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大家好,七夕节传统花草风俗有哪些「七夕有哪些传统节日的风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养花知识 : yanghua29(←长按复制)专业的养花技巧,全面解决养花问题!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之夜,相传是牛郎织女相聚的日子。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人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夕也被称为“乞巧节”。
▼▼▼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
除此之外,七夕节亦有不少传统风俗,有不少还和花草植物有关:
七夕节传统花草风俗
【采柏叶】
柏叶,就是侧柏树的叶子,叶扁而侧生。性善,微温,能凉血、止血、去风、理湿、轻身、益气,使人增强抵抗寒暑的能力。可生肌,是治疗妇女崩漏和吐脉的重要药物。
熬煎柏叶,取其汁来涂抹头发,可黑润发须。如果不生头发,将柏叶阴干研磨成末,以麻油和成糊状,涂抹于头上,即可生发。如果头发呈黄红色,可用生柏叶末一升,猪油一斤,和成药丸,弹子大小,洗发时,用布包裹药丸一颗,放在糖水中,待药丸化开后用以洗发,一个月之后,头发就会变得乌黑润泽。
七夕时,妇女大多采摘柏叶桃枝,用以煎汤洗发。因夏季天气干燥,洗物易干,用它洗发就会清爽润滑,不垢不腻。黎明时候,旭日初照,凉风习习,采摘尤为便利。所以民间大多有七月七女子们采摘柏叶的盛大景象。
▼▼▼
【折桃枝】
桃枝,能祛除邪恶之气,解虫毒,止腹痛,除疫疠,治黄疸,蚀疮杀虫。也用以洗发,可除污秽油腻。
▼▼▼
【揉木槿】
木槿,旧历五月方始开花。其皮根性甘平,能止血痢,治疗肠风,凉风解热,治疗疥癣。
浙江的定海、开化、湖州等地的妇女,在七夕这天,大多在水中将木槿叶揉碎,滤取槿叶汁,用以洗发,俗名为“槿树条”。据说,用槿树条洗发可令头发长期保持光洁,而绝没有一点害处。而木槿叶的除垢功能,比肥皂等清洁用品还要好得多。
▼▼▼
【采野花】
七月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为了表示祝贺,就称这一天为“牛生日”。山东禹城县,七月七日牧童采野花,插于牛角之上,称为“贺牛生日”。直隶永平把这一天当做牛的生命日,用桂花挂在牛角上,并赏面饼给牧童。如此做法,无非是借此表示对牛郎的同情。
▼▼▼
【染指甲】
吴地的风俗,七夕时,妇女捣取凤仙花汁,染无名指的指甲尖,把它称为红指甲。相传如果将红指甲保留到明春元旦,老人看到,能治眼睛昏花。武进地区七夕也有染指甲的习俗。山西临县的女子则在六月六日,采凤仙花染指甲。北平五月即取凤仙花瓣来染指甲,指甲染后,鲜红透骨,艳丽妖娆,很久才褪。
▼▼▼
【食巧果】
在民间,七月,也被称为巧月,七夕也被称为巧夕。南宋诗人刘克庄有诗道:“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明代文学家何景明也有诗写道:“楚客羁魂惊巧夕,燕京风俗门穿针。”七夕这一天大概没有什么是不寓意于巧的,因而也有“巧果”,即用粉条做成花形的油炸食品。《北京岁华记》记载:“七夕宫中最重,市上卖巧果,人家设宴,儿女对银河拜。”大概就是取合于巧夕的意思。
江苏、上海一带,七月七这一天吃饺饵,用面裹馅油炸后食用,名叫“吃巧”。武进士及大夫之家留下的传统习惯,在这一天也必吃巧果,以标志时令。在吴地,七夕之前,市场上就已经有巧果出售了,是用面粉和糖,在油中煎炸而成,吃起来脆香可口。取名为“巧果”,就是以吃巧果,合乞巧之意。
杭州的七夕风俗,要摆设时令水果,祭祀牵牛织女二星,也把水果称作“巧果”,有的还要给其配上鲜花。宋人孟元的《老东京梦华录》说七夕用油面糖蜜,做成笑靥儿,称之为“果实”,花样奇巧可爱。这些所谓的巧果,大概起源于宋代。
另外,还有用面做饼的,称之为“巧饼”,流行于福建邵武地区。江西广昌则有巧水,山东荣城还有巧花。七夕这天,家家都必制做这种以“巧”为名的食物以应景,谚语也说七夕吃过巧花,能使人巧。种种命名,也都无非是寓意于巧罢了。
▼▼▼
【吃云面】
七夕这天,因为要做巧果,因而凡是乡间,都要磨麦为粉,和面备用。山东沂州,七夕储存露水和面;堂邑县则于此日做云面,大概都是取巧云之意吧。
▼▼▼
【乞巧物】
七夕特别注重巧慧,《琅嬛记》中记载:“七夕徐婕妤雕缕菱藕,作奇花异鸟,攒于水晶盘中,极其精巧。”这种习俗沿袭到后世,就有各种精巧的玩具果品,供人娱乐,增加巧慧之思:
摩喉罗:摩喉罗又叫磨喝乐,是用泥木雕塑而成的胖娃娃。穿着彩服,或者戎装。南宋时极其盛行。讲究的人,将其配以雕木彩装的栏座,或者用红纱碧笼,或者装饰以金珠牙翠,甚至还有用龙涎佛手香制造,或者用金铸成,各护以五色缕金纱橱。宫中及官宦人家以至贫民百姓,都把摩喉罗当做时尚之物追求。清代北平,七夕则有摩诃罗巧神可以买到,泥塑人物,大小不等。江苏吴县所制的摩喉罗尤其著名。《方兴胜揽》中说:“平江府土人工于泥塑,所造摩喉罗,尤为精巧。”
水上浮:以黄蜡铸成的凫雁水禽之类的东西。彩画金缕,可以浮在水上。
谷板:在小板上覆土,然后种上谷种,让它生出谷苗,然后在上面放置小茅屋、花木等物,仿作田舍之家,还有小小的人物,都是村落的生态风情,仅次于现在的假山盆景了。
花瓜:用瓜雕刻成各种花样。十分精巧。
果食:用油面、糖蜜做成的“笑靥儿”等花样,奇巧异常,比如捺香、方胜之类。宋朝时候,在开封买一斤果食的,其中一定有一对披着甲胄的武将。如门神的塑像,称之为果食将军。
种生:就是把绿豆、小豆、小麦放到瓷器内,用水浸泡,待其生芽数寸,便放置在红蓝彩锦上。
双头莲:取未开的莲花,或者剪彩锦制成。
连理花:就是异枝合开之花,或用真花配合而成,或用彩锦制作,或者用绫锻制作都可。
化生:以蜡做成婴儿形状,将其浮在水中并可玩耍。是妇女求子的吉祥之物。唐代诗人王建的诗句“水拍银盘弄化生”说的就是这种玩具。
泥美人:又名暮和乐,高约一尺,取年轻夫妇晚上和美快乐之意,山西朔州七夕乞巧,必做泥美人,没有泥美人则女孩子就会不高兴。
以上种种果品玩具,都含有提倡种植,鼓励生育,增进伉俪间情爱之意。以这些器物做陈设,颇能引发独具匠心的巧思,增加工艺上的智慧。
▼▼▼
【点荷灯】
湖北彝陵,七夕时家家树点荷灯。取完整阔大的荷叶,上面插上蒲烛,再往蒲烛内灌满油脂,点燃后,置于竿头,树在门外。相传秦国的白起想要夜烧彝陵,却看到灯火一片,就停止了行动,后来就流传成为点荷灯的故事。
旧时北平也有莲花灯,用纸做莲花瓣攒制而成。也有卖带梗荷叶的,说是荷叶灯。七月十五中元节晚上,小孩子们三五成群,各自举着莲花荷叶灯,绕巷而走,高声唱道:“莲花灯,莲花灯,今天点了明日扔。”
七夕之时,荷花已经开放,用各种荷叶形的灯烛,在庭院中燃点,以作乞巧的点缀,不失为一种既经济又有趣的方法。
▼▼▼
【赛巧芽】
七夕所有的人事活动,大都偏重于男孩女孩,用以符合牛郎织女故事的主题。因此,儿童也有赛巧芽的活动。
在赛事活动之前,七月一日早晨,趁朝曦未出时,小孩子各取盂一只,里面放上少许细沙和麦种,这叫做“生巧芽”。人们根据生的麦芽好坏,来断定小孩子的巧拙,因此小孩对于自己的巧芽,非常看重。白天用清水浇灌,晚上置放在露天之中,尽心侍弄,大有宋人悯苗的样子。
等到七夕,麦芽已经渐渐长高,就从盂中将麦芽取出。如果麦芽根须长而繁密,就巧立花名,说是佛手金钱,是富贵不断头。如果根须短而稀疏,或者被水浸烂,不太雅观,就说小孩子愚笨不堪。然后将巧芽的嫩芽剪下,和糖包在面粉里,将其叫做“月牙”。男孩的“月芽”做成圆月形,女孩的做成半月形。晚上煮熟后,对着月亮吃。
《钦定日下旧闻考》引用《燕石集》说,“燕京七夕前数日,种麦于小瓦器,为牵牛星之神,谓"五生盆"”。山西的《赵城志》载:“七月七日,童子侵谷于盆,使生萌蘖,及旬,取为水角,裹笔头于内啮之,视颖之向背,以别慧钝”。这些记载,正与赛巧芽相类似,也是培养儿童对于园艺兴趣的一种方法了。
▼▼▼
【淘井】
古时候,井可灌溉农田,供给日常饮水,在我国没有自来水设置的地区,距离河道较远的,居民日常用水,大都要依靠井水。北方高原,如山西陕西等省,人们尤其要依赖水井生活。只是有时因为地底泥沙积存过多,常常导致淤塞。而如果在房屋稠密处,又常有混浊污水进入水井,如此不仅改变了井水水质,而且含有多种病菌,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如果在都市中,井水每每因为道路下水沟渠和建筑物等而容污纳垢,不适于饮用。因此,淘井很有必要。汉代在夏至,就有挖井改水的做法。
七月七,天气渐趋炎热,水的用量增多,下井工作又十分便利,所以应当开始淘井,将井水提干,清除井底的污物杂物,并深挖井底,以使水源畅通。
▼▼▼
人们每逢七夕,女孩们或于月下穿针,或在白天投针于水面,视日照针影的形状粗细以卜巧拙;或祭星实现得巧去拙的愿望。牵牛和织女的形象也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史载汉武帝欲伐滇,在长安凿筑昆明池以习水战,池两侧就置有牵牛和织女的石雕像,这两件造型古朴的石雕至今犹存。现存的东汉画像石中也出现牛郎执鞭牧牛和织女跽坐的形象,图中的牛郎织女完全是劳动者的面貌,表现出把星神凡人化、世俗化倾向。
▼▼▼
唐宋时期的七夕节非常隆重并特别重视其爱情的内容,唐代风流天子李隆基与宠妃杨玉环于七夕在长生殿海誓山盟的故事一再成为诗歌戏曲的题材。人们在七月七日双星鹊桥相会之夕于庭院设供祭祷,默祝婚姻美满,使之成为以女性为主体的节日。北宋时都城开封经济繁荣人齿浩繁,节日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潘楼大街一带有热闹的七夕市,各式泥塑的磨喝乐(执莲叶的泥娃娃)成为应节艺术品,又以油面糖蜜做成花样点心,谓之“巧果”,成为应节食品,还有以黄蜡制成婴儿、鸳岛雁等状置于水上的玩具,名为“水上浮”;有的在木板上敷土种栗,或于瓷容器中撒豆种生苗,配以小型房屋模型玩赏,装点节日,增添情趣,说明当时七夕的民俗内容不止乞巧,还包括了求子和祈祝农事丰收的成分。
开封七夕的夜晚街市上分外繁华热闹,宋代名画家燕文贵画过《七夕夜市图》,只是此图早已失传,不然一定能与《清明上河图》相媲美。金元时期的北京(金称燕京元称大都)承袭了不少宋代风俗文化。《析津志》中记载市场上也搭棚卖磨喝乐巧神泥塑,“人物大小不等,买者纷然”,士庶之家在庭院搭起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放陈列瓜果酒饼等,邀请亲眷中的女流,作巧节会,称为“女孩儿节”。明清时北京仍流行乞巧的风俗。
▼▼▼
汉代
唐宫七夕乞巧图 美国大都会美术馆所藏《宫宴图》(又名《乞巧图》)亦画黑漆案上陈碗甚多(非宴会,乃乞巧之水碗)。《乞巧图》唐风犹存,是北宋前期(10世纪晚期-11世纪早期)摹本或改画本,取全景俯瞰角度,建筑庭院重重尽现,仍有敦煌唐代壁画的空间感。
▼▼▼
▼▼▼
放满了乐器
▼▼▼
布置宴会
▼▼▼
宋 李嵩 汉宫乞巧图
(传)赵伯驹《汉宫图》
此幅为一纨扇形式的小册页,画汉宫七夕故事,描写宫娥彩女们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七夕,登上穿针楼乞巧习俗。
宫殿中庭园内设有步障,分隔为内、外。障内穿著红衣的妇女,象徵高贵与华丽,在拿著雉尾扇的宫女陪侍下,徐徐的往楼台的地方前行,宫娥彩女们在甬道上列队,排成长长的两行。因为,画中宫女各执法器,簇拥著一贵妇人,前有用以礼仪祭祀的生羊,后从乐队,好像要前往登上画幅左上角的高台,所以被认为是登上穿针楼面银河而乞巧的七夕故事。乞巧习俗是古代社会中妇女界一年一度的大事,藉牛郎织女两星七月相会的故事,特地装扮一番,登高楼向织女乞求得巧,祈祷愿望得以实现。障外则停放牛马车乘帏幔,等待在宫殿庭园内参与活动的主人。人物虽细小,但姿态生动传神,画面绮丽与浪漫,充满南宋宫廷中诗情画意的真实情境。
▼▼▼
▼▼▼
明 七夕应节牛郎织女纹方补超大图
明后期 (传)仇英 乞巧图卷
这幅画的是妇女乞巧的活动,星星高挂於天空,妇女群聚在庭院中,对著星空祭拜,在庭院中摆设香案,上有瓜果、鲜花、酒、针线等衷心祈望自已能像织女般工巧,其中还有妇女对著星空穿针。
▼▼▼
迎仙乞巧
清代
八月桐荫乞巧
这是描绘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场面,
「丢巧针」的游戏:在七月七日的上午,拿一碗水曝晒在太阳下,过一会儿,水面便产生一层薄膜,这时平日缝制衣服或绣花的针投入水中,针便会浮在上面。如果这时看到水底的针影成云物、花朵、鸟兽的影子或细直如针的,便是「乞得巧」;但是如果水底针影像槌子般粗或弯曲不成形的,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
▼▼▼
丁观鹏 临 仇英 乞巧图卷
此卷用白描法写出七夕夜间庭院中妇女们燃烛斋供的情景。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子庭中以乞巧。有喜网于瓜上,则以为得。”图中贵夕3成群,或立或坐,或相互交谈,或成群结队,或轻盈漫步,或仰穿针线,动态多姿。众侍女忙于上灯、烧水、。执壶、捧盘、抬桌。画卷结尾到向天斋供为止,类似连续画,反映了七夕乞巧的风俗情景及过程。庭院内以翠竹、假山、松、梧等为布景。七夕聚会,沉浸在秋凉夜静的气氛中。妇女发丝,著墨细匀,衣褶线条流畅,饰纹刻画细致,佩环飘动,得“吴带当风”之姿。在此选其中两个场景。
▼▼▼
▼▼▼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清乾隆)
乞巧图轴 清 任颐
▼▼▼
「丢巧针」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