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于希宁玉兰图
大家好,马三立唱京剧「2019去世的相声演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荣蝶仙、李凌枫、荀慧生先生弟子赵慧秋先生于2022年4月7日因病在津去世,享年94岁。
赵慧秋自幼学戏,从师荣蝶仙先生,后来荣先生去上海发展,又将其举荐于李凌枫先生学艺,并收为入室弟子。老师们的严格要求和悉心传授,使赵慧秋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加上她的聪颖好学,进步很快,并得到荀慧生先生的赏识,拜于荀先生门下,比较全面地继承了荀派表演艺术。代表作品有《红娘》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赵慧秋开始淡出舞台,在天津艺术咨询委员会工作,但她一直心系舞台,潜心研究艺术,精心培养新人,在继承和发展荀派乃至京剧艺术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天津京剧院成立时的首批演员,赵慧秋生前曾动情地说:“当时中国大戏院在我心目中就相当于维也纳金色大厅。得知要成立天津京剧团,以中国大戏院为基地排练、演出,尽管收入比自己挑班要少许多,还是愿意加入。当时我就说,去,不挣钱我也去!”
赵慧秋为人和蔼谦虚,对于来求教的青年演员、戏迷票友,都耐心传授,同时虚心学习、借鉴,所以不论涉足什么艺术领域,她都能得到大家认可。
赵慧秋对京剧的热情告白言犹在耳:“我希望把包括荀派艺术在内的京剧传承和发展下去,来于人民还于人民,知道多少我就教多少。京剧就是我的命啊!”祝老人家一路好走!
新报记者魏孝明
赵姨爱唱大鼓《丑末寅初》
“她住3号楼,我住4号楼。我们是邻居。”退休的每日新报摄影记者魏孝明说,和赵姨至少有30年的交情了。魏孝明整理自己给老人家拍摄的照片时,泪水不住地往下掉。
除了演出照片外,魏孝明给老人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生活照,“照片里,她一颦一笑仿佛就在昨天一般。”魏孝明说,之前,老人填写非遗传承人资料时,都是由他提供的照片,“填写表格内容,她口述,我填写。”
“我们之前每周一有个聚会,几个好朋友在一起弹琴、唱歌,聚会完了就自己做饭,一定会给赵姨送去一份。”赵姨还曾经和“少马爷”马志明等人,在家里唱大鼓,“她特别喜欢唱《丑末寅初》,还对我说,别看是个小段,词和腔都特别优美。”
魏孝明曾很直白地劝过赵慧秋老人:“不能烟不离手啊,要少抽。”结果老太太无声地“抗议”了一下,反而给魏孝明送来了一条,“她很喜欢朋友、年轻人去看望她,从戏曲到人生,说个不停……以后,再也听不到了。”
天津地方史研究学者唐文权
老太太艺术特色又专又博
“赵老师太随和了,开朗、诙谐……”旅居海外的天津地方史研究学者唐文权回忆起第一次和赵慧秋老师的接触,是缘起很多年前一场天津京剧名家、名师李新庚先生从艺六十周年的纪念演出。当时,赵慧秋老师是特邀嘉宾,唐文权是演出的组织者之一。演出结束后的答谢宴,唐文权与赵慧秋等众多名家同桌,“席间她讲述梨园界的掌故、往事,尤其是当年和杨三爷(杨宝森)同台演出《游龙戏凤》,杨先生就和两个人演过这戏,一位是章遏云,还有一位就是她……”
唐文权说,席间老太太曾对青年演员大加赞赏,还鼓励他们,“好好唱戏”得知唐文权喜欢戏曲、曲艺,还轻声唱了几句京韵大鼓。
这两年,唐文权以天津戏曲、曲艺、戏剧的老艺术家为原型,创作了一大批漫画,其中就有一幅赵慧秋老师,“老太太的艺术特色是又‘专’又‘博’,我就选取的是她以京剧唱腔翻唱的《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的舞台形象。”这幅作品还题写上了老太太即兴改编的一句词:“记着我的情,记着我的爱,记着我这八十岁的老太太……”
这幅作品,在去年时通过唐文权的朋友送给赵慧秋老师,“也收到朋友转述的‘谢谢’,和赵老师亲笔签名的同一张漫画作为纪念,并答应疫情结束后亲自登门拜访赵老师,但没想到现在与老太太天人永隔,成了永久的遗憾……”
戏曲博主“戏迷知音”
记得她说“给大家热乎场子没问题”
不管是戏迷,还是曲艺迷,都知道天津戏曲名家和曲艺名家曾合作过一出《大溪皇庄》赵慧秋和马三立还“搭档”过。
这段珍贵视频的整理者是著名的戏曲博主“戏迷知音”。他介绍说,这是1989年年初,天津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协同天津市京剧团联合主办了“赵松樵舞台生活八十二周年祝贺演出”,这在天津戏曲演出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演出,“其中4月18日是最后一场演出,最后大轴的 《大溪皇庄》,特邀嘉宾就是马三立和赵慧秋。”
“戏迷知音”向新报提供了相关视频资料,“里面是赵慧秋的单弦,以及她和马三立的表演。”
每日新报独家发布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与京剧大师赵慧秋合作演出视频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荣蝶仙、李凌枫、荀慧生先生弟子赵慧秋先生于2022年4月7日因病在津去世,享年94岁。 1989年年初,天津戏曲名家和曲艺名家曾合作过一出《大溪黄庄》,赵慧秋和马三立在其中“搭档”。 这段珍贵视频的整理者是著名的戏曲博主“戏迷知音”,独家提供每日新报发布,缅怀大师。 “戏迷知音”介绍说,1989年,天津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协同天津市京剧团联合主办了“赵松樵舞台生活八十二周年祝贺演出”,这在天津戏曲演出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演出,“其中4月18日是最后一场演出,最后大轴的 《大溪皇庄》,特邀嘉宾就是马三立和赵慧秋。” 赵慧秋对京剧的热情告白言犹在耳:“我希望把包括荀派艺术在内的京剧传承和发展下去,来于人民还于人民,知道多少我就教多少。京剧就是我的命啊!” 祝老人家一路好走!
2004年,“戏迷知音”和一群热心戏曲的朋友们,在天津戏剧博物馆举办一次全国的戏迷聚会,“当我们联系赵老师时,她当即就答应了。”“戏迷知音”记得,赵慧秋老师还是自己到的天津戏剧博物馆,“我们觉得心里特别过意不去。”但没想到的是,开口说“真不好意思”的是赵慧秋老师,她的嗓音沙哑,“我最近嗓子来劲儿,说话都有点费劲,没法给大家唱了,但你们放心,我给大家热乎热乎场子,没问题。”赵慧秋老师得知这是戏迷们自己凑钱举办的聚会,老太太念叨:“演出完了就甭管我了,你们弘扬京剧,好样的。”
后来,“戏迷知音”曾上门拜访过老人,“我记录了不少她讲述的戏曲历史。”“戏迷知音”说,老人对晚生后辈知无不言,“她的艺术经历丰富,而且博学、触类旁通。”从京剧聊到评剧、大鼓、单弦。“她示范了老白玉霜和小白玉霜在《潇湘夜雨》里唱腔区别,还唱了谢派单弦。”赵慧秋老师还讲述,自己和京韵大鼓艺术家骆玉笙互相提意见,在声腔上互相提高……
“得知赵老师去世,我们都很悲痛,又失去了一位艺术大家。”
徒弟张悦
前些日子去探望她 还跟我说戏呢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花旦演员张悦,2001年拜入赵慧秋老师的门下。采访数度因为泣不成声而中断,张悦说,师父平时身体不错,在大年初六时还录了一个视频。“住院以后,我和一个师弟去看望她。”张悦问师父想吃什么,老人却高兴地给徒弟说起戏来,“说了一些《红娘》头场的各种身段要领、细节,还嘱咐我头饰要注意什么……她岁数大了,只要说起戏来,就特别高兴,而且记得特别清楚。”
“因为疫情的原因,只在师父家中设立的一个简单的灵堂寄托哀思。”张悦说,其实至今仍不太敢相信,师父已经离去……
京剧青年老生演员魏以刚
老师说戏“一针见血”
“老人家一直告诉我们青年演员想学什么,直接说。”天津京剧青年老生演员魏以刚说,“真的很爱听老太太说戏。”赵慧秋老师分析人物“一针见血”的,她解析说《游龙戏凤》中的老生,一定不能把皇帝演成流氓,“他是游玩的文人皇帝,是戏耍不是调戏。”赵慧秋嘱托魏以刚,告诉演李凤姐的演员,“不要演得出格,她应该是个情窦初开、对感情懵懵懂懂的小姑娘。”
“她对京剧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独到的见解,刻画人物也相当有深度。”魏以刚觉得,老人离世,“是中国京剧界的巨大损失。”
来源:每日新报 采写 新报记者 单炜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