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收藏:老年书画家作品确实包含财富,只是财富是属于经营者的
大家好,宋代是中国诗歌艺术的巅峰时期「下列词句中属于北宋作家创作的有」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味新知 第179期
/栏目主理人/ 邵圣懿
本栏目由三味工作室承制出品
本期导读:
宋代崇文抑武,封建王朝艺术高峰
元蒙轻视南人,市井发展元曲元杂剧
明朝落笔成文,清朝闭关锁国
— 配合本期节目阅读文章 —
01 崇文抑武 艺术高峰
一本书读懂中华文化,继续讲李泽厚先生这本《美的历程》。
书接上回,今天咱们首先进入宋朝。说起宋代,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标签就是“弱宋”,因为大宋政权两次被北方游牧民族灭国,所以从军事上来说它是“弱宋”确实也没啥毛病。不过这里面有很多历史的必然性,比如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从军阀割据时代搏杀出来的,为了维护江山永固,崇文抑武,“杯酒释兵权”都是当时的合理选择;比如宋朝开国的疆土很要命,北方无险可守,国内又没有地方产马,等等……今天就不过度展开了。但就是这么一个军事实力很弱的宋朝,却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里文化艺术的高峰。
正是因为赵宋政权崇文抑武,讲究“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导致终宋一代重要的社会特征就是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壮大,这就造成文化艺术有两片土壤,一片在宫墙之内,一片在宫墙之外的文人阶层里。这两种文艺作品风格不同,但是又形成了互补。
比如拿绘画来说,宋代就有院体画和文人画之分,院体画是属于宫廷画院的,文人画是属于士大夫阶层的。风格上,院体画更注重写实,它需要的是为统治阶层服务的精准刻画,不管是画山水、画人物还是花鸟虫鱼,都是这样。比如皇帝们的人像画,这是宫廷画院的重要任务,那肯定是要逼真最重要嘛;画山水,也追求细致入微的高度还原。比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王希孟本人就是宫廷画师;又比如《清明上河图》,把当时东京汴梁的市井生活,方方面面、无数细节都做了高度写实的还原,作者张择端也在皇家画院待过。甚至有一种历史猜测,认为《清明上河图》就是当时张择端去应试皇家画院的命题作品。说到命题作品,这是宋徽宗最爱干的事。
《清明上河图》(局部)
02 院体写实 文人意境
大家都知道,宋徽宗是一个书画造诣极高的皇帝。在我看来,中国历代封建帝王,能跟他在文化品位上有一拼的恐怕只有南唐后主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俩人都是诗词书画俱佳。不过这两位皇帝技能点大概都点在文化艺术上了,治国都不太灵。尤其是宋徽宗赵佶,靖康之耻,连带着儿子宋钦宗一起被金国抓了,全家一锅端,直接导致了北宋灭国。所以后来元代著名的丞相脱脱评价宋徽宗,说他是“诸事皆能,唯独不能为君。”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
正是由于宋徽宗对艺术极为热爱,不仅大力支持皇家画院,还经常亲自出题,让应试画院的考生用绘画来表现诗词,比方说“踏花归来马蹄香”,一句诗怎么用绘画去展现?这是来自九百年前宋徽宗题库的真题啊。说了那么多,实际上是为了介绍院体画的核心风格就是写实。
另外再补充一点,刚才提到的《千里江山图》长度7米多、《清明上河图》长度5米多,都是超长画幅的长卷画,而西方油画的长卷画就比较少见。这是因为,中国画创造性运用了“散点透视”,而西方的绘画,主要运用的是焦点透视。两者到底什么区别,打个比方:焦点透视就是你站在一个定点,用照相机咔嚓拍一张风景;而散点透视,就像是你边走边拍,在不同的地点拍很多张照片,最后拼接在一起。那显然是边走边拍,能拍到的画面信息容量更大,内容也更丰富。所以中国画正是因为这种开创性的散点透视技法,才能画出长卷画。
《千里江山图》
好,这是院体画,讲究写实。那么相对应的文人画,它的主要风格就是追求意境了。题材也有山水、花鸟,但还有一大主题就是梅兰竹菊,不过技法风格和院体画是完全不同的。就像元代的大画家倪瓒说的,“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实际上就是对文人画最好的概括。你看倪瓒倪云林自己的作品也是这样,寥寥几笔,几棵小树、一个茅亭、半支风竹,构图里一般没有人物,但总能传递出空远、寂寥的韵味。
倪瓒作品
03 蒙元打压南人 市民文艺发展
除了绘画,宋代的瓷器也是巅峰之作。相比于唐代色彩艳丽的“唐三彩”,宋代的瓷器色调单纯干净、细节润泽、趣味高雅,包括五大名窑,“南青北白”的风格,就是青色白色为主,这也体现这个时期的审美,就是追求意蕴,淡雅脱俗。
宋代的审美为什么是这样的?李泽厚先生说,“宋代文人的现实生活基本是一种满足于既得利益,希望长久保持和固定,从而将整个封建农村理想化、牧歌化的生活、心情、思绪和观念。”少了豪迈之气,而是专注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之美,把它放大,从而形成了宋代独特的审美韵味。
但是历史不断的告诉我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赵宋王朝尤其到了南宋,这种偏安一隅的思想,固然带来了高雅的审美,但是对于国家和王朝而言,不可避免的走向慢性衰落和凋亡。
最后,蒙古铁骑来了,蒙元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对于汉族知识分子的态度往往是比较苛刻的,尤其是江南文人,在元代是最受压迫的下等人。比如原来南宋国土上的遗民,基本都是分入最低的“南人”行列。这使得南方知识分子入朝为官的通道大大收窄,但是也带来一个收获,就是这些知识分子转而把精力投入文艺创作,而且事实上使得文人阶层在社会生活中向下沉——既然不能处庙堂之高,那就身居江湖之远吧。文人阶层和市民阶层逐渐靠拢、融合,产生了市民文艺的土壤。所以,元曲元杂剧大发展了。不仅受众是普罗大众,讲到主题也大都是民间故事、世俗人情。
04 明朝落笔成文 女性地位提升
再往下,到了明朝。市民文艺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伴随着明朝商人阶层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手工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达,更多人有钱有闲了,市民文艺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这个时期,首先是小说的大发展。上期我们讲过唐代寺院的“俗讲”,逐渐从传教转向讲民间故事和八卦。在宋代进一步发展为“平话”,基本上就相当于今天的脱口秀开放麦,主题都是讲故事。
那么到了明朝,这种艺术形式新的发展就是逐渐从口口相传,到了落笔成文,变成了“话本”,中国的小说就这么发展起来了。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就是明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这些服务于市民阶层的作品,风格特点是李泽厚先生说的“艺术形式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感受,高雅趣味让路于世俗的真实。”那从题材上来说,明代小说的一大特点就是相当喜欢讲市井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女性地位大大提升了,摆脱了传统封建思想当中那种男性的从属地位,所以变成了大量文艺作品当中的主角。
这些作品取材于市民阶层,服务于市井草根,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流派和风格,就是李泽厚先生定义的“浪漫主义文艺洪流”。曾经的文化艺术是属于统治阶层的,是古典正统文化,浪漫主义是元明时期全新的趋势。
那么明代同步发展起来的另一种艺术形式,是明代的木板刻画。当时版画的主题都是配合着流行的小说、戏曲的,把故事情节用版画展现。这不就是明朝的小人书、连环画嘛?包括相似的,元代青花瓷器,一大主题也是元曲元杂剧里的人物故事。所以这本书里面,这种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会让你对中国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形成一个立体的印象。
明朝木版刻画
05 闭关锁国 末世封建
接下来就进入清朝了。清代是中国封建统治走向全面衰败的一个时期,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是从文化角度来分析,保守、封闭、僵化,闭关锁国必然是一个重要原因。清代恐怕是历代封建王朝里,文字狱最厉害的一个时期,尤其是所谓的“乾隆盛世”。
我给大家念一段,“落后的少数民族总是更易接受和强制推行保守、反动的经济、政治、文化政策。在那几位所谓‘雄才大略’的君主漫长的统治时期,巩固封建小农经济、压抑商品生产、全面闭关自守的儒家正统理论,成了明确的国家指导思想。”“清代盛极一时的是全面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从文体到内容,从题材到主题,都是如此。”所以浪漫主义,就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感伤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
这种文化风潮之下的清代文艺作品,如果只能举一个例子,我一定会选《红楼梦》。文学艺术上的造诣就不展开分析了,光从主题上来说,贾府这样的风光无限的豪门贵胄,一步步走向全面衰败,结局是什么?“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不就是中国封建王朝最终命运的缩影吗?一切建立在专制王权上的繁花似锦、钟鸣鼎食最终都烟消云散。李泽厚先生说这《红楼梦》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真的恰如其分。
《美的历程》这本书写到这里就结束了,通篇是对中国数千年文化做了一个高度概括、系统性的梳理。读这本书,我们会建立起关于中华文化发展史的基本骨架和脉络。读完了如果您还有兴趣,可以更细致去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在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和发展历程,也可以补充那些书里没有讲到的历史时期,比如民国。如果不想再深入,这本《美的历程》也足够让您在说起中国文化,或者参观博物馆的时候,能说出几分见解了。
在后记当中,李泽厚先生提到了一个现象,就是“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文艺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却反而萎缩”这是否存在某种客观规律?他也提到了有的学者反对这种归纳,但他认为“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因此其中总有一种规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