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探展」素人艺术节:“不入流”还是更纯粹

时间:2023-01-18 11:17:16 来源:界面新闻

大家好,「探展」素人艺术节:“不入流”还是更纯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蔡星卓

图:范剑磊

“使用松节油其实就使用核武器,它无孔不入。”

早秋的北京,冯藏予依旧在自家的院子里忙活着。他戴着严实的防尘口罩,思考着如何进行下一张画的创作。比起前两年,他的速度显然放慢了,一幅小油画也要三、五天,会“在一个点上多折腾一段,让画面充实些”,让它变得更加“耐看和饱满”。

为了2019年的素人艺术节,冯藏予从去年年底做准备到今年的七月份,弄了一百多幅纸上绘画,但他“一画画就忘了房租的事情”,可能要因此错过上海的展览现场了。这是他第四次参加素人艺术节。四年前,他还在家里闷头画画,是朋友推荐给他的一个原生艺术讲座,让他生平第一次“勇敢地推荐自己”——讲座刚结束,他就拿着手里陈旧的Ipad给一个外国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当他说到“在中国没人对我的画感兴趣”时,Almost Art Project的创始人刘亦嫄正巧也在旁。就这样,冯藏予家中几大箱子的各式画作得以有机会被展示在公众面前。

冯藏予是中国的素人艺术家中典型的一位,只不过与很多素人艺术家不同,他的家人对他的创作十分支持。冯藏予1963年生人,出身农村,生活一直不算富足。自幼就迷恋绘画,但他唯一接受过的相关训练是初中时候为期一周跟着县城来的美术老师学习的经历。直到2004年,被车撞伤而赋闲在家的冯藏予得以重拾画笔。三年后,他来北京卖画不成,同时向美术馆的投稿也石沉大海,于是在宋庄租了平房自学油画。或许他的个人风格就是这时形成的——他的创作材料完全来自废品回收站和美院后门,而他则在既有痕迹的材料上进行再创作,因为“新材料有火气和工业信息,而旧的纸有说不清的信息”。

对于素人艺术家的身份,冯藏予自己“从来没感觉是边缘”,反而认为“原生艺术是核心、地心”。那种“边缘”的感觉,可能来自“名利方面”,因为“大家都是在一个体制流内”。画了十多年,他的作品已经堆满了库房,而绘画对于他来说仍旧是“好玩的游戏”,因此他说,他喜欢素人艺术家这个标签。“我不喜欢大众艺术和人多的场面,我喜欢边缘,感觉那样更为纯粹,我喜欢没有人触碰的山林。我喜欢一个人的世界,尽管不可能。”

素人艺术(outsider art ) 究竟是什么?其源头可追溯到1919年。那一年,德国精神病医生开始收藏和研究精神病患者的艺术创作,并在1922年出版《精神疾患的艺术性》一书。而素人艺术真正成为被认可的艺术类型是在1945年,法国艺术家让-杜布菲发掘,并为精神病患的艺术起了一个Art Brut 的名字。1972年,英文学者将这个法语名称翻译成英文Outsider Art (直译应为局外人艺术)。随着几十年的发展, 这类型艺术也从最开始的精神疾患慢慢拓展到各种没有经过艺术训练的普通人的创作。

而在中文世界中, “素人”这个词在日本更加常用,指的是一切未受职业培训而从事某种行为的人。“素人艺术”这一词的选择,也是因为它规避了局外人艺术或原生艺术那么强烈的二元对立的词语意义。 一些相关的项目由此诞生,例如Almost Art Project(以下简称AAP)。它是中国首个专为素人艺术家(自学,未受过专业艺术教育)举办的艺术项目,自2015年创办以来发现并推出了百余位来自各个领域的素人艺术家,向公众展示千余件杰出的素人艺术作品。除了年度展览,AAP还拥有持续记录素人艺术的文献类年度出版物《Art Su》。

2019年9月12日至9月15日,第5届Almost Art Project素人艺术节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玩家艺术节期间拉开帷幕。在这次为期4天的展期中,AAP将展出58位素人艺术家的累计超过300件作品,其中包括30位首次参展的新艺术家,他们中的17位来自南京界外者工作室。

对话素人艺术节(Almost Art Project)创始人刘亦嫄

界面影像:今年的素人艺术节与往年有何不同?

刘亦嫄:今年我们有30个新的艺术家。我们从第三年素人艺术节就开始做网络征集,今年收到了将近200个申请,我们最后挑选了这30个新艺术家。除此之外,这两年的素人艺术节会包含一些当下用不同方式创作的艺术家,比如我们有一些18至25、26岁的年轻的素人艺术家,他们会愿意在Ipad上进行绘画,用这种电子方式进行创作,这样的艺术我们这次也囊括进来了。还有一点不同的,是我们第一次离开北京做大型的活动,相当于所有艺术家第一次在上海亮相。对于上海来说,素人艺术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我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梳理以往对于素人艺术的概念阐释。

界面影像:是怎样的缘由让你何建立起素人艺术节项目的?

刘亦嫄:我上学的时候做的就是素人艺术这方面的研究,但都是西方的,文献很多,但对于东方这边的情况我并不了解。后来我在换职业跑道的时候查阅资料,发现中国在这方面的资料完全空白,也没有这样的艺术家(被记录下来)。我就想说,这么大的人口基数的一个地方,不可能没有这样的人存在,也许是因为这些人还没有被发掘出来。所以我就想到,也许我可以去做这件事情。我知道这样的艺术家都是由专业的、圈内的艺术家发现的,因为他们才能看到这些人的闪光点,我就开始在周围艺术圈的人之间打听,第一年就收到了十几、二十个推荐,都是非常好的作品,我就觉得这个事情可以做。另外,我当时开始调查之前是在媒体工作,看了很多艺术展览,但其实自己非常不喜欢,觉得它们有些过于商业化,已经失去了艺术当中最纯粹的内核。结束了在媒体的工作之后,我也是想要给自己“洗”“洗”眼睛,才去做查阅素人艺术家资料的事情。对我来说,素人艺术的一个内核就是它们特别纯粹,或者说这些艺术家的作品真诚的程度是会令人感动的。我想这也是我做这个项目的初衷之一。

界面影像:如何定义素人艺术(或艺术家)?

刘亦嫄:我当时给出的定义,素人艺术家就是那些完全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但非常热爱艺术,有这种创作艺术的冲动的普通人。

界面影像:为何你觉得在中国推广素人艺术是必要的?与科班出身的艺术家相比,素人艺术家有着怎样的特点?

刘亦嫄:其实我觉得不论在哪个国家推广这个类型的艺术都是重要的。这个类型,也就是所谓的Outside Art,它能给当代艺术,或者艺术圈带来另外一种力量。我们所谓的艺术圈都是按照一个固定的规章制度,甚至是不成文的规则在走的。素人艺术则是打破传统和规章制度的艺术类型。就像我刚才说的,素人艺术足够纯粹和真诚,同时又带有强烈的原创性,后者在我之前接触到的当代艺术中其实是非常欠缺的。这三点我觉得可以总结为素人艺术的内核,这样类型的东西是非常值得被大家看到的。说得不好听一点,如果你在798艺术区里走,可以看到画廊里头那些展出的所谓的当代艺术,哪怕是大师,或者他人命名的大师,它们可能都没有办法触及到普通的观众。但我相信很多素人艺术家的作品是可以让普罗大众,或者没有任何艺术背景的人感动的。并且这样的作品在素人艺术中是占很大比重的。

界面影像:这些艺术家在被冠上“素人艺术家”的头衔之后,会不会从此也变得难以摆脱这个身份?你觉得艺术有专业和非专业的严格区分吗?

刘亦嫄:好像也不能说难以摆脱素人艺术家的身份。当然,很多人会觉得承认自己是素人艺术家,就是承认自己画的不够“好”(这里是带引号的好,因为这很主观,很多“好”是用来形容技法)。 确实有很多艺术家不愿意强调自己素人艺术家的身份,这大都也和他们渐渐走入了职业艺术家的路径,签约画廊、做展览、稳定地销售作品相关,他们会认为自己和职业艺术家没有太多本质上的区别,我觉得这并无大碍。比如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画廊代理的两位艺术家(奶粉zhou和龙荻)都是素人艺术家,但是他们已经将艺术变成职业路线,确实离那种被边缘化,或者不懂艺术规则的素人艺术家相差甚远。

界面影像:作为素人艺术节的创始人,你有预期的观众么?或者说,你希望怎样的人来看展览?或者达到怎样的效果?

刘亦嫄:最开始我自己是有预期的,我最大的愿望是让艺术圈的人看到。因为对于这些和我一样的艺术从业人员来说,他们看到这样的作品的时候,会更容易眼前一亮,或是有为之一振的感觉。并且,他们可能更容易欣赏到素人艺术的精髓是什么。当然也因为第一届素人艺术节是在北京大栅栏做的,它是一个平民百姓的居所,观众就会有很多胡同的邻居、游客等等。那一次的效果我觉得也很好,因为这些观众会给你一个并非来自艺术圈的视角,他们会对你的布展、艺术家的作品等产生自己的理解,也特别有趣。所以我们后来就没有那么局限预期的观众了,因为我最开始是有点担心一般大众给出的负面反应,但最后得到的反馈并不是那样的,对我来说也算一种安慰。所以从第三届开始,我就希望素人艺术节的受众面越大越好,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有。

有很多收获是我不曾想到的。这几年的素人艺术节带给大家或者可以带给大家的,我想是,只要你热爱艺术、真心喜欢,你就可以创作,比如可以自由自在地画什么都无所谓,不用担心被嘲笑。比如有人偷偷摸摸画了很多年,甚至家里人都不知道,看了展览之后,他们可能也许觉得自己想创作、想做艺术家的这件事情并不丢人。也有人看了一、两届展览之后才开始创作的。同时,也有很多很有才华的艺术家看了这些作品以后,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

*文中所有作品图片由Almost Art Project提供

※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乙未光画志”(ID:JMmoment)和界面影像新浪微博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