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于希宁玉兰图
大家好,中国的美女 为何越来越不美了 「中国的美女 为何越来越不美了 」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网传毕加索极推崇中国书画。1956年,他对到访的张大千先生说:“我真不明白,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到巴黎来学习艺术?……如果把东西方绘画比作一块精美的面包,那么,西方的不过是面包的碎屑罢了……假如生活在中国,我一定是个书法家,而不是画家。”
“配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的,第一是你们中国人;其次是日本人,而日本的艺术又源自中国;第三是非洲人。除此之外,白人根本就没有艺术”——在如此艺术文化氛围中代代熏陶至今的中国美女,宽衣解带,梳妆打扮后,照理说应该是世界上最美的,可为何越来越不美了呢?
美女的“美”,首先体现在外貌和仪态,即其外观的表象和形式符合“和谐”与“活泼”的美感基本法则。
仅从外观的表象和形式着眼,不涉内涵,“美感”从一开始,就是具有公共价值的群体性公共体验。自以为身材很美、眼睛很美、嘴唇很美、皮肤很美、耳环很美、项链很美……对镜子自我陶醉一番,心满意足了,就以为出门后的自己很美了,是我们对美感的最大误解。
美感是具有公共价值的群体性公共体验。这“公共”的范围有多大?认为“女为悦己者容”,爱人觉得美,自己就美了;或范围扩大些,家人、亲朋、邻里、街坊、同事都觉得美,自己就美了;或范围再大些,网上的千、万粉丝都觉得美,自己就美了——这都是很狭隘的美感认识。
尽管对美女的外貌和仪态的美感,因人际圈子、同龄群体、职业群体、地域、民族、国别等的不同,约定俗成了差异化异彩纷呈的表象和形式,相应形成了姿态万千的标准与评判,但实际上,她从一开始,就遵循人类演化的共同规律发展;其针对的表象和形式、标准与评判,演变至今,至少在一国范围内,能解析出共同认定的价值感、情感内涵。
见微知著,由点及面。了解下中国女子的发髻、头饰的演变,能把握些其中规律性的认识。
自秦朝开始,“九鬟仙髻”在贵族女子中盛行。“九鬟”指环环相扣,以环多为贵。
秦汉妇女发髻式样的名称,数十种之多,其中有凌云髻、垂云髻、迎春髻、神仙髻、望仙鬟髻、参鸾髻、瑶台髻……魏晋南北朝时期比较著名的是灵蛇鬓、飞天鬓、云鬓等。
唐朝的美女,不仅以胖为美,还以高为美,所以女子流行梳“高髻”。诗人陆龟蒙作诗说:“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意思是:城中女子的发髻都尺许高,不只俺把头发竖起来像筒子楼啊!诗鬼李贺描写得更夸张,“金翅峨髻愁暮云”,意指发髻像山那样巍峨高耸,把傍晚的云彩都遮挡得愁哭了。
梦回唐朝:万国来拜的长安,满大街摩肩擦踵、来来往往身高一米五、六的美女,加三十多厘米的“高髻”,个顶个儿一米九以上,平均超过当下我们中国女篮、女排的姑娘们,这让今天的米、澳、塞、巴等国的篮、排球教练和队员们望见了得多绝望!
宋、明基本延续了晚唐、五代的高髻。直到清朝,才流行起“一字头”,即头顶一根两端略向下弯曲的粗黑棒子,再在上面插簪饰。据说是受了汉族发髻“如意缕”的影响。而“如意”,有性学专家认为,其形状来源,与男性的某重要器官有关。
综上概述,中国古代美女发髻样式中,一向透着“与天相交,得道升仙”的终极祈望。其参照最多的美感表象和形式是“云”,所以常被形容为“云髻雾鬟”。其它的,“春”由鲜花、芝草体现;“鸾”,指神鸟,后来演化为凤凰;“蛇”,是龙的雏形。
民国以前,这些都具有极贵重的价值。仅靠头发左缠右绕、结环编辫,以及掺假发、装垫衬不够用,贵妇人们更把金、银、珠、玉等找工匠打制成各种簪、钗、钿、冠插戴在头上,以求更高贵,更美感。
中国历代美女谁最美?自然是宫里的皇后娘娘。她们戴的凤冠,不仅云山雾罩、江河横流,宫宇楼阁高耸,凤、鸾神鸟集结,奇花异草扎堆,还镶嵌珍珠、翡翠、珠玉等,如日、月、星辰昼夜不息地当空照耀。
皇帝是天子,皇后是上天的儿媳妇。日、月、星辰等虽然贵为神灵,受世人顶礼膜拜,但它们都是上天的“小弟”,所以被用来拱卫、衬托上天的儿子、儿媳妇正匹配。
除了“龙”不敢僭越,世人心目中最贵重的表象和形式,都戴给皇后娘娘,以抬高她们的美感了。若不是因为头小,凤冠太沉挺不住,上不设限,她们能把真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宫宇楼阁,顶上。
关键在于,这样的云髻雾鬟加凤冠,除了很“自私”地抬娘娘,借此拔皇帝,有“公共价值”吗?答案是“真的有”!其“公共价值”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母仪天下”。
也就是说,皇后娘娘的高髻加凤冠,能起到“聚合”天下臣民的作用。自她以下,各级贵妇人的高髻加珠冠,能聚合她们各自的家人、亲朋、仆役、属地的百姓等——她们再遥相拱卫皇后娘娘,就聚合天下臣民了。
有这么神奇吗?答案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天敬祖,顶礼膜拜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奇花异草等,赋予它们高高在上的价值。因为它们是人们长期赖以生存、祈福消灾的对象。除了敬畏,人们普遍对它们怀着感恩戴德的真情。从它们中提纯出的表象和形式,能激起人们内心中的相应价值感、情感,并生成美感和崇敬感。
民女不能高髻加冠吗?有陆龟蒙和李贺的诗为证,高髻在城市大约较普遍。不过自称“妾”的,必是大户人家的美女。平头百姓家的都自称“民女”、“民妇”、“小女子”等。
至于凤冠,只有皇后娘娘能戴;珠冠,根据贵妇的身份、等级,尺寸、材质、饰物、工艺等,都有官方限定。谁想比皇后娘娘戴得更贵、更美,那定是恨极了夫君花心,想拖累他满门抄斩了。
另外,美女的头发柔顺,古代又没有今天的定型发胶、发蜡、发泥,和冷、热烫的工具、工艺等,美女想把头发拔高自然极不容易。她们往头发里塞假发、填垫衬、支撑子,一是耗时间,二是费人工,三是损材料,四是对美发的工艺、技术、造型等要求很高。
凤冠、珠冠更难。无论金、银、珠、玉的构图、造型、混搭,还是其镂空、拼接、镶嵌、串连等,务必在一尺立方的空间、头能挺住的重量范围内,尽可能装入无限多贵重饰物。这对美工、雕刻、冶金、化工、铸模等工艺、技术、美学的要求永无止境——制作一顶凤冠的技艺要求,能与当下制造一台世界最先进的光刻机媲美。
高髻加冠,必须相当高的综合技艺水平支撑才能实现,而且只有富贵人家的美女才能拥有。民女找根木棒把头发撑一尺高,塞几个圆环套出峰峦叠嶂、祥云缭绕的造型,再省出些面粉熬成浆糊固定住,到田间干活——锄头抡起来还没落下,高髻先“啪”的砸脸上了。
高髻加冠只是表象和形式,如何做到,才蕴含无尽的人工、巧思,以及二者与假发、撑子、垫子、金、银、珠、玉等客观物质深入交融的体验和经验。后者演化出今日化工、冶金、机械、工艺等专业及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创造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但这些是发艺师、工匠们的事,皇后娘娘、贵妇不在乎。她们只念叨更美更美更美些,再高再高再高些,苛求头顶的高髻加冠比前代皇后的、别家贵妇的贵贵贵贵最贵些……
每一代的综合技艺水平通常略有发展,高髻加冠在其高度、繁缛、尺寸、重量等的极致限定下,越来越极端地精细、精致、精巧、精妙,搜天刮地地推陈出新。
这就如在美女头顶上绘画、写意、雕塑、镂刻、谱曲、书法,以艺术的真我与执着,呈现出融汇古今、贯通天地、天人合一的美感风格。自皇后娘娘及其以下贵妇,她们头顶的或典雅、或华贵、或优雅、或绮丽、或自然、或清奇、或超诣、或飘逸、或冲淡、或旷达……总体上要么偏“和谐”,要么偏“活泼”,要么二者参半,要么二者皆淡。
民女顶多插根铜钗、骨簪,篦、钿梳拢,或挽个发髻,编辫子盘头上,再插几朵野花,价值感较低,却不失情趣,显得更质朴、疏野、洗练、天然些。
如此,高下立分,贵贱迥别。再加上烘托皇后娘娘、贵妇的远不止高髻加冠。她们的华服、首饰、妆容、鞋履、指套、仪仗等,从眼睫毛到裙摆后十数米至三里地不等,无不被日、月、星辰、云山雾罩、鸟语花香的表象和形式簇拥着。不用言语,打眼望见,就知道是上天的儿媳妇,或远房亲戚的大姨妈下凡了。
正因为有“母仪天下”的公共价值,其表象和形式又蕴含着普遍的公共情感,能引发臣民的美感共鸣,令臣民由衷滋生崇敬感,“高髻加冠”才延续近两千年,潜移默化入我们中国人的骨子里,与肚脐眼及其下相连。
但这类表象和形式包藏着欺神骗鬼、瞒天过海的“恶趣味”。说它“骗”,因为日、月、星辰,天地云雨、山川河流、奇花异草、凤鸾和鸣本属于所有人,却被用来烘托得一小撮人高高在上。它们极具价值感、情感以及美感风格的表象和形式是发艺师、工匠们穷尽心力创造的,也被用来衬托得这一小撮人高高在上。
说它“恶”,因为它撑住一小撮人的“神龙架”,把一代又一代人压制得不自由、特悲凉。祖祖辈辈煎熬、困苦地活着,还感恩戴德、涕泪俱下地三拜九叩,为压榨自己和家人的上天的“儿媳妇”梳“高髻”,磨“凤冠”。
说它“趣”,因为若没有它“母仪天下”的魔力,人们就没有精气神、主心骨,聚不起来,形不成合力,无法战胜其它物种和自然伟力,创造价值,发展情感,提升美感,崇仰神灵,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直至如今唤醒人文。
“高髻加冠”的欺骗性、邪恶性,从古至今,一直有仁人志士揭露、批判、反抗,越往后越激烈。
思想理论界,无神论、民本说一脉贯之;文艺创作界,南宋李嵩画了副《骷髅幻戏图》吓唬它,明末朱耷画了只丑鸟冲它翻白眼,清初曹雪芹写了部《红楼梦》诅咒它……尽管他们因此把学术、美学一再推高至新境界,但都没有参破其“趣味性”,将其欺骗性、邪恶性一举清除。
更具戏剧性的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伟人领导中国人民把“高髻加冠”打翻在地,踩入泥土里,再半个世纪后的当下,中国的美女都纷纷迷乱,辨不清美、丑,体验不到美感了。
其主要表现是“美”在当下中国,已成为极奢侈的东西:她们一是对美的概念和对象认知错乱;二是美感缺失;三是不懂怎么欣赏美;四是不知道怎么提升自己的美感素养;五是无意促进别人的美感素养……
为什么这样?我们偶尔看影视剧,里面的大将军、小公主穿越到现代,瞅见电视机里的皇后娘娘,条件反射似的便屈身跪拜,诚惶诚恐。难道是因为他们见到了自己在前世由衷敬畏、感恩戴德、叩拜习惯了的“主子”吗?不是。他们瞅见的只是演员妆扮的“皇后娘娘”的表象和形式。
如今,我们还以日、月、星辰,天地云雨、山川河流、奇花异草、凤鸾和鸣等的“实体”为神灵,认为它们高高在上吗?还因之产生价值感、情感、美感以及崇敬感吗?
价值还有,但只是满足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服务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价值。相应情感,好比我们与下属的,能把它们当朋友,平等地欣赏并喜欢就不错。有用时挖骨敲髓、抽筋剔骨,没用时晾在一边;惹我们不痛快了,迎头啐在脸上,一脚踹三个骨碌,像呵斥、打骂奴才似的。
“实体”如此,它们的表象和形式,对于我们只剩装饰的价值。人人可穿龙袍、插凤钗、描日月,如此到国际T台上溜一圈,还超时尚,其塔尖、峰层人士专有的价值属性也已丧失。
“公共价值”不再,情感内涵中空,美感徒有其表,崇敬感荡然无存。自个儿穿龙袍、插凤钗、描日月以为是人上人了,普罗大众看在眼里,只当在演戏。更有人看了心想,这是扮小丑吗?不像啊,难到从精神病院跑出来的?怎么还这么多粉丝追捧,像膜拜王母娘娘似的?
传统最高、大、上的价值表象和形式都下凡了,基于“公共价值”的“公共情感”还有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公共美感”又去哪儿了?“崇敬感”呢?
传统人文被一杆子打倒,踩进泥土,价值感、情感、美感针对的对象骤然出现巨大真空,人们一下子无所适从了。
近三、四十年,欧、美、日、韩既而世界各国的价值对象、情感对象、美感对象的表象和形式趁机涌入,人们在其中惝恍迷离、惊奇赞叹:吃的、穿的、喝的、住的、用的、行的,原来可以那么“美”啊!连蹲屁股、冲屎尿的马桶都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像“父”和“母”在天堂里每天拉、撒使用的。
如今,我们中国人的自信心站起来了,可脑子还乱哄哄的。很多文化精英不再哈欧、哈美、哈日、哈韩了,但转身便掉入传统文化的故纸堆里,患癔症似地试图从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紫禁城、金瓶梅中挖掘出“美”来。
上下五千年,纵横五千里,老祖宗留下的表象和形式比汪洋大海还日、月、星辰。这些人将其中的衣冠服饰、雕梁画栋、三拜九叩、偷叔扒灰、盗墓吹灯拣好看的,刷新漆搬到荧屏上、场馆里、铜版纸、广告牌、聚光灯下,就足以吸住万、千粉丝,赚得盆满钵满,享受霓虹时光了。
可是细想,即使我们穿着古迪香,吃着鹅鱼松,喝着拉人X,住在府苑宫,开着宾迈劳,让我们倍增面子,极具荣耀,感到价值的,是“母仪天下”,或曰“天下为公”的“公共价值”吗?我们对之怀着既敬畏,又感恩戴德的情感吗?我们从中体验到别具风格的美感了吗?
说到底,我们只是自我陶醉在表象和形式里,金钱和物质吊起了我们的价值感。由此生成的情感和美感,仿佛梦境一样,总感觉轻飘飘、空荡荡的不真实。
基于价值感、情感,生成美感、崇敬感。内涵不论,美感对象首先是具有风格的表象和形式。
千、万年来,日、月、星辰,天地云雨、山川河流等一直具有高高在上的“公共价值”,人们对其表象和形式会发生价值感、情感、美感、崇高感。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其“公共价值”如抛物线,后半段持续滑落,直到民国之后断崖式落地。
不过,历代仁人志士一直从它们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表象和形式中,提纯出更共性、更抽象、更深刻的表象和形式,并灌注自己的价值感、情感、美感和崇高感等,使之浓缩巨大的精神力量,更具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
中国书法即是这样一类艺术形式。书法家仅用墨色线条,在宣纸上提按转扫、轻重缓急、浓淡枯干、正斜倚托等,就能创作出传情达意、风格独具的艺术作品。
所有点、横、竖、撇、折、捺、勾、挑,都脱胎于日、月、星辰,天地云雨、山川河流等的表象和形式,却毫无它们的具象。观者则从中不仅能品味日月轮回、时空流转、烟雨蒙蒙、山川灵秀,还能体味到创作者的悲欢愉佚、喜怒窘穷、怨恨思慕,体察出其价值倾向。
也就是说,天地时空、日月星辰等客观物体的“公共价值”转化为人的精神价值,蕴含在风格化的美感表象和形式中。如今,前者对象的“公共价值”沦为平庸,已唤不醒人们的情感、美感、崇高感等,后者自我的“公共价值”,却辉如日月,灿若繁星。
还有一类表象和形式,比如像章上伟人、总理、总司令的头像,哪怕隔得稍远,只看到轮廓,也能令我们心生情感、美感、崇敬感。
具有精神力量的表象和形式,即使一段线条,一个轮廓,一抹色彩……也能震撼人心,激发美感。这类表象和形式,若能品出其精神,形成体验,融会贯通化为己用,无论应用在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广告宣传,还是文艺创作中,都会对社会进步产生推动作用——当下中国的美女,若是一个身影的轮廓都能令人品到风格,心生崇敬,还用得着把日月画脸上、星光贴屁股吗!
反之,云山雾罩,纤毫毕现,数米长的巨幅绘画作品,从中任意挑出一段线条、一个轮廓、一抹色彩,若品不到功力,见不到精神,也毫无艺术价值——当下中国的美女,即使把汇丰银行、华清宫穿身上,纽约、巴黎坠项链上,罗马帝国、大清朝挎胳膊上,又何美可言!
1995年,乔布斯接受采访时这样评价微软:“微软唯一的问题是他们没有品位,他们是一点品位都没有……他们缺乏创意性的想法,也没有给产品注入太多的文化。”
“你会问:为什么文化的加入很重要?举个例子,比例字体的设计来自于字体设置和精美书籍,人们是通过它们获得灵感的。”
“我生气的是他们做的都是三流产品,他们的产品没有灵魂,他们的产品没有一点启发性,非常的普通。更令人难过的是他们的顾客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想要让大家不断进步发展的方法,是做到最好,让每个人都可以用到最好的产品,这样每个人都能不断地成长进步,学会欣赏更美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微软就好像是麦当劳一样,这才是让我难过的地方。”
我们应该比乔布斯的“更令人难过”还更难过。因为中国至今没出现乔布斯和苹果式公司的苗头;中国在用的绝大多数电脑装Win系统,用它们的“顾客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当下中国的美女多被宫斗剧、甜宠剧、古惑剧误导,半门心思向往被皇阿玛、霸道总裁、铜锣湾大哥宠着,半门心思被大房子、好车子、名牌子、钞票子钓住,品位直线下降,越来越不美了。
高髻加冠已倒,皇后娘娘魂散。好莱坞、维多利亚、哈哇伊的品位还不及中国的宋朝。中国美女的价值对象、情感对象、美感对象的表象和形式,需要当下的中国人一起全新创造——解密情感,提升美感,关注“亿舟一学”,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