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于希宁玉兰图
大家好,是众多艺术家的创作基地「不被理解的艺术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创作似乎从来不会踏入静止的河流,艺术家们的精神世界需要不断地流动,那些生活中周遭的人事物,大自然的江河湖海皆是创作的原动力。对于优秀的艺术家来说,一切都可以是水到渠成的过程,源自生活和自然的艺术,经过凝练的技法传达,远远超出了生活和自然本身,这也许就是艺术家所谓的:用艺术的视角或方式,呈现对这个社会甚至是地球的责任感。同样也是本月初《NYLON尼龙》携手全球最大环保公益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发起碳中和公益传播项目-文化艺术作品创作征集活动的背后初衷。
绘画、装置艺术家:周力
当站在周力的作品面前,会经历一次复杂而震撼的感官历程。从画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你能感受到这幅作品将你包裹其中,那种心理层面或是视觉层面的进入感,扑面而来。
周力,《桃花源-林》,2018
布面综合材料,200 x 300 cm
互联网时代,VR技术的发展让屏幕观展成为可能,而对于周力来讲,她的作品似乎不属于屏幕友好型。“我始终觉得艺术作品要看原作。你想要真正的了解一个人,就一定要见到他本人,艺术作品也是一样的。我认为屏幕也好,网络也好,它们都只是工具。艺术是属于人的,它不属于工具。”
周力,《水之梦》之一,2022(上)
布面综合材料,250 x 600 cm
周力,《春》之二,2020(下)
布面综合材料,250 x 600 cm
线条,是周力作品中最富有魅力的元素之一。灵动而有力,富于变化而又节奏分明地游走在画作之上。线条在真实的世界里是几乎不存在的,我们现实中所能触碰到的物体基本上都是有体积的。“我很难去形容自己的线条,也不愿意造作地去介绍。它应该是存在于数学或者是我们这种绘画工作者想象的世界里面,是我观察世界的方式。”
周力,《水与梦》之十,2022(左)
布面综合材料,120 x 120 cm
周力,《桃花源-迹》之一,2022(右)
布面综合材料,200 x 200 cm
周力回国后的第一个展览是「窗中世界」,她解释道,自己想表达“人看着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看自己”这样的感受,这也与本次WWF的“气候行动者”主题不谋而合。再到后面的“尘埃—蜕变”,“生生如環”,都是在表达生命的循环和生生不息。“我的精神世界一直在成长,在创作里自然而然地成长,我认为这是人最好的一种状态。”
周力,装置作品《生生如環》
作为本次艺术作品征集活动的评委,当问道她最期待看到什么样的作品时,她沉默了一会儿说,“你要是现在就问我期待看到什么样的作品,我倒真不这么觉得应该这样说,但我会好奇。我认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家或者是一个有情怀的艺术家,他会有自己的创作脉搏。他的作品是能够呈现出一个阶段的思考的,拿我们这次的创作主题来说,他需要有一种对生命的观察和尊重,这是他内心的一种真切的尝试。就哪怕是笨拙的,有瑕疵的都没有关系。反而是太多技巧的堆砌是我不希望看到的,我希望看到他创作中最真实的感受,这也是艺术的基础。”
作为华侨城盒子美术馆的艺术总监,周力会接触很多青年艺术家,她表示“我们很注重把每一场展览都做到最好,这并不是说去贩卖一种对未来的承诺。而是希望看到更多的真诚的,在思考的作品。”
摄影师、音乐人、话剧制作人:安娜伊思·马田
就像是巴尔扎克小说里写的那样,安娜是一个外省人,她说,“大家提起我的时候,永远都是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角度,这是我没法改变的。”
2001 年的冬天,安娜走进了河酒吧,自此她与民谣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喜欢中国民谣是因为我觉得它离我很近。我在法国,在欧洲曾经听过类似的音乐,所以当我遇到这群人,这种音乐,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在安娜眼中,音乐是纯粹的,民谣丰富又自由。“它可以让我跳出很多关系,也是音乐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没有边界的交流。”
摄影作品:北京“豪运”演出地点
年轻的安娜喜欢躲在相机后面频繁地记录着,这让她可以免于复杂的交流,以自己的角度观察世界。而随着时间的沉淀,安娜对摄影的看法也有所改变。“摄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年轻的时候认为摄影可以不说话,但其实我错了,摄影本身就是一门语言。可能一张照片是一个词,你需要把很多的照片放在一起,变成一段话,一本小说。”
由央华戏剧出品,闫楠编剧兼导演的音乐戏剧《流浪之歌》
对她来讲,摄影最好的朋友和最难的朋友是时间。“我是个很慢的人。”安娜说,自己的摄影作品已经准备了很多年,但还没能和大家见面,也是因为整理地很慢,她有自己习惯的创作节奏。“但我已经完全接纳了自己,我就是这样一个人,需要慢慢地去做很多事情。”
「春天一些忧伤的歌」江湖Live
发达的网络让我们生活在Meta里面,像安娜说的,就算你没有去过纽约博物馆,你也可以看到里面的展品。“但我还是希望年轻的创作者们多用身体去体验,中国是一个增加体验很好的国家,我们的年轻人应该多走出去看世界。现在很多年轻人他们有很丰富的知识,但总是和社会和现实的人有一种距离感,只是沉浸在自我世界里。但很多东西就是你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去挑战的,可能你不富有,但这种经历反而会因此变得更加珍贵。青年艺术家们,应该更加勇敢地去表达。”
提到WWF此次艺术作品征集活动的公益性,安娜说,“我是希望我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可以be less,它本质上是一种欲望的减少。”当欲望减少了,你会发现生活纯粹很多。
当代艺术家:邬建安
邬建安的创作似乎是一个不断向自己追问的过程。“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持续不断的追问。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些终极的问题。这对于我的创作来说可能就是最核心的动力之一。”
《白日梦的森林》与《征兆-鹿》(左)
《精气》(右)
邬建安认为,当人不断追问的时候,周围的世界会被自己改造。这些思考会在精神世界的深处形成一个类似于核反应堆的东西,这时候一些东西在人眼里就开始变得十分耀眼。“这个对创作来讲很关键,你需要不断地给自己的反应堆添加燃料,否则当炉温降下来,外面的世界就又会恢复到世俗。”甚至一些原本你认为已经解答了的阶段性的问题可能又重新把你丢回到混沌的深坑中去。“我不断地追问,我精神世界深处的那个问题,变得越来越清晰,他们的发声,音量变得越来越大。”
《大身体:我们的身体来自祖先,乃一切奇迹降生之地》
“创作是如何发生的?它一定是有一个东西,持续在他精神世界的深处,敏感着,活跃着。”“神秘”是邬建安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他热爱中国的民间神话和神秘主义图像,当谈起创作的契机是什么,他回答道,“我一直觉得这种创作蛮神秘的,你问何为契机的话,好像是我在创作中很主动,他们很被动。但其实这种感觉可能相反。我不一定是这个主动者,可能神话故事也主动选择了我,或者说我们双方都是主动的。”
《九重天》
邬建安的作品是饱含着强大的能量的,换种说法就是观者会在观赏中激发出很多荷尔蒙。“当视觉上形成一种复杂的结构关系,好像原始森林,绽放的海洋生物或者是其他,这种视觉强度上的秩序才会让我觉得过瘾,那么我在创作中就会刻意的去追求和放大。”对邬建安而言,这些图像的组合关系或者是形态显现出来的时候,让他很着迷,可以带来一种神秘的喜悦。一直以来,邬建安的作品也表现出对于生命生态的强烈关切,“人类作为个体的话,总是希望一切都维持原状,但我们要记住自然有它自己的规律。”
作为本次艺术作品征集活动的评委,周力、安娜伊思·马田、邬建安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寄语,为我们提供了看待未来艺术创作的多元视角,而对于那些积极创作的年轻艺术家来说,相关公益责任主题作品需要被更多的人看到,正如当代艺术家邬建安所表达:“比赛总有胜负,创作不谈输赢。”参与过程的意义远大于结果。
创作不分领域、场合、时间,在生生不息的艺术领域里,期待所有青年艺术家无畏创新,与NYLON尼龙和WWF共同探寻气候生态的美好愿景。「青年有担当,艺术有责任」碳中和公益传播项目-文化艺术作品创作征集持续进行中,我们期待更多青年艺术家作品!
撰文:杜沫玑
编辑:D.P
图片:来源自艺术家和网络
监制:D.P
排版:朱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