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两汉时期的艺术「汉族人的特点」

时间:2023-01-22 15:49:11 来源:清航茶旅生活

大家好,两汉时期的艺术「汉族人的特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著名美学家、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在他的著作《美的历程》中,这样总结汉朝的艺术特色: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


不知道为什么,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会马上想起汉朝的军事天才霍去病。


霍去病,17岁带八百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斩敌2000余人,封冠军侯;19岁两次率军出兵河西,拿下河西走廊,奠定丝绸之路的通商基础;22岁,北进两千多里,歼敌7万余,封狼居胥……

孤军深入乃兵家大忌,到他那,却仿佛是不存在的。他的字典没有“防守”二字,就像《笑傲江湖》里风清扬传令狐冲的独孤九剑——有进无退、招招都是进攻……


很多人觉得他英年早逝,我却觉得霍去病像玉帝指派下凡的战神,砍瓜切菜般完成了任务,又回到天上去了。


有意思的是,他身上这种“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却一直留在了汉朝。


铜奔马/东汉。 甘肃省博物馆藏

颜真卿有一首诗叫《裴将军》,对裴将军军队中的战马,他是这样描写的“战马若龙虎,腾陵何壮哉”。


生活中,在动物园、马戏团……我们能看到的马,总给人感觉呆呆的、很温顺。每当在现实中看到这些马,总会想颜真卿所描写的战马,大概是诗人的夸张手法吧。


直到在甘肃博物馆,第1次站在传说中的“马踏飞燕”面前,忍不住赞叹这不正是裴将军的战马吗?


不仅是这件表现动态的铜奔马,在甘肃省博物馆内,同是雷台汉墓出土的铜车马方阵,一匹匹站着的马,身体微微后倾,蓄势待发,仿佛只待将军一声令下,便要飞奔向前。


雷台汉墓出土的铜车马方阵


两汉400年,无论是玉器、铜器、雕塑,还是丝绸、织锦、画像石等等后世追封为艺术品的东西,出现在它们身上的动物、人物,甚至仅仅线条图案,大多都充盈着这样“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


看看那玉器中的龙;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那张牙舞爪的石辟邪;


石辟邪/东汉。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那画像石上的凤凰、车马、人;


凤阙画像砖拓片。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车马过桥拓片。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弋射收获画像石拓片。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在这里,动物具有更多的野性。它们狂奔乱跑,活泼跳跃, 远不是那么安静驯良。¹



创造这些作品的人,并不是什么雕塑家、艺术家,而是一个个平凡的匠人。他们地位卑微,没有资格和汉武帝、霍去病一起,被司马迁写入《史记》,留名青史。


然而,这些无名氏留下的作品所传达出的汉人精神,甚至要比读史书来的直观生动。


车马出行图摹本/东汉。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生猛彪悍、气派雄沉、乐观开朗……与其说艺术上动物的形象远不是那么安静驯良,不如说是汉朝的汉人远不像后世的汉人那么安静驯良。


恰恰是他们的状态反映到作品上,才有如此动人心魄的作品,传递出了汉朝的时代精神。


马踏匈奴石雕


漫长的中华史中,汉朝就像那十七八岁的青年霍去病,骑着汗血宝马,狂放不羁地驰骋在欧亚大陆之上,开创属于自己的历史。


推荐书籍:

1.《美的历程》李泽厚

2.《中国艺术史》迈克尔·苏立文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