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钦州素有坭兴陶都之称「钦州坭兴陶发展」

时间:2023-01-20 17:01:11 来源:白话猫

大家好,钦州素有坭兴陶都之称「钦州坭兴陶发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钦州坭兴陶,简称坭兴陶,又名坭兴桂陶 ,以广西钦州市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紫红陶土为原料,将东泥封闭存放,西泥取回后经过四至六个月以上的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达到风化状态,再经过碎土,按4:6的比例混合,制成陶器坯料。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骨肉得以相互支撑并经过坭兴陶烧制技艺烧制后形成坭兴陶。

据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考证。在广西近百年来,其传统工艺能够保持和继承并得到发展的只有壮锦及坭兴陶,为此,钦州坭兴陶被认定为目前广西最具民族特色的二件宝之一。也是钦州最名著名的特产之一。

据钦州史志记载: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民国九年(公元1921年)城东七十里平心村农于山麓发现逍遥大冢,内藏宁道务陶碑一方,为高四尺余之巨制,旁附藏陶壶一个,此碑刻有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3年)字样。迄今(2000年)己历1267年,可知我钦陶器历史由来已久。民国二十八年夏,醴江处士林绳武对宁道务陶碑进行了考证:"此志民纪九年出土,于钦江上游距城七十里之平心村,质为陶上,初出土时,异常松脆破为大小十块,村人任意分藏,无人辨别其朝代及人物。十七年武因总纂县志,遍搜金石,始发现为陶刻,既而汇集块片,合读首尾,始知为唐刻,且知为宁越郡(即现钦州市)第五世刺史宁道务墓志……吾国数千年志著录,未曾有千言以上之陶刻,此志乃达千六百余言……而道务乃中国第一陶刻也,今国人渐知钦县陶产,远迈宜兴……"

坭兴陶具有六项典型制陶特征:

1.双料混炼:用钦江两岸东泥、西泥两种自然材料按一定比例配比混练成陶坯料,改善炼烧性能。

2.骨肉相融:用于制陶的东泥、西泥两种材料混练至骨肉融合在一起的状态。

3.自然素烧:陶坯不上釉不上彩,自然状态烧炼。

4.烧炼出彩:不上釉彩的陶坯烧炼后偶然发生色泽变化出彩,即窑变出彩。

坭兴陶无釉无彩,在1150°C以上高温烧制过程后窑变产生"自然陶彩"是其艺术风格的一大亮点。广西陶器是特定陶土与高温窑炼的结晶,历经数十道工序,最终产生丰富的"陶褐"和"陶彩",经打磨去表层后才发现其真面目,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若隐若现古铜、墨绿、紫红、虎纹、天蓝、天斑、金黄、栗色、铁青等诸多色泽,质地细腻光润。"陶彩"的产生不需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任何陶瓷颜料,呈现的色彩也是人为无法准确预测和控制的,是自然形成的。

5.陶刻纹印:以刻、纹、印的方式形成视觉及艺术效果。

陶刻纹印包括陶刻艺术,"陶刻艺术"是指陶刻艺术家在坭兴陶陶坯上任意用刀,运用陶刻技艺在陶坯上进行陶书法、陶刻线画及其他陶刻艺术等陶刻创作,经煅烧后形成作品。坭兴陶泥质含水量适中,质地细腻,可塑性好,结实润滑,制成陶坯坚而不脆,硬而不散,柔而不软,韧而不粘,是各种陶刻艺术创作无可比拟的优质坯材。

6.陶艺造型:以陶器造型的方式形成视觉及艺术效果。

坭兴陶使用特定陶土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坭兴陶烧制技艺烧制,其特定的陶土和独特的烧制技艺,使其陶艺造型极具民族特色。历代传人都具有较高的民族文化素养,善于从民族文化中汲取精华,运用高超的技艺,将民族文化元素,如民族风情、历史传说、民族服饰、民族头饰、图腾崇拜和民族的名胜古迹等,运用于造型、装饰等的创作中,使广西陶器更显古朴的神韵,突显坭兴陶的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

坭兴陶的"窑变"艺术在国内陶瓷行业中绝无仅有,艺术品位极高,故有"中国一绝"之称。

钦州特有的陶土,无需添加任何陶瓷颜料。在烧制过程所产生的"窑变"是无釉坭兴陶的一大艺术特色,当炉盘上

钦州坭兴陶 升到1200度的临界点时,偶有发现其极少部份胎体发生窜变现象,并自然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色彩和纹理,须打磨表层氧化物后才发现其真面目,如天蓝、古铜、虎纹、大斑、墨绿等意趔不到的诸多色泽,可谓火中求宝。难得一件,一件在手,绝无类同"。

窑变艺术陶。要达到最高境界的艺术效果,还必须要通过工艺设计造型,画面雕刻装饰结合,集春暖、夏绿、秋红、冬寒之灵气于一体。尽显色彩变化之奥妙。窑变乃火中求宝。得之偶然。并无定格,品位极珍,可谓火与土结合之极至。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