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脊梁(书画篇)·走向世界的共和国文化大使·张庆祥作品展
大家好,大数据挖掘专家「大数据技术分析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肖育民正在收集直播的大数据。
陈俊伟正在分析数据。
东南网5月20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 文/图)福建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实践起点。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3万亿元、增长1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47%。今年4月,省发改委、省数字办发布《福建省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超过4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20年提高3个百分点。为保障这一目标的顺利实施,《行动计划》将实施八大行动和27项工程,促进做大做强做优福建省数字经济。八大行动中提到数字人才培育工程,指出要积极培训数字经济创业、从业人员。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已接近1100万。2019年4月至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4批56个新职业中,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新职业超过20个。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正在催生着更多的新职业。到2025年,数字经济带动就业人数将达到3.79亿。
这些新职业人才,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原先的工种模式和工作流程,掌握的知识技能也不断迭代更新。近日,东南网策划“数字经济催生新职业”系列报道,选取多个新兴行业内的代表,走近他们,请他们讲述新职业背后的故事。
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对于许多行业来说都很重要,有些数据甚至成为企业的资产,掌握了数据,也就掌握了流量。如今的企业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实现精细化运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大数据分析师”的职业应运而生。对普通人而言,“大数据分析师”还带有一丝神秘感,本期《网事》带你了解这一职业,听分析师解密“数据”不一样的力量。
研究数据 让数据开口“说话”
陈俊伟和肖育民都是“95后”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经过两三年的锻炼,现在已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他们所在的公司是一家集合图文、短视频、达人直播、店铺代播、品牌供应链等为一体的综合性MCN机构。
陈俊伟毕业于闽江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大学期间就经常与各种不同的数据打交道,目前工作中的数据分析、数据采集、数据归纳对于他来说早已轻车熟路。陈俊伟告诉记者,大数据分析师更为准确的称呼是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即从事大数据采集、分析、挖掘等技术研究,并加以利用、管理、维护和服务的工程技术人员。
记者了解到,这项职业的工作任务还包括研究、应用大数据平台的体系架构、技术和标准,设计开发、集成、测试大数据软硬件系统,监控、管理和保障大数据安全,大数据建模与大数据分析,提供大数据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
陈俊伟介绍,他们的工作侧重大数据采集、分析、挖掘等技术研究。在他看来,这些数据都会“说话”,甚至有时必须让数据来说。
梳理数据 帮企业调整运营
那么,大数据分析师具体是如何工作的呢?
陈俊伟每天的工作是从处理各种数据表格开始的。“时下头部达人之间流行哪些元素?头部带货达人选择的产品有哪些?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才能成为爆款?同行业竞品的数据分析……”陈俊伟在公司更偏重于数据管理分析,他的工作如同公司在达人带货、品牌孵化等产品线上的“数据大脑”。这个“大脑”不简单,相当于产品线上的中枢。这些数据需要陈俊伟每天搜集并实时更新。
以他手上正在研究的零食销售市场的大数据为例,先了解目前爆款的零食产品有几款、头部达人有哪些正在带货。接下来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这些产品如果匹配给公司达人,要怎样达到满意的销售量?要匹配什么样的资源?“这些数据有的不是现成就能搜集到,需要用专业数据软件经过自己分析得出。随着项目的推进,有些数据需要不断调整。”陈俊伟说。
复盘前一天直播中出现的大数据,是肖育民当天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直播期间,我会重点监测运营数据,对后台产生的大数据进行监测分析,例如某个时段哪个产品卖得好,是否有可能产生爆单;哪些产品网友停留时间较短,造成了流量流失……这些情况,我们在直播过程中要不停提示主播和场控,让他们及时调整。”肖育民说,数据分析师犹如整场直播的“大脑”,要实时把控及时输出。直播结束后,对直播数据的梳理和复盘也是重点。“现在直播网络购物,最为重要的是人、货、场,网友进入停留多长时间点击购买商品,点击购买率低时如何进行引流等。这些数据都是多维角度,掌握这些数据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是让直播效率更高。”
肖育民对记者说,直播过程中会形成“倒金字塔”结构,首先是通过直播间展示、主播形象语言等让网友停留观看,再进行互动交流,产生对商品的购买欲望,再下单。搜集、推演大数据就是让这个结构过程更加稳固。肖育民的数据分析更接近运营角度的考量,即运营前准备、运营中把握、运营后反馈修正,需要从这些运营数据中总结规律,并对项目的进程进行提示及掌控。
人才短缺 需加强队伍建设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深化,大数据分析行业的人才需求量正在不断攀升,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专门从事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并能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的大数据分析人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新职业——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2025年前大数据人才需求仍将保持30%~40%的增速,需求总量在2000万人左右。该报告还指出,大数据从业人员专业来源分为4个大类,分别是数理类、经济管理类、计算机类及其他专业。其中,计算机类占比最高,其次是数理类。
肖育民大学学的是与数字媒体相关的专业,他认为从事自己这类职业,除了需要具备基础的理工科、计算机类的知识,还要学习统计模型、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能熟练使用分析工具,应用Python一类的数据分析检索软件等。
“还要有较强的数据敏感度和逻辑思维能力,做好不断学习的准备。”陈俊伟补充道。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目前仅在福州,大数据分析师及类似岗位的人才依然紧缺。福建省自媒体协会副会长林德志表示,随着大数据、物联网、5G等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数据分析师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目前人才数量较少,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林德志建议,首先要建设多层次人才队伍,建立适应大数据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其次要加强大数据人才培养,整合高校、企业、社会资源,推动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