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记内蒙古画家彭义华
大家好,动作描写尽显人物风采作文「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动作描写显风采
人物的动作也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这是怎么回事?
对。人物的动作行为是人物性格、思想品质的具体表现。我们平常说,要把事情写具体,主要的就是要描写好人物的动作。人物的动作写具体了,事情的过程就比较清楚;人物的动作写生动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也会鲜明突出。
来读一读下面的一段话:
小春兰眨巴眨巴大眼睛,歪着头,神秘地说:“爷爷,你把耳朵凑过来……再近点。”爷爷点点头,把耳朵凑到了小孙女的嘴边。“告诉您,爷爷,我被评为三好生啦!保密!可不能对人说呀!”爷爷一听,也像个小顽童似的,对着小春兰的耳朵,压低声音,竖起了大拇指,有点儿激动地称赞道:“了不得,爷爷祝贺你!”越说声音越大,一下子被小春兰捂住了嘴巴:“小声,小声!”他们两人都像小偷得逞(chěng)那样,窃窃地笑成一团……
你看,这段文字是写说悄悄话的,就写得很成功。一是内容具备悄悄话的特点,小春兰第一次被评上三好生,当然很高兴,她要把这个消息告诉爷爷,又怕别人知道,让爷爷保密,有一种害羞的心理,只有悄悄地说,这是符合情节实际的。二是用进了不少关于“悄悄”方面的动词,如“歪着头”“神秘地把耳朵凑过来” “凑到……嘴边”“压低声音”“捂住了嘴巴” “窃窃地笑成一团”等等。这种内容与这些动作词语的密切配合,就将祖孙二人说悄悄话的情景刻画得生动有趣,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这就是悄悄话“悄悄”说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那么,怎样对人物进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呢?
一、写人物的动作,要注意连贯性,一个动作一个动作要有次序地连续写出来。
比如下面的两段话:
1、丽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2、 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捉蝴蝶、打篮球,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参加过的。但写起来却不具体。上述两段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捉蝴蝶,打篮球的连续动作写得栩栩如生。
再读下一段话:
当摊主看到有人放慢脚步便立即招揽生意。有一位顾客挑了根又长又粗的甘蔗。摊主先将甘蔗夹在胳膊里,拿起一把专门削甘蔗皮又可以切甘蔗的多功能刀。将甘蔗长满“胡须”的一端剁了下来,然后开始削厚厚的一层皮,削皮:须,快,准。不能太过猛将果实也削下来,也不能削的不全面。当削到四五节时,摊主让顾客拿着已经削好的一段甘蔗,她拿着刀上一砍,下一顶便把一段剁了下来,接下来也像这样,先削再一砍一顶,一段段甘蔗便削好了,雪白透点黄的甘蔗放进了塑料袋,摊主拿出秤称一下,先将袋口钩在秤的弯钩上,再挪动秤砣,一直到秤砣与甘蔗平衡,就知道了这袋甘蔗的重量。
摊主的“夹、拿、剁、砍、钩、挪动”等一系列连续动作生动地表现了他的生意的熟练程度。
二、动作描写有目的,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1、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2、 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他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3、 老人的双手很灵巧。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看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
上述三段都抓住了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
例一写的是一位高度近视的老教师。通过“用衣服的下摆擦镜片”、“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匆匆地往口袋里掏”等动作的描写,写出了一个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且有点“糊涂”的老教师的特点;例二,主要抓住性格暴躁的人生气时,面部表情动作的特点来描写的。如:“气咻咻地站在门口”、“头上冒着热气”、“眉毛怒气冲冲向上挑”、“嘴向下咧着”、“肌肉纹丝不动”等,把生气时的面部表情写得生动而逼真。例三则是抓住捏泥人的动作特点,写出了一位心灵手巧的老艺人形象。
三是要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动词。
读读下列例段,看看各段中带点的词的作用,体会用词的准确。
1、 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2、 她挤进大门,把担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揽好,用膝头压着,俯下身,双手使劲勒紧草腰子,提起来,扔到院墙角落。
这段中带点的这些动词用得非常贴切。写出了一个能干、利索、有力气,干活熟练的农村姑娘的形象。
3、她看见奶奶站起来,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吃力地揭了几次,才稍稍揭开一条缝。一股浓烟从灶口冲出来,差点熏着奶奶的脸。奶奶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又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老了,不中用啰!”
这段话描写的是一位老奶奶干家务活的动作。用“揭、冲、熏、拂、摇”等动词,准确而恰当地写出了老人干活动作的特点。上述各例说明,描写人物的动作必须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才能具体形象地写出人物的动态形象。
同学们,前面,我们欣赏的都是小片段,再请大家认真读天津市红桥区郭丽颖小朋友写的《关怀》一文,感悟动作描写是如何展现事情的过程和怎样表现人物形象的。
习作
关 怀
人们都说我变了,变成一个爱劳动的好学生了。我心里很高兴。每当这时,我就想起了那件事,想起了爸爸对我的关怀。
那是三年前的端午节,按中国百姓的风俗习惯,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我们家也忙碌起来:妈妈把江米浸好,爷爷洗净红枣,爸爸洗好粽子叶,哥哥在一旁剪线绳。(用“忙碌”概括写“我们家”包粽子的事,然后具体地写出“我们家”各人“忙碌”的动作。浸江米、洗红枣、洗粽叶、剪线绳都是包粽子前的准备工作,除了“我”之外,全家动员,真是“忙碌”了。)我呢,平时在家什么也不干,这些事当然也用不着插手喽!眼看一切工作准备就绪,我就闭着眼睛想象起来,嗬,又白又细又长的江米,一定很香很香!又红又圆又大的枣儿,一定很甜很甜!我馋得直咽口水。
我家包粽子能手要数爸爸了。只见他挑了两片又宽又长的叶子,熟练地卷成喇叭形,再用小勺舀了几勺江米装进“喇叭”里,然后均匀地放上三个红枣,最后三下五除二地左一包右一裹,用线绳系紧,一个四角的大粽子就包好了。这一下,可把我这个在家什么事也不干的人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我真对爸爸佩服得五体投地!(“挑”、“卷”、“舀”、“装”、“放”、“包”、“裹”、“系”,这八个动词按包粽子的动作的先后顺序排列,使包粽子的过程具体、清楚 。这八个动词连用在一句话里,写出了爸爸动作熟练。在具体的动作描写基础上,写“我”的感受和赞叹:“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丽颖,我教你练着包吧!”爸爸叫我。 “包就包吧!其实多看看也能会。”我学着爸爸的样子,把粽叶卷成个大“喇叭’,用勺舀了几勺江米,又放上枣,然后包了起来。可粽于在我手里却不听使唤,一会儿,江米“拱”了出来,我慌忙抓起一片叶子堵上。(用“卷、舀、放、包”四个动词来写“我”包粽子的过程,与上段爸爸的动作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出洋相:“抓”和“堵”本不是包粽子的动作,但是“我”却不得不这样做)好不容易包好了,一看,可羞死人了!这是什么粽子呀?圆鼓鼓的,简直成了个大肚娃娃!你看,还有江米露在外边,好像在咧嘴笑我呢!再看桌子上,又是江米又是水……我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我偷眼瞅了瞅爸爸,他正朝我笑呢!“哼,有什么好笑的?这不是试试吗?下一个准好!”我拿起两片叶子先卷好喇叭形,这回我学乖了,只放四小勺米和两个枣,于是,粽子很快包好了。我把它放到刚才包的那个粽子旁边,得意洋洋地“欣赏”起来。(第三次写包粽子的动作,为了避免写法上跟上两次重复,所以只写有区别的内容:减少江米和枣子的数量)
“哈哈……”爸爸捧腹大笑,大家也笑得前仰后合。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呆呆地望着他们。爸爸指着我包的粽子,说:“你看看你的‘杰作’,一个是胖和尚,一个是瘦老头!”说着,又是一阵笑声。我站在桌子旁,脸上火辣辣的,心里真不知是什么滋味。
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平时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也不会干。今天,爸爸要让你锻炼锻炼,自己劳动劳动。可是你太逞能了,还没学,就嚷嚷‘会了’,这个缺点可要改啊!从小爱劳动,学习要虚心,这样你才能不断进步!……”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更不知是什么滋味了。
“来,咱们先从第一步学起!”爸爸边说,边作示范,“看,卷成喇叭形后,江米要放得不多不少,枣儿要放均匀,包的时候要麻利,看,就这样……还要注意线绳要系中间,而且要系紧,要不,煮的时候就散了!”我按照爸爸说的方法,认真去包。一次,两次……渐渐地我掌握了要领,粽子越包越好了!(第四次写包粽子的动作,不用描写手法,而通过人物语言来记叙,侧重对动作的要求作具体说明。)
晚上,我们全家人围在桌旁,品尝着粽子。我拿起自己包的粽子,解开线绳,剥去粽叶,咬上一口,啊,米真香,枣真甜!今天粽子比哪一年的都好吃!(“拿起……解开……咬上一口”动作描写细致。)
这件事虽然过去三年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今天,我被学校评为“劳动小能手”时,我多么高兴,多么想马上飞到爸爸面前,说一声:“谢谢您的关怀!”
这篇作文通过写包粽子这样一件小事,表现“爸爸对我的关怀与教育渗透在四次包粽子和一次吃粽子的动作描写中。第一次包粽子的动作描写,一连用了八个动词,表现爸爸包粽子的熟练技巧。第二次包粽子的动作描写,用了四个动词,点明“我”不会包粽子的事实。前后两次动作描写,形成的对比,暴露了“我”劳动能力差的缺点。第三次描写包粽子的动作,意在表现“我”能力差又不虚心的思想缺陷。为了避免写法上出现重复,所以这里简化了包粽子的动作描写,代之以“欣赏”自己包的粽子的神态描写。第四次包粽子的动作描写是与描写人物的语言结合在一起的。这样写,就体现出爸爸既从思想认识上又从实际的动手能力上帮助“我”。文章还描写了吃粽子的动作,这些动作的描写,表现了“我”学到本领后的喜悦心情。
好,《动作描写显风采》就讲到这里,检验一下自己学得怎样?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下面例段,想想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动作的。认真完成后面的练习。
他轻轻一跳,双手就握住了单杠,紧接着收腹、抬腿,拉臂引体、抬头挺胸,轻而易举地上了杠。他那匀称的身材,再加上这灵巧的动作,就好像凌空欲飞的雄鹰。
①这一段话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段中带点的动词具体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立刻瞪起眼睛,眉毛一根根竖起来,脸上的肌肉不停地颤动,脖子上暴起一道道青筋,像扑鼠的猫盯着我。
这里描写的是人物面部表情的动作,用了不少恰当的动词。请找出来写在下面:______。想一想,这些动词起了什么作用?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准确而恰当的动词。
我( )起一张饺子皮,笨手笨脚地往里( )着馅儿,然后把皮边儿往中间一( ),又( )了一下,再往两边一(
),捏得又扁又平,往桌上一( )。嘿,还真像老手做出来的饺子呢!
3.按下列要求练习描写人物动作。
①仔细观察妈妈炒菜的过程,把炒菜的动作具体地写下来。
通过动作描写,反映出你熟悉的人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