一副对联:“春日骑鹦鹉,城楼倚凤凰”,由中国同盟会会员林一足所书。这本是一座很不错的城楼,或许它不幸是一个“违章”建筑,路上长了个这样的拦路虎,委实讨厌,当然拆了。现在只剩地名罢了。

南春中学这一带据说古迹还是蛮多的。南春中学校门是元朝古刹宝释寺的旧址,《南春街道志》还记载这里曾经是海阳县县太爷的“行台”,每年县太爷都在这里举办“春祀宴”;南中的地理园以前是郡南林氏一枝公祠,门卫室是雷祖庙,再向南还有万化庵、海云庵、弥勒佛庵、双贤祠、南山寺等;昔日香火缭绕,今天书声琅琅,高楼座起,时过境迁,真真沧海桑田,不胜唏嘘。

“未有谢氏先有郑,花洪柳陆四大姓,中间一撮毛”讲的是南春路的一些姓氏。别的不讲,挑个谢氏来说。“南门谢”是强宗盛族,其祖先急公好义,传为佳话。这个世族在以前潮州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以前民间还有“南门谢,打人免偿命”的说法。谢氏世族仅祠堂在南春路就有好多个,可惜这些祠堂大多已经被改建成诊所、派出所、工厂或学校,现在只留下“谢氏世族宗祠”这座明朝建筑,在环境大变迁的时代下,倒也算是万幸。

记得读小学时和邻居一起放学回家,总爱逛逛路上的小巷。牛屠巷过春福街,陈宅巷过新富巷,旗杆夹巷过一条不知名的小巷,从这些小巷经过,多的是一份探险的刺激。有时遇到巷里杨桃熟了或枇杷熟了,难免嘴馋和伙伴们偷摘几个,这时惹得树主从屋里出来,大声喊着:“弟啊!勿走!”几个小孩火速逃跑,怀里揣的小果实倒了一地,我们摘果多数是不吃的,只是觉得好玩罢了,好玩本是孩子的天性,又何必拘束呢?

我承认自己是个吃货,南春路充满诱惑力的还有那街上时时刻刻都香飘四溢的美食。跟父母要上七毛钱,就可以吃个猪肉包和一碗豆浆,有时配上油条更是不错。妈妈放学时给我一块钱,可以买上三个笋粿或者七八块翻沙芋,五毛钱一碗的草粿和海石花……难忘的是晚上南门古的“跳舞糕粿”,这是极其简陋而又传统的摊子,摆着烧水的炭炉和已经残缺的茶杯,摊主穿着绿军装,手里的锅铲不停地炒动,敲几个鸡蛋,喷几滴鱼露,撒几粒葱花,再浇上几勺香菇猪肉芡汁。与其说是糕粿的诱惑,倒不如说是摊主炒糕粿的动作更吸引人。每一个炒糕粿的动作都那么急促而有节奏,仿佛锅里的糕粿也随之跳动起来。小时候,和父母来这里吃上一盘糕粿,便足以让我高兴很久很久。不远处“壁记”的粿条摊前也坐满了顾客,一碗沙茶粿和一碗牛肉丸汤,“碗干碗湿”早已成为人们吃夜宵的模式。寒冬腊夜,来这里吃上一碗粿条,便是极其惬意的事情。还有那江夏里的笋粿、南门古阿伯的芋泥麦粿、九龙宫巷口的粿汁和那南中后门一直没有升价的盒饭……嘴里,心里,充满的都是南春的味儿,潮州的味儿。

对于南春人来说,最热闹的日子莫过于就是“营大老爷”了,这是南春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青龙庙在南春,所以这里的庙会比府城其他地方的还要更隆重些。祠堂前、家门口、旷程上,一个个“神前”装点着节日的气氛,供桌上摆满了卤鹅和甜粿,还有精美的“斋碗”、巧夺天工的锡器、各式各样的节日饰品……男女老少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外出游玩,戏台上在演着潮剧,台下的观众只是几个老人和孩子,几百年流传下来的旋律依旧长演不衰,老人们听得陶醉,手和着节奏轻拍着大腿,眼睛微微睁着而已;孩子则多是看热闹,并听不懂唱的是什么。这种“做戏给老爷看”的广场戏使演员疲劳,艺术水平不断降低,也便愈难以吸引观众,“人戏”尚如此,纸影台前更是一个观众也没有,不过戏还是照演的。如果你住在南春路,那庙会的这天晚上你就别想睡觉,躺在床上,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通宵达旦,黑暗的天空绽放出绚丽的烟花。所见所闻,都是满满的节日喜气,此刻,南春不眠……

然而,热闹终是暂时的,只有宁静才永远属于南春路。

我喜欢独自走在这条路上,仿佛时光正在倒流,让你置身于那个遥远而古老的潮州。崎岖不平的路面见证了南春路的沧桑,多少人通过这条沧桑的路进入到繁华的府城,实现“入城”的夙愿;又有多少人通过这条路离开家乡,漂洋过海,路何茫茫……路旁几座骑楼上精美的图案已经风化,一个个驰名的商号早以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老人们悠闲地在家门口坐着,拿着葵扇,细细泡一壶工夫茶,与“厝边头尾”闲聊“亚怕”。街上的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虽然现在市场贸易十分方便,但还是有不少人习惯直接在家门口买东西,延续着祖先留下来了的生活方式;卖米的小贩在叫卖,卖菜的,卖水果的……崎岖的路毕竟是不好走的,路政工人已经数不清一年得为南春路修补多少次了,几个工人找块空地坐下,架起木柴堆点上火,工人们先喝上一杯浓浓的工夫茶,再把柏油烧得滚烫,浇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工人们补完走了,走了几天后又回来补,南春路像是穿着一件打着许多补丁的破衣服,倒也显得有几分勤俭的革命时代精神了。

生于斯长于斯的我,对南春路上的一草一木真的都充满了感情,每当听到南春路要拆迁的消息了,便不免一下子心情跌到谷底。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行,许多古老的东西被打破,水泥钢筋渐渐占有了这个城市。几十年的邻居将被拆散,几百年的乡土情结将被扯断,环境被改变,生活方式被改变,情感被改变,留下的只是深深的遗憾!窃认为我们在不断建设发展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保留下什么?倘若有那么一天,当挖掘机轰隆隆地驶进南春路时,我该做些什么来留下丁点回忆?于是今晚写下这篇文章,聊以致给我心中的南春,那依依的南春……

夜已深,屋外月色尚好,手中的笔轻轻放下,害怕吵醒早已入眠的南春……

2014年8月22日夜

于潮州城南关外

声明

图文/吴泽煌

编辑/后生仔着拼

发布/潮汕人家

文章、图片均为原创作品!

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署名,

谢谢您的合作和配合!

坚持原创是我们的力量和方向!

宣传原创作品,弘扬本土文化!

家已人支持家已人!

潮汕正能量平台!

家已人.正能量!

自媒体平台:潮汕人家

微信号:csrj_88

原创音乐、原创文学、戏曲小品、名人专访、

习俗文化,健康美食、本土资讯、游子乡愁。。。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