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画鉴定专家
大家好,从逻辑特征看科学修辞解释的是「修辞论述的五个特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化,科学解释不再是纯粹客观性的,而在一定程度上是策略、论辩和修辞技巧的结合。伴随着模糊逻辑和语境论思想的发展,修辞性解释在区别于传统劝说方法的同时,并没有忽视科学理性精神,形成了要素域面的表征逻辑和整体角度的判定逻辑,逐步构建了有修辞学特点的科学修辞解释。
第一,总体而言,科学修辞学脱胎于语言学和新修辞学研究,其在语义表达和语用效果上带有明显的模糊性和语境性特点,这为科学修辞解释奠定了逻辑基础。
模糊逻辑是在数学的多值逻辑基础上,应用模糊集合和模糊推理,研究以语言规律为代表的模糊思维中所展现逻辑的方式。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经典的二值逻辑并不能满足实际现象描述和运算操作过程。例如,量子力学中存在本征态之间的“叠加态”,并且在更为复杂的量子测量语境中,存在不确定性原理,这些都不能依赖二值逻辑进行完整解释。扎德通过增加临界点的方式将普通集合推广到一定范围区间内的模糊集合,并使用“隶属度”函数来描述要素与集合之间的模糊关系。模糊逻辑更新了科学方法论,能够更准确和接近现实地表征认知主体的实际推理过程和方式,使从精确性到模糊性、确定性到非确定性研究成为可能,使解释语言学层面的复杂性和模糊成为可能。
科学解释过程除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外,对于如何筛选数据要素、判断对应关系的应用效果等问题,还需要语境因素的参与。首先,科学研究需要给定一个语境作为前提。例如,由于环境和工具的局限性及差异性,科学测量中必然存在误差,为此需要在回答“误差率在多少范围内实验测量有效”等问题时给出一定的语境标准。再如,同样的符号在经典物理学和量子力学中所指代的量就有所差别。其次,科学解释可以在相邻语境中产生传递。例如,牛顿发现并推导了万有引力定律后对潮汐现象作了说明,此后,欧拉和马克劳林等人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进一步解释了水平和垂直方向潮汐力作用的区别及引潮力对球体的变化等。再次,超越了解释语境则不会产生有效解释。例如,使用“外星人的帮助”来回答金字塔的建造难题,可以理解外星力量有可能建造人类当时科技水平无法构建的建筑,但这超越了我们能确信的解释范围,因此不能证明其可信度。
第二,具体来说,科学修辞解释的表征逻辑特征体现在解释要素的滤补和选取、理论的构建和表述过程中,取决于要素的真值负载性、主题相关性和语用效果性。
1.真值负载性。事实作为现象的描述语言,要判断是否描述、携带、连接了正确或真实的信息。在科学修辞解释中会产生可能的真值值域,凡是在可接受范围内有真值负载的,就是可以被接受的。这可以用于解释复杂的、反常规的科学现象。例如,科学史上旧的理论范式仍被当作是符合当时语境的、具备一定合理性和价值的解释。再者,马太效应表明,当实验或假设由知名科学家提出或支持时,它会提前获得超越其自身应有价值的信用度。例如,普朗克和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的热力学关系公式,直到半个多世纪后,奥特以及后来阿雷利的研究才使科学家们承认原公式的不完善。
2.主题相关性。对科学问题的回答必须与解释主题有明确的相关性才有意义。现象是实在之物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而事实是对现象的一种功能化描述。在修辞解释中不能将解释要素直接理解为某一现象或事实,而是强调要素与它们的这种相关性。如果解释要素直接指向了现象或事实状态,就不能进一步构建解释行为。例如,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当我们测量电子的位置时,它原本按照薛定谔波动方程演变的波函数在同一时间依据当时的概率分布进行坍缩……”这是解释。而直接回答电子通过了某一条缝,只能称为测量行为而非解释行为。
3.语用效果性。修辞解释中的语用效果性表现在回答、被解释对象、解释要素等的语境依赖性,以及解释者、被解释者和他们的认识背景、个人信仰、社会境遇、实践经验等因素在解释过程中的语境性。这就需要对解释中的修辞方法进行语形规定,赋予其语义的阐释意义,并通过语用预设帮助被解释者在不同语境下获得恰当的认识。例如,影子的长度与天空中太阳位置有关。但当地时间相同时,不同纬度上的影子长度却不相同,而且即使是同一地点,我们由影子长度反推太阳高度角时,也需要考虑上午下午的语境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语境条件下对解释要素的择取规则,即科学修辞解释的表征逻辑:在给定语境条件下,t是解释中符合逻辑规范的解释要素,当且仅当t在此范围内有为真的可能性,且t与研究主题相关,且t在当前语境下有较好的效力。
第三,科学修辞解释的判定逻辑研究就是对科学解释效力的研究。科学哲学家通过科学修辞学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不可通约性难题所导致的解释之间的效力转换问题。
传统科学解释的判定逻辑取决于解释者是否对问题进行了恰当描述和正确回答,但这存在局限性。首先,忽略了解释过程的语用性,无法正确审视已被科学革命淘汰的范式的意义。哥白尼革命证明了理论的有效性是受语境条件限制的,范式更迭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可通约性制约了解释的效力。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修辞对于解决通约难题的可能性,此后科学修辞学证明了“任何忽视修辞分析的科学研究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不完整的”。其次,轻视被解释者作用会产生解释偏差。根据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语言使用过程包含表述字面意思的言内行为、传递主体意旨的言外行为、产生话语之外变化的言后行为。如果将科学解释理解为带有答疑目的(回答问题)的交流,它就是言外行为;如果将其理解为带有劝说目的(回答问题并改变被解释者状态)的交流,它就是言后行为。科学解释长期被认为是基于言外行为模式的,即经验知识不需要听众参与,例如科学家完成科学实验。但科学解释不是简单地由观测数据构建的,而是存在多种隐性受众的。如果不考虑受众因素,则传统科学解释可以表述为:解释者使用解释要素来说明被解释对象,以达到解释目的。
实际上这混淆了解释过程的两条线索。一是解释者与解释问题联系,即他给出理论来回答问题;二是他与被解释者联系,使其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前者是考察解释的正确性,后者是考察有效性,两者缺一不可。因此科学修辞学注重在给定语境下,以模糊逻辑导出的真值与解释对象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实际语用效果为判断依据的逻辑规则。
在修辞解释的实践角度上需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一是修辞劝服效果问题。科学修辞学认为,解释效力就是解释的劝服效果,成功的解释须对被解释者产生实际影响。二是意向性问题。科学解释需要双方意向性特征达到某种程度的一致才能完成。例如,学生坚信教授给出的是正确解释,于是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接受了。三是语境问题。相通语境使被解释者产生相近的理解;反之,语境条件不同则会产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解释。例如,物理学家使用壳层原子模型和液滴原子模型来说明原子核内部结构和性质,前者适用于解释原子核内单独的粒子运动,后者对于原子裂变等整体现象有更好的解释效力。模型使用取决于在给定语境条件下科学家对其所产生解释效力的判断。
总之,在科学修辞解释中,解释者通过给出回答的方式,提供一定的逻辑规则、事实状态和证据信息,构建在解释要素、被解释对象之间的联系,将被解释者带入了一个广阔的解释语境中,这里包含他熟知和愿意接受的因素,最终使他从未知和不理解状态转向知道和理解状态。所以科学修辞解释的一般模式可以表述为:在给定语境条件下,解释者给出回答,向被解释者解释为何有此现象,从而帮助他获得关于被解释对象的理解。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