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食古纳新 瘦硬通神
大家好,昆明艺术人文「昆明个人写真工作室」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画室原本的样子应该是讨论绘画和艺术的地方,我们不请别人来打卡、来拍照,保持着的是给成年人一片净土。”这是一里路艺术工作室主理人泽明在其微博上的一段个人宣言。从创立至今,易址不改初心,一里路艺术工作室一直在试图为成年人守住精神净土。
一里路艺术工作室
2017年,一里路艺术工作室在昆明的一处旧厂房里诞生。
一里路,“一”取“艺”的谐音,也代表着工作室致力于作成年人接触艺术的一个新起点。
新闻东巷3号旁是一里路艺术工作室新的居心地。在这里,近500平的空间,除了原有的画室,还增加了黏土工作室和茶空间。
一里路艺术工作室
顺着巷道往里走,如果不注意,置于围墙稍高位置的“一里路艺术工作室”名牌很容易被人忽略。爬满绿色藤蔓的居民楼旁,就是一里路艺术工作室的大门。门内,一条小径延伸至工作室的主空间——白色的墙和绿色的门窗相得益彰,清新感瞬时扑面而来。
再往深处走,就是一里路艺术工作室的院子。无论是石砖垒出的花台、三角柜里放置的绿植,还是墙边随意留下的一瓶向日葵,无处不在的巧思将一里路艺术工作室的氛围感拉至满格。院心原有一座旧式八角亭,工作室的朋友们合力在亭子的木头架构上加固改造,最终成了别具一格的饮品开放空间。
一里路艺术工作室
尽管当天是工作日,但一里路艺术工作室仍聚集了不少前来画画的学员。“来这里的有教画画的老师,也有完全出于喜欢,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人。”负责一里路工作室DIY黏土工作室的王梓澜告诉记者,“无论你想画素描、油画,或者是水彩,这里都可以。当然,如果是艺考生,那我们也会根据个人来设置学习的方案。”
学员们正在画画
在一里路艺术工作室,墙上、过道、角落……无论室内室外,目之所及都有画。除了几位工作室老师自己的绘画作品,一里路艺术工作室的学员作品也会被装框展示。
“你看那幅。”王梓澜指着院子围墙上的一幅油画作品说:“这是那边穿黑色衣服的姐姐画的,她说她画的是警察和狼人,但其实大家完全看不出来。”厚厚的蓝色油彩铺满了几乎整块画布,层层叠叠的,没有具象的边界。“其实这幅画被她叠了一层又一层,画完觉得不满意又叠上新的一层,就很有意思,画画都是可以带情绪的。我们非常鼓励画自己想画的。”王梓澜说。
学员正在画画
来一里路艺术工作室的学员多种多样,有年过花甲的退休阿姨、有旅居海外的国人,还有游客因为喜欢一里路艺术工作室而在昆明短暂停留。“工作室来来回回培训了近500名学员。”主理人泽明说。
绘画工具
一群热爱艺术的人聚集在一里路艺术工作室,仿如为自己庸碌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
王梓澜也是众多学员中的一个。受疫情影响,原本在大洋彼岸求学的她只能一直在家上网课。本着艺术的热爱,王梓澜从学员,摇身一变,在一里路艺术工作室成立了自己的DIY黏土工作室。
DIY黏土工作室 受访者供图
王梓澜学的是动漫设计专业,在专业学习中需要掌握3D设计技能,而黏土设计能更好的锻炼自己的三维空间理解能力。从墙面刷漆到室内装饰,从操作台的设置到成品区的展示,王梓澜都亲自参与。“和有趣、有意义的人待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王梓澜告诉记者,学校专门开设了黏土课程,自己也很喜欢,希望黏土工作室能让更多人接触并喜欢上黏土艺术。“未来我也要将自己的绘画风格融入黏土创作中,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王梓澜说。
DIY黏土工作室 受访者供图
云南网记者 李熙临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