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徐雪村和他的《溪山访友图》长卷
大家好,艺术类的书「美术专业书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作者:(英)威尔·贡培兹
译者:王烁、王同乐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3月
如何欣赏现代艺术?它们的意义何在?为什么看起来一个孩子也能捣鼓出来的东西可以被称为艺术品,甚至成为艺术史上的旷世之作?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威尔·贡培兹的这本书或许能解决你的困惑。“我写作此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和这些精深的大部头著作相抗衡——我也没这个能力——而是提供一些不同的东西:一本个人化的、充满趣闻的、有信息量的书,按时间顺序,讲述从印象派至今的现代艺术故事。”贡培兹以细致入微的场景还原的方式,将艺术史上若干重要事件和发展流派按照时间顺序,在艺术史的文献和作品之间穿针引线,将现代艺术不同流派之间的渊源关系、艺术特征和相互影响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知觉的悬置:注意力、景观与现代文化》
《知觉的悬置:注意力、景观与现代文化》
作者:(美)乔纳森·克拉里
译者:沈语冰、贺玉高 版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7年9月
19世纪下半叶,伴随演出、展览、投影等吸引人注意的新发明的产生,关于“知觉”与“注意力”——人类有意识地观看或聆听事物的方式——经历了关键性的历史转变。这一过程不仅关乎人类对于自身主体性的理解,更关乎一种新的技术关系和社会结构。美国著名艺术史家乔纳森·克拉里聚焦1880年至1905年这段历史,着重考察了主体性的现代化与视听文化的戏剧性扩张及工业化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人类注意力及其在现代西方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克拉里指出现代注意力的悖论性质:一方面它是个人自由、创造力与经验的根本条件;另一方面它又是经济、学科体制、大众消费、景观空间有效发挥效力的核心因素。
《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
《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
作者:(美)卜寿珊
译者:皮佳佳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11月
早在文人的水墨山水画统治画坛之前,人物侍女、花草翎毛、工笔青绿等等曾经各擅胜场。但从宋代开始,一切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文人开始以强烈的身份意识定义文人画,并产生了文人艺术理论。始于苏轼、文同等士人的文化运动,使得身份尤其是与身份匹配的文化品格,成了决定画作高低的关键因素,影响了此后五六百年的中国画史。美国艺术史家卜寿珊没有被汗牛充栋的明清画论带入泥潭,而是沿袭社会史和文化史,试图理清文人画的历史发展脉络,还原文人画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真实含义。《心画》即呈现了中国文人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图景和文人画理论的演变全貌。
《石挥谈艺录:把生命交给舞台》
《石挥谈艺录:把生命交给舞台》
作者:石挥
版本: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2月
石挥,中国影剧史上才华横溢的天才、享誉上海的“话剧皇帝”、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影坛的巨擘。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曾让梅兰芳为其演技动容:“我忘了我这是在看戏。”电影史学者李镇先生搜遍全国多家馆藏图书数千词条,按照文章的类型与发表时间,重新整理出石挥的演出手记、论文、札记、小说、剧本、译作、乐谱等147篇文章,结集成“石挥三部曲”:《石挥谈艺录:把生命交给舞台》《石挥谈艺录:演员如何抓住观众》《石挥谈艺录:雾海夜航》。这本《把生命交给舞台》从题材策划、编剧技巧、导演技法、演员制度、舞台装置、剧团经营、演剧经验等多视角,侧面呈现了中国话剧的历史演进。
《论巴赫》
《论巴赫》
作者:(德)阿尔伯特·施韦泽 译者:何源、陈广琛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9月
德国作曲家巴赫代表了音乐史上一座毋庸置疑的高峰。在近代西方神学研究领域,施韦泽试图还原历史中的耶稣和使徒保罗;在近代古典音乐领域,他译释巴赫,成为西方音乐研究中的里程碑。这本发表于20世纪初的《论巴赫》即是后者的成果。通过论证巴赫作品的来源,分析巴赫乐思中的图像化倾向,讨论巴赫作品的正确演奏方法,引导人们重新调整对音乐美学的总体观念,重写了人们对巴赫音乐的理解,填补了国内巴赫研究中的长期空白。直到今天,施韦泽对于巴赫的研究依然深刻影响着音乐学界。可以说恰是这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促成了巴赫的复兴。
高阶秀尔“看名画的眼睛”系列(套装四册)
高阶秀尔“看名画的眼睛”系列(套装四册)
作者:(日)高阶秀尔
译者:钱一晶、范宏涛、金静和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10月
这套系列丛书是畅销日本的经典艺术入门读物,分为《“断臂的维纳斯”为何是杰作——西方艺术与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为何是杰作——名画的诞生》《名画中的女人》《名画中的小奥秘》四本。作者高阶秀尔是原东京大学美术史教授、前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馆长。全套书涉及绘画作品500余幅,或从一幅作品解读展开,由点及面;或从600年的欧洲绘画史中拎出相同主题的数十件艺术作品,纵向贯穿这一艺术主题的历史变迁,帮助读者从欣赏画作的直观感受潜入艺术作品的内里。
《脸的历史》
《脸的历史》
作者:(德)汉斯·贝尔廷
译者:史竞舟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脸,关于面具、肖像、自我,也关于仪式、崇拜、真相、镜像,既是人类学、心理学,也是社会史、艺术史。这本书就是一部阐释“脸”的艺术哲学著作,通过回顾脸的历史,重新审视脸的文化意涵。贝尔廷从石器时代的面具讲起,从宗教仪式到殖民地博物馆,从戏剧舞台上演员的脸部表情到欧洲肖像画、摄影、电影和当代艺术中关于脸的观念变革,从大众媒介的造星运动,到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的虚拟脸。这是一部关于脸的图像史,它突破了艺术史研究的传统框架,试图打破某些流行观点的老生常谈,是对漫长历史中诞生的人类自我认知的一次全新探索。
《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
《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
作者:(伊朗)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译者:btr
版本:雅众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9月
作为伊朗新浪潮电影开创者、诗意电影大师,阿巴斯一生拍摄了22部电影,曾受到黑泽明、戈达尔等电影巨匠的一致推崇。这本《樱桃的滋味》就是他在世界各地开办电影工作坊期间的讲课内容整理,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其在创意、拍摄、表演等方面的经验体悟,教会读者深入到对于电影本身的思考中去。阿巴斯擅长用镜头凝视人世,以风格简洁的影像和简朴纯粹的故事给观众以回味。他认为,电影不仅仅是娱乐的东西,而应该表现真实的社会与人生,“最好的电影学校是你自己建造的那一座,由你自己的需求和动机所驱动”。
《竞争的艺术》
《竞争的艺术》
作者:(澳)塞巴斯蒂安·斯密
译者:程雪、董欣然
版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8月
马蒂斯与毕加索、马奈与德加、弗洛伊德与培根、波洛克与德·库宁,八位现代艺术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画家。他们曾彼此亲近,相映生辉,也曾相互疏远,相互怨怼。该书探寻了作为一个艺术家,一步步形成自己风格、发出自己声音的漫漫征途;试图分析艺术界本来就脆弱易感的创作风格,在人际关系亲疏影响之下产生的景仰、模仿、退让,和愿意“接受风格相互影响”的开放性,探寻被吸引和保有独特性之间艰难的平衡。
《自我的界限:1600-1900年的中国肖像画》
《自我的界限:1600-1900年的中国肖像画》
作者:(美)文以诚
译者:郭伟其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本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文以诚针对明清时期肖像画的研究,通过参考画作题字、画论、文献等相关文本资料,探究肖像画的功能和隐藏在背后的观念革新和文化身份认同。本书聚焦于中国肖像画中的具体面貌,尤其是17到19世纪末的肖像,从肖像画的基本观念出发,讨论具体图像中指涉的自我及身份问题。最后涉及作为事件的肖像:一种艺术家与像主相遇的活跃情境,有时这些反响与效果可见于肖像图像以及相关文本之中,与之媲美的则是当时及后来的观者对肖像的积极探索。
新京报记者 张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