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食古纳新 瘦硬通神
大家好,巴洛克风格主要特征「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特征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564年,当他离世时,宗教改革基本上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的巴洛克风格,在欧洲、美洲以及新大陆的西班牙殖民地中非常盛行。直到1700年,人们意识到只有相互妥协才能结束两股相反力量(教会和宗教改革)的冲突时,巴洛克时期才终于黯然谢幕。
不过在那一个半世纪的时光中,人们可以从每一座建筑物、每一部音乐作品和每一幅绘画中感受到浓郁的巴洛克风格。以富丽堂皇的方式带给观者和听者浓烈的感官刺激,这是巴洛克风格最显著的特征。尽管文艺复兴时期这一形式也曾大行其道,即便是散步、吃饭、跳舞甚至是招待宾客的平凡事务也总能让人们清晰地感到自己正扮演着一个身处盛大庆典中的角色。
而今对于演员们来说,改变的仅仅是舞台的背景和崭新的台词,表演依然在喧闹奢华中继续,然而却少了那么一点儿威廉·莎士比亚爵士所处时代里人们心中极为可贵的幽默调味。
以富丽堂皇的方式带给观者和听者浓烈的感官刺激,这是巴洛克风格最显著的特征。
人们将会注意到那个时期的绘画所反映出来的变化。也就是这些变化导致了所谓的巴洛克风格传播得如此神速,我们在欣赏这些绘画时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当宗教改革在欧洲大陆风行时,一个政治上的新变化得以萌生,这就是民族主义。相信我比其他人对这个词有着更多的了解。不同于今天带有种族意味的现代民族主义,这是由几个相互竞争的王朝创立的民族主义,并且他们正在为此跃跃欲试。
中世纪以来统治人们思想的帝国(包括世俗与神学)在宗教改革中轰然倒塌,整个欧洲的版图被分割为一个个有着各自独立教堂和教义的小区域,雄心勃勃的统治者和政客们终于等到机会可以实现他们在中世纪曾多次试图尝试却没有成功的夙愿。
于是,他们紧绷起每一根神经,在各自的辖区内试图建立高度集权的王国或公国。他们为避免令人嫉妒的邻国变得过于强大而处心积虑、竭尽所能,搬开所有阻碍他们实现自我野心的绊脚石。南欧的人们依旧保持着对古老信仰的忠诚,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教会和君主不出意料地在反对异教徒和叛逆者的战斗中站到了一起。
在昔日的世界教会之首——西班牙,当代大师在其绘画作品中更是将巴洛克精神渲染得尤为显著。他们不惜花费高昂的代价,倾注所有来赞美教会和王朝,延续两个世纪前的社会状况,但仍难逃王朝最终颠覆的结果。
不可否认,17世纪的绘画艺术对艺术与生活间的脉络把握十分清晰,对当时时代精神的展现非常准确。承担了同北欧新教国家进行斗争重任的低地国家,在经历残酷的交锋后,终于摆脱了西班牙的束缚。因而,巴洛克风格的痕迹在他们的建筑中难觅踪影。
他们未经巴洛克时期的过渡,一举完成了从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到洛可可时期风格的跨越。他们从古老的统治中谋取的解放是如此彻底,这种特征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俯拾皆是。
他们承袭了中世纪佛兰德斯派精湛的绘画技巧,而于此时却将其应用于一种全新的、简单的、朴素的主题上,从而赢得了商业社会中拥有品位和金钱的中产阶级的青睐。尽管这些中产阶级以前对于购买绘画作品来装饰房间或从事投资从未产生过任何想法。
对于他们的邻居德国来说,那里的艺术发展显然不容乐观。这个国家中世纪建立起的繁荣,在30年的战争(从1618年延续到1648年的宗教战争)中销毁殆尽。
不仅仅是绘画,人们面对任何形式的艺术欣赏都囊中羞涩。尽管从中世纪慢慢崛起的英国对其他艺术形式兴致盎然,但却难掩极具绘画天赋的人才的匮乏。为王朝内部集权问题而焦头烂额的法国,也对绘画艺术的复兴准备不足。
普遍看来,巴洛克时期的绘画艺术在低地国家和西班牙以外地区的表现并不突出。在那个战乱不休的年代,充斥着太多的暴力气息,战争带来的苦难境地和方向全无的窘迫感让画家难以创作出杰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