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收藏:老年书画家作品确实包含财富,只是财富是属于经营者的
大家好,扑灰年画图片「高密夏庄扑灰年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密扑灰年画是民间年画艺术的一种,它以独特的艺术源流,独特的制作工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众多年画中独树一帜,绝无仅有。
高密扑灰年画起源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据说它的始创者是高密北乡公婆庙村(今夏庄镇东风村)的一户王姓人家。这家人从外地迁徙而来,迫于生计,便临摹一些张贴画和庙宇壁画摆摊出售,慢慢掌握了一些技艺,又不断探索,土法上马,把随处可得的柳树枝烧成炭棒当画笔,把咸菜疙瘩刻成印章、印花模具。自此,带着农村土味,带着农民的传统习俗,带着永不磨灭的“扑灰”印记的扑灰年画诞生了。
早期的扑灰年画大都以神像、墨屏花卉为主。到明代中叶,墨屏花卉已作为定型作品畅销于市。清乾隆到咸丰年间,扑灰年画步入成熟和兴盛期。乾隆十五年(1750年),公婆庙村王氏开始收徒授艺,先收本村张氏的四个儿子为徒。张氏兄弟学成后自开作坊作画出售,题材有所创新,扩大了扑灰年画的影响。乾隆末年,李家庄、赵家圈、杜家官庄的一些人分别来到公婆庙拜张氏兄弟为师学艺,他们艺满归里,也开办作坊,并授徒。一时,扑灰年画艺人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嘉庆年间,高密扑灰年画开始使用画印结合的新技术。当时,曾在天津杨柳青画店刻板的胡殿邦(胡三),来到了李家庄,投入胡玉显门下。他将杨柳青木版年画技法揉进扑灰年画制作,他刻版印线稿,再以手绘完成画面,使每幅画都可以在短期内实现批量生产,大大提高了效率。
高密北乡一带不断有新作坊开业,逐渐形成规模生产,引来大批外地画商,商家争相贩运,使扑灰年画由近及远,逐渐销往全国各地,声名远播,成为全国著名的年画品种之一。为了保持扑灰年画畅销不衰,艺人们不断拓展题材领域,并参照其它画的各种技法加以改进,灵活运用。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创作竞争中,艺人们在题材技法方面各有侧重专长,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在大的方面形成两个流派:一派以墨画墨屏为主,其画面典雅,素淡稳重,人们称之为“老抹画子”;另一派是“大红大绿”派。他们借鉴杨柳青木版年画和其它木版年画对色彩的运用技艺,以大红大绿来点染画面,以色代墨,追求画面艳丽红火,对比强烈。
由于名家辈出,工艺改进,品种增多,市场繁荣,道光年间扑灰年画进入鼎盛期。当时,胡相林与赵宗贵、张维先都很有名。据说张维先爱听戏,他把很多戏剧中的人物搬上了扑灰年画。如《孔明招亲》、《黄鹤楼》、《三娘教子》等。甄家屯有个李洪喜,据传《历代帝王图》是他创作的,现在这幅名画收藏在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这些技艺精湛的艺人们不断认真研究探讨人们的心理追求和审美情趣,着重围绕展现幸福美满、长寿如意、山水名川等进行创作,使扑灰年画出现了空前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扑灰年画制作是根据作者所构思的题材内容,打好腹稿后,先用柳枝烧制成的炭条勾出轮廓,即粉稿,然后扑抹在另外的白纸上,就叫作“扑抹”。这是扑灰年画的第一道工序,如此可以扑抹数张画稿。如再增加数量,可以在扑好的一张画稿上再用柳枝炭条描一遍,重扑。成双成对的扑灰年画也是这样制成的。制作扑灰年画的第二道程序是“手绘”。“扑抹”是基础,“手绘”是关键。“手绘”复杂得多,主要包括“大刷狂涂”、“细心巧画”、“描子勾拉”、“粉脸”、“涮手”、“赋彩”、“开眉眼”、“勾线”、“涮花”、“磕咸菜花”、“描金”、“涂明油”等步骤。有一段顺口溜,大体可以反映扑灰年画的“手绘”制作艺术:“涮涮涮,一溜栽花,大刷狂涂,描子勾拉。细心粉脸,眉眼巧画,待要好看,咸菜磕花。”
说的是:(一)在扑灰年画作坊的画工,都要求是作画效率高的能手,动作熟练,干净利落,整套工序都要一人在短时间内完成,据说最高定额每人每天须完成70张“抹画子”。(二)“涮”和“描”是两种相辅相成的“手绘”技法。大刷笔一般用于快速洒脱地涂抹那种带“大写意”性质的部分,如《仙女散花》中仙女的披肩、衣裙、头发等都可以几笔涮下,“狂涂”即成。“描”是用小笔进行精细描画,如对人物的手臂手指、容颜表情都要细绘出来。(三)扑灰年画中的人物多都有洁白的“粉脸”。“粉脸”是先把人物脸部粉白,然后勾画出五官,再赋彩着色,涂上明油。看上去富有弹性,透明细嫩,有肉质感。这是其它年画制作中所没有的“绝活”。(四)“咸菜磕花”也是扑灰年画画师们独创的,很简单也很土气,但土气中透着美感。画师们用萝卜咸菜刻成花卉图案印模,蘸着颜色往人物服饰上磕印。《踢毽子》画面中的少女穿的夹袄上,那些团形的彩色小花就是这样磕上去的。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画师们不断深入研究探讨,还研制出一些独特而实用的画具,如“鸳鸯笔”、“排线笔”等,使用起来即省时省工,又可产生美妙效果。
综观扑灰年画不同发展时期的艺术风格,可以看出,早期的扑灰年画,由于受庙宇壁画的影响较深,一般工多意少,风格粗犷,除人物的手部、眉眼细绘外,其它部位皆快速涂抹,以水墨为主,显得古朴典雅,被人们称为“颜色黑乎乎的老抹画子”。乾隆以后的扑灰年画,以色代墨,色彩艳丽,形象追求动感,线条显示豪放,人物面部多为胖耳大腮,丰润中不失俊秀,肥硕中尽显福态,改变了“老抹画子”那种黑乎乎的直感,形成了一种新的格调。
扑灰年画多采用全开纸作画,以大见长,常见的有“大挂子”、“大横披”、“四条屏”、“八条屏”等。从构图上看,往往采取宁简勿繁的手法,除了花卉条屏、人物画注意突出人物形象的高大丰满外,少用背景甚至省略背景,让人物占满画面空间,形成二度空间透视的平面构图,极具醒目效果。即是表现故事的浩大场面,也只选取某个重点场景,画龙点睛,只画出重点的一部分,至于“相关的那些事”或“千军万马”的气韵,则留给欣赏者自己去联想、体味。像《长板坡》,作者仅画了赵云挥舞宝剑的形象,其他人物场景一概舍去。这种表现手法,实际上与京剧表演艺术中的简约,国画艺术中的意到笔不到方法相吻合。
扑灰年画题材广泛,山川流水、鱼鸟花卉、神话故事、戏曲人物、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皆可入画,只要是满足人们追求吉祥喜庆、和睦幸福心理的画都能畅销。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的扑灰年画品种已多达150多种,走进展室或市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1991年,中央电视台拍摄《高密扑灰年画——中国一绝》专题片,将这唯一的奇特画种搬上银幕,令观众大饱眼福,反响非常强烈。2007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中国(山东高密)扑灰年画研讨会在我市举行,来自全国的十几名民艺专家对扑灰年画的传承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不久前,我市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扑灰年画之乡”,并设立了扑灰年画保护基地。长期以来,前来参观、学习、购画者络绎不绝。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民间艺人队伍日益壮大,艺术水平不断提高,扑灰年画制作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内容来自锐不可当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