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当代书法教育现状与相关理论研究课题「中小学书法教育方向的论文」

时间:2023-01-26 17:33:12 来源:孟云飞—书剑慰平生

大家好,当代书法教育现状与相关理论研究课题「中小学书法教育方向的论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贾长庆/文


书法是关乎汉字的艺术,是建立在中国文化特质基础之上,以汉字为造型要素的高度抽象化的艺术形式,它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书法这一艺术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观点和生发于传统基因中的文化面貌。书法以中国所特有的汉字为创作对象,以书者的思想情感为创作动机,将汉语言隐匿而复杂的意境情感化,是中国艺术史中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同时也为世界了解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和审美塑造的渊源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资料和活态的感官样式。书法艺术既是一门传统艺术,又是一门综合艺术。由于书法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当下它依然备受重视,更是以专业教育的形式得以存续。各类教育院校通过系统专业的教学,将关乎书法的思想体系、技能技法形成了学科化的教育模式。这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当代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当今“双减”政策全面落地的大背景下,关注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建立民族文化自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热议,书法教育也愈加引人注目,关于书法教育的理念、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成为了诸多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也涌现出了一系列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全面提高书法教育的质量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所著的《书法教育学》一书,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书法教育学的确立、书法教育观念学的形成、书法教学的原则和内容体系、书法教学的计划与实施过程、以及书法教育学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分析、总结和展望,该著作的学术观点鲜明、理论体系完整,为研究当代书法教育现状、构建书法教学体系提供了丰厚的理论依据和有益的实践参考,可读性较强,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深度发掘当代书法教育现状问题

在书法艺术发展的浩瀚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在典籍论著中看到诸多关于书法的论述,其中既有艺术的观点也有技法的输出,同时我们也会欣赏和观摩到历代书法家们的传世精品。然而无论是艺术观点的呈示还是实践创作的事实都是在书法艺术层面上的作为,当转入教育的视域中时,其缺乏清晰、明确、系统的教育概念、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问题则得以显露。如今在现代书法教育当中依然存在着学科意识薄弱的问题,将书法教学等同于技法或某种形式经验的传承,却忽略了其作为教育学命题本身的内涵与意义。在书法教育学科架构过程中,诸如书法美学、书法史、书法教育方法论、书法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表现出相对匮乏的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使用经验教学的传统方式,而缺少宏观、系统的教育学理论观念以及微观、科学的教学设计意识,最直接的外化表现就是重技艺而轻内涵的教学现象,强调和关注形象思维的训练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书法教学的思维模式,但对于逻辑思维运用的忽视却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学过程显得过于表面且流于形式,重临摹而轻创作,难以触及到书法艺术真正的思想内涵和本质特征。在这种教学方式的作用下,学生对于书法知识的习得往往表现出离散的点状分布,缺乏整合、关联的系统性认知,他们习惯于在反复的摹写过程中精进技艺,而缺乏深度思考的主动意识和勇于创造的开拓精神。使得书法艺术在“传承”中裹足不前,而缺乏活态的、生动的、发展的人文观。同时,由于书法教育学科意识的薄弱,具有知识系统性和理论深度的高质量教材也比较稀缺,这就使得教学设计的最终实现变得更加困难,教师不得不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编纂一定的文本资料,其质量的优劣更是难以把控。课程与课程之间也呈现出相互分离的状态,无学科统筹规划意识下衔接和兼容并蓄的整体观。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存续在当今社会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状况,伴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使用,汉字的电子输入方式越来越彰显出其功能性优势,那么如何将书法艺术继续发扬光大,教育的意义就变得尤其凸显,因此当下对于书法教育的研究相较于过往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更加迫切。

2.系统总结书法教育的改进策略

为了进一步改善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对书法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认同感。书法是一门抽象的,又与其他教学截然不同的,无明确评价标准的艺术学科。因此,提升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而不是将教师仅仅作为传授知识的媒介。教学应该超越传统意义上千篇一律的传道授业,将个性的、特指的、强烈的观念感情作为“对话”的模式,不能把书法教育简单的认为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及相应技法的训练,这在很大程度已经脱离了艺术教育的本质,渐行渐远。在很久一段时间内,书法教育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阶段,很多重要的命题、新的教育哲学观点还未能引起高校教师足够的重视。高校及师生群体对书法教育的不重视影响了我国书法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和逐步壮大。目前高等书法教育的观念和立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们应该提升书法课程的专业化结构设计和教师知识的更新,这是当下高等书法教育刻不容缓的问题。为了有效提升我国高校书法教育的整体水平,首先高等教育院校在书法教育方面要树立科学客观的教育理念,逐步端正科目教学态度,不断扩大书法教育科目的专业化和系统化,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从业标准,各大教育院校也要严格遵照专业教师资质认定和选拔机制,并对书法教师进行严格的艺术教育学训练。贫乏的知识会使教学走向陌生和艰难,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情感的输出,一个自身创作能力低下且千篇一律、照本宣科的写字匠不会成为一名称职的书法教师,这更多的需要一流专业化教学团队和教师水平进修培训的加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改造经验,通过知识的更新和教育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方法和教学策略。增强教育的主动性,“先器识而后文艺”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去解决问题,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增强合作精神的培养和学习氛围的建立。强调学生的个体价值和主体意愿,尊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实现,避免发号施令式的服从。将单纯的接受变为自主的否定、怀疑和选择,以此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存在。提倡艺术上的个性化,重视差异化和个别化。在书法教学中应当培养精准的观察力和感知力,学会去剖析作品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的“创作意识”。另一方面,如何高效利用电子技术和多媒体设备,是关乎高校书法教育智能化转型和教学创新的关键因素。高校书法教育过程中还要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做到对多媒体技术、网络平台、科技设备的充分运用和巧妙结合。为此,在高校现代书法教学课堂中,授课老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氛围,利用投影仪、录像、分镜头等新型教学工具和手段,改变以往书法课堂的沉闷氛围。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手段,丰富的声光影像能够更加直观和形象地展示书法的魅力,这对于提高学生学科兴趣和知识拓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尽快高效的建立专门的书法资料库是关乎高校书法教育发展的关键之一,能否建立专门的书法资料库也是检验学科性专业化的明确标志。

《书法教育学》作为研究书法教育的优秀理论著作,该书具有高层次的理论站位和跨学科融合的研究视野,将书法的艺术性与教育的科学性,书法的形象思维方式与教育的逻辑程序方法进行了紧密的关联研究和分析总结,真正明确了书法教育学做为一门学科的实质内容和重要意义。同时,该书的作者本人既是书法家,又是学者,同时也是高校书法教育的工作者,其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度参与,使得其研究成果不仅具有系统理论的内涵,同时也显现出对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相关方面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研究路径。全书理论观点独到精深、语言洗练精准,内容丰富、体例清晰,十分适合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阅读学习和实践使用,对书法教育的深入研究也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在“以汉字为媒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指导下,书法传承和书法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学科观念的确立,书法教育也将向着越来越系统、越来越规范的道路发展。

(孟云飞转自《中国电化教育》 2021年第12期)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