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国芭蕾风格的作文「芭蕾演员舞台妆」

时间:2022-12-28 15:17:16 来源:海外网

大家好,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国芭蕾风格的作文「芭蕾演员舞台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人民日报

芭蕾艺术是文化的综合呈现。当舞台大幕拉起时,演员的技艺水准、舞美的设计制作、剧目的叙事内涵,以及蕴含文化的审美情趣,无不反映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中国芭蕾,以数百年世界芭蕾艺术为基,以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不断生长出新的枝丫,为世界观众带来丰富的心灵感受。

积淀:技艺与修养

总有人问我,在参演的舞剧中最喜欢哪个角色、哪部作品?回答这个问题,意味着我要在每一部全身心投入的剧作、每一个立体塑造的人物中做出选择。

《天鹅湖》中的“白天鹅奥杰塔”和“黑天鹅奥黛丽”、《堂·吉诃德》中的“吉特丽”、《吉赛尔》中的“吉赛尔”和“米尔达”;《红色娘子军》中英姿飒爽的“琼花”、《林黛玉》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她们来自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气质和性格,在我的演出生涯中令人印象深刻。为塑造好这些人物形象,我揣摩人物性格、感受人物内心、领悟音乐中的情绪,同时努力挖掘并理解故事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

例如,《天鹅湖》是古典芭蕾王冠上的明珠,已有诸多经典版本珠玉在前。一人分饰两角,对舞者的技术能力和艺术涵养提出更高要求。从我的演出感受来讲,中国演员想演绎好这部作品,需要思考当时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以及为何会有这样的作品出现?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从细节处展现“白天鹅”与“黑天鹅”完全不同的心灵世界。

1980年,我最初接到“林黛玉”这个角色时便思考,如何用西方的芭蕾语汇来展现“林黛玉”?不同于《天鹅湖》——它本身便来自西方,而“林黛玉”是中国文化的经典人物,她婉约、内敛、含蓄,而芭蕾却外开、挺拔、绷紧,无论人物气质还是文化背景,“林黛玉”似乎都与芭蕾格格不入。

要塑造好“林黛玉”,就得寻找支点。在肢体语言上,我们编舞时借鉴了中国戏曲、民族民间舞的手眼身法。塑造人物形象时,我不断揣摩原著,尽力体现角色的“魂”。此外,还需一个形象示范,以展现角色的“形”。多番研究后,我锁定越剧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象,以此为基点进行芭蕾表达的再创作。芭蕾版的“林黛玉”柔中有刚,不仅走进观众的内心,还得到红学家的认可。

优秀的芭蕾舞者需要勤学苦练的技术支撑和不断积淀的艺术修养。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一个深邃的世界,只有不断深入其中,才能体悟其中奥秘;只有不断汲取知识,融合技与艺,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融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舞剧《鱼美人》1959年首演于北京,5年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问世,成为中国芭蕾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提炼现实生活中丰富的造型动作,融入劳动人民健康开朗、意气风发的情感,创造出独具中国韵味的芭蕾语汇,半个多世纪来薪火相传、久演不衰。

1981年,舞剧《林黛玉》第四幕“黛玉之死”率先公演,走出国门后广受好评,给我们进一步探索中国芭蕾的民族化创新带来很大鼓舞。

经过一代代创作者的努力,芭蕾艺术在中国经历了本土化、民族化的创新发展,为世界观众所承认、欣赏。无论是我1982年去巴黎歌剧院学习,还是中央芭蕾舞团(以下简称“中芭”)1986年首次访美,外国同行和观众都惊叹不已:中国芭蕾竟然有这么高的水平!《鱼美人》在美国受到极大欢迎,这部舞剧以完全不同于西方经典芭蕾的故事和服化道设计,为外国观众带来新鲜的审美观感。

芭蕾艺术源于西方,外国观众天然与之亲近,中国芭蕾承载着让东方文化走进西方观众视野的使命。中芭第一任团长戴爱莲常说,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国芭蕾的独特风格,展现中国人的精气神儿,这种民族自豪感比任何奖牌都更具荣耀。随着阅历增长、国际交流次数增多,我愈发理解中国芭蕾对外呈现民族文化和形象的重要性,也愈发深刻感受到肩上的担子——中国芭蕾要走出去,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017年,中芭携《鹤魂》《天黑请闭眼》《黄河》等多部作品选段赴德国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德国《世界报》这样说:“一台晚会浓缩了一个国家的力量与优雅。”演出落幕时,掌声与喝彩声如潮水般涌来,演员们谢幕十几次依然不能平复观众的激动之情、难舍之意。萨尔国际音乐节总监罗伯特·莱奥纳尔迪评价道:“剧目之精彩、演出之精妙,给人以心灵的共振,就像在浏览中国芭蕾的发展简史……芭蕾艺术的未来在中国!”

发展:经典、民族与时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半个多世纪以前,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打破了人们以“天鹅舞裙”定义芭蕾的固有印象,丰富并改变了世界对芭蕾艺术,尤其是中国芭蕾的认知。今天,已经步入世界一流方阵的中国芭蕾如何更好地展现中国风尚和人文情怀?如何不负我们这代芭蕾人的使命?

当前,中芭在传承古典、创新民族、开拓现当代三方面齐头并进,不仅要演好经典,立住芭蕾艺术的根基,还要继续发掘中华民族美学风格,加强中国原创作品的创作,尤其是展现当下中国时代精神的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并非只是用西方人懂得的方式完成一部中国艺术作品,还必须从中国文化内核出发,既让中国人看得懂、有共鸣,又超越国别和文化,体现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

近年来,中芭连续推出众多独具特色的原创剧目:由世界经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改编的《过年》,展现中国的“年文化”;舞剧《花一样开放》演绎了乡村志愿者赴苗乡开展脱贫攻坚的故事;舞剧《鹤魂》讲述了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为救丹顶鹤献出生命的故事,颂扬一代青年人无私奉献的品质;舞剧《敦煌》深情礼赞一代代守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敦煌人,呈现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创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留下来。中国芭蕾作品不仅要留下来,还要让后人通过这些作品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因此,我将创作目光更多放在当下,回应时代需求,探索如何用国际语汇表达当代中国人的人文思考与精神情感。

舞剧《敦煌》的创作便源自于此。几年前,我听到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提案,便决心要去敦煌,看看中国芭蕾能为守护敦煌做些什么。剧团曾数次前往敦煌采风,主创团队更是在敦煌深入生活3个多月,被一个个扎根大漠、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触动,有感而发地进行创作。舞剧《敦煌》以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等敦煌文物保护工作者为原型,展现了敦煌文化的璀璨恢弘,讲述了一代代敦煌人的坚守与奉献,将芭蕾人心中的感动传递给观众,让更多人关注敦煌,关心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文化与芭蕾艺术相逢至今,已经碰撞出灿烂的火花。中国芭蕾融合了东西方艺术基因,在世界通用的芭蕾语汇基础上,增添东方韵味,呈现山水意境,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元素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芭蕾大师的作品之中。然而,我心中对中国芭蕾有着更宏大的憧憬,希望能有更多常演常新、经久不衰的中国芭蕾原创作品,更希望这些作品能走得更久更远,有更多外国剧团来排演中国芭蕾作品。

我们期待着……

(作者为中国芭蕾表演艺术家、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 英,王迪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20日 17 版)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