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音乐人的自我修养「听歌是一种修养」

时间:2022-12-26 11:49:26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大家好,音乐人的自我修养「听歌是一种修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乐评人

自我修养

爱德华·汉斯立克

前几天,一位大学老师在车上听了花粥的《盗将行》,痛苦地在微博上发了句牢骚:“这是什么狗屁不通的东西。在出租车上听见的,真是刷新难听底线”。



大学老师点评

随后花粥微博发声怼回这条微博,其粉丝开始围攻谩骂这位大学老师,其他站在老师角度的网友则回怼回去。(这...有点混乱啊)



花粥微博反击

花粥后于微博发表长文,认为一些听众不懂独立音乐的精神,希望国内音乐能容留怪异口味。



花粥微博长文部分截图

那么,站在自身经验和感情上理解、评论音乐作品有没有错呢?音乐本身一定要带给听众特定的感受么?

有一个人曾说:音乐的美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音乐只是乐音的运动形式。歌词影响了音乐的规律。

他主张音乐自律论,并认为音乐的美来自于音乐本身,与其表达的情感和内容无关。

这么奇怪的“自律论”到底如何理解?

今天,我们就跟随十九世纪后半叶以来最有代表性的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探讨一下怎样的音乐才能称作“美”,我们该如何去理解音乐之美。



“ 在谈论音乐时,我们只能形成关于音乐的概念,也只能从音乐自身来理解和欣赏音乐。”

乐评人自我修养


爱德华·汉斯立克(1825-1904)

来自奥地利的颇具世界影响力的音乐美学家。早年在布拉格和维也纳学法律和哲学,获博士学位。师从音乐家瓦茨拉夫·托马谢克,系统学习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后来成为维也纳大学音乐美学及音乐史教授,还建立了音乐科学这一门独立学科。其音乐自律论形成了西方音乐美学领域自律论与他律论两个流派并存的思想局面,激励了音乐美学的发展。

♫. ♪~♬..♩

音乐与情感


我们知道,音乐不像诗歌艺术,可以用明确的概念来陶冶思想,也不像雕塑或者绘画,可以用可见的形象让眼睛得到愉悦。因而,人们断定它的目的一定就是作用于情感。

“音乐一定和情感相关”,所谓的“和情感相关”就是音乐美学所有著作中常有的特定表达。但是,让音乐和情感相关联的联结,其本质是什么,某些音乐是如何与某些特定的情感相关联,这一切是受什么样的自然规律支配,什么样的艺术真经在决定其形式——所有这些问题都将那些坚持音乐与情感“相关”的人置于完全的黑暗之中。

只有当一个人的视力对这样的昏暗有点适应的时候,才会清楚地看到,就像目前人们所理解的,原来情感在音乐中扮演着双重的角色。



一方面,据说音乐的目的和对象就是为了激发情感——令人愉悦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被称为是音乐作品所要描述的主题内容。

这两个命题其实都一样是错误的。

严格地说,美本身没有目的,它仅仅是一个形式,虽然源于它的本质,可以用于很多的目的,但是并没有其自身之外的目的。

如果说对美的静观会让人感觉心情舒畅,这个效果和美本身是有区别的。也许我会在一位观察者的面前,放置一个美的物体,并且承诺会给他带来快乐,然而这个目的完全不会影响到物体本身的美。虽然没有引起任何情感,或者没有一个人看它,美仍然是美。换句话说,尽管美的存在会让观看者感到喜悦,但也是独立于他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本身也是没有目的,这个特殊的艺术与我们的情感联系非常密切,是一个事实,但这并不能够说明它的美学原则依赖于这个结合。


音乐之美


音乐之美,是音乐自身所特有的。之所以这样说,我们想表达的意思是,音乐之美并不依靠,也不需要从外部引入的任何主题,而是由所有的乐音组成,这些乐音是富有艺术地组合在一起的。

乐音具有令人愉快的属性,其中的巧妙协调,和音对比,飞跃而起,重又接近,力量增减,在这种自由而畅通的形式中,在我们心里展现出富有想象力的画面。



音乐的精髓在于乐音及其运动。

年轻的时候,我们也许都曾经为万花筒不断变化的色彩和形态感到喜悦。音乐也是一种万花筒,只是对音乐形式的欣赏,需要有很强的思维能力。

音乐也会产生丰富而美丽的色彩和形态,时而是让人感到清晰的对比,时而是让人几乎无法察觉的渐变。彼此之间有逻辑地相连,却总是给人全新的感受,就如同形成了一个完整而自在自足的整体,不受任何外来附加物的约束。

人们过去没有看到纯音乐中充满美,这多半应归咎于对感性事物的轻视,旧的美学体系也往往偏重道德和情感,也即黑格尔说的“理念”,而忽视感性。

每一种艺术都是从感性出发,并在自身局限中运作。所谓“情感论”忽视了这一点,轻蔑地将倾听行为推到一边,直接就进入情感中。他们说,音乐是心灵的食粮,而没有意识到听觉器官的作用。

音乐审美


音乐美学发展的最大阻碍,就是过分强调音乐对情感的影响。这种影响越是显著,人们对它越是赞扬,并视其为音乐美的证明。

但是我们看到,音乐产生的最强大的效果,主要仍在于听者产生的生理兴奋。音乐具有深刻影响神经系统的能力,这种能力与其说是源于心灵所创造的有吸引力的艺术形式,不如说是因为音乐所用的材料,受自然的恩赐,具有某种生理上的无法言说的亲和力。

音乐的物理特质使人无须思考便可享受其乐趣,没有任何其他艺术可以做到这一点。乐音的转瞬即逝,相比于其他艺术持久的效果,让我们联想到饮酒的行为。



在所有的审美欣赏中,都会必然地伴随着心理活动,而且即便是在听同一首乐曲,不同个体的心理活动也常常会有很大的差异。

在感性的易情绪化的人身上,心理活动也许会降到最小值,而对于那些高度理智的人来说,心理活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我们看来,后者的心智类型才是最为接近“黄金分割”之美。心里感到脆弱时,就会容易沉醉于音乐;但是真正的审美的聆听,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无论听什么乐曲,无论这个乐曲是什么结构,对其进行审美欣赏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为了欣赏音乐自身而倾听。一旦音乐被用来唤起特定的心境,被当作附属品或装饰品,它就不再是纯粹的音乐艺术了。音乐的自然属性常常会被误认为是其艺术之美,换句话说,部分被认为是整体,才会产生各种说不清的混乱。

♫. ♪~♬..♩

音乐自律论美学的主要观点

◆ 音乐的美既不在于情感,音乐的内容也不是情感的表现

◆ 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

◆ 音乐是自律的,音乐的音响本身便是目的与对象,他们本身便是内容

◆ 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

◆ 音乐不表现任何的概念性的事物,只表现他们自身



“音乐是人类精神的表现,它跟人类其他活动一定有联系:

同时代的诗歌与美术作品,当时的社会、文学和科学的动态,还有作者的个人经历和信念。”



“艺术有让人从世俗中解脱,唤醒其情感的力量,就像有神圣的火花将其点燃,

这是大自然本身弥足珍贵、难以估量的秘密之一。”


“音乐有主题,一种纯粹音乐的主题,

与其他艺术之美一样,都是神圣火焰中一朵充满活力的火花。”

推荐阅读

《乐评人自我修养》


作者:爱德华·汉斯立克

内容简介:

本书原名《论音乐的美》,是西方音乐美学领域的巨著。作为音乐自律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汉斯立克在书中认为“音乐之美并不依靠,也不需要从外部引入的任何主题”,而“音乐美学最主要和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将被情感侵占的统治权,重新归还到美的合法主权之下”,即音乐的美来自于音乐本身,音乐的精髓在于乐音及其运动,而音乐美的本质与其表达的情感及内容无关。

作者简介:

爱德华·汉斯立克(1825-1904)

来自奥地利的颇具世界影响力的音乐美学家。早年在布拉格和维也纳学法律和哲学,获博士学位。师从音乐家瓦茨拉夫·托马谢克,系统学习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后来成为维也纳大学音乐美学及音乐史教授,还建立了音乐科学这一门独立学科。其著作《论音乐的美》(即本书《乐评人自我修养》)围绕“音乐特有的一切规律都以其独立的美的形式为中心”等音乐自律论观点展开,形成了西方音乐美学领域自律论与他律论两个流派并存的思想局面,激励了音乐美学的发展。

-END-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