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大家好,外国人为什么喜欢骷髅头「骷髅的迷恋者」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你好,我是意外天团最容易饿的编辑,笔名饭醒了叫我(不许吐槽这个名字)。这是我在意外的第一篇文章。
▼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骷髅。
▼
我对骷髅最初的印象来自一部暴露年龄的电视剧——《少年包青天》,每次骷髅出镜的时候我都会捂上眼睛,然后从指缝里偷瞄屏幕里没有骷髅的部分……
来帝都后,因为经常逛博物馆的缘故,我看到了各种生物的骨骼,当然也包括骷髅。这才慢慢消除了对骷髅的恐惧感。
▲ 《一具燃烧着香烟的骷髅头》梵高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我们是不谈死亡的,所以代表死亡的骷髅在中国艺术中也非常少见,但是,在西方绘画中却不是这样——西方绘画中经常出现骷髅,并用它来表示虚无。
那么问题就来了——西方绘画为什么要用骷髅来表示虚无?
我们先从一幅含义丰富的画聊起。
▲ 《大使们》小汉斯·霍尔拜因 1533年
这幅画是文艺复兴时期,小汉斯·霍尔拜因的代表作。画中描绘了两位来访英国的法国大使。左边是法国驻英大使丁特维尤,右边是外交官、主教塞尔维。
而在画面的中间,是一个两层的架子,架子上的每一件物品都有其含义。
第一层摆放着各种天文学仪器,包括天球仪、圆柱形日晷、四分仪和多面体日晷,象征神圣与科学。
第二层则摆放着地球仪、数学书。旁边马丁·路德赞美诗的唱颂集和一个断弦的鲁特琴放在了一起,这是一个不和谐的象征,它暗示着宗教改革造成的冲突。
文艺复兴时代的“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都在架子上得到了展示。
然而这幅画中最奇妙的隐喻并不是这些,而是画面下方一个畸形的图案。我们只有走到画面的最右边,才能勉强看清——这居然是一个骷髅。
为什么一幅正式的肖像画上会出现一个畸形的骷髅?
▼
其实,骷髅是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艺术中常见的主题,尤其多见于静物画,代表着特定的含义。除了骷髅,一些其他的物品也被赋予了象征含义。比如蜡烛、时钟、书籍、沙漏、花等等。
▲ Still Life with Letter and Candle
怀表象征生命的转瞬即逝,熄灭的蜡烛、倒干的酒杯象征生命的完结。
▲ Still Life with Bouquet and Skull
鲜花象征好景难驻,珍珠项链、金币银币象征虚饰和财富的空虚。烟枪暗示须臾而逝的烟雾。
而这些骷髅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虚空”,Vanitas。
出自圣经《传道书》:“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或者一句拉丁语格言:“勿忘世人终会死”。
这和佛教《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差不多是一个意思。
▲ Vanitas Still-Life
这些题材的绘画旨在提醒人们生命的短暂、欢愉的无意义及死亡的必然性。生命非常脆弱,在绝对的死亡面前,一切浮华的人生享乐都是虚无的。
▼
这种对死亡的极端描绘,其实和欧洲近两个世纪的动荡有很大的关系。
十四世纪中叶的黑死病带走了欧洲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而持续到十五世纪中期的天主教会大分裂和英法百年战争又进一步冲击着欧洲社会。
这近两个世纪的动荡强烈冲击着欧洲人民的信仰,人们开始深刻思考生命的意义,感慨生命的脆弱。
这一切反映在艺术上,就是艺术家开始给各种物品赋予具体的象征含义,颇有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骷髅。
▲ 《大使们》
回到《大使们》这幅画,在画面的左上角,有一座基督受难像,所有的一切都在基督的注视下发生——只有神可以战胜死亡,而你我皆凡人。
听起来很丧。既然战胜不了,那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
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不是让你对生命的有限产生焦虑,反而是在知道了生命的长度后去拓展它的宽度,把有限化为无限。这和兵家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有点像。
这种方式的意义在于:由于面对死亡而珍惜自己的生命,进而活出自己的价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度过”。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编剧和主角,只要是自己觉得有意义,便无憾了。
最后,我把钱德勒在《漫长的告别》中的一段话送给你:
你知道,故事的结尾并不重要,生活唯一确保我们的就是死亡。
所以我们最好不要让那结尾,夺走了故事的光芒。
<END>
— 今日互动 —
如果你的人生只剩下最后一天
你最想做什么
我没有酒
但我愿意倾听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