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旅行的艺术书籍「艺术是」

时间:2023-01-31 10:13:20 来源:粥粥Laraine

大家好,旅行的艺术书籍「艺术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对你而言,旅行是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是不是不自觉地眉头一紧?哈哈。

放心,不必回答,因为我正是要来推荐一本书给你——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

读完这本书,相信会对你会有一些启发和触动。

▲《旅行的艺术》

这是一本很棒的书,围绕旅行展开,却又高于旅行,充满着智慧和哲思。

全书虽然讲的是旅行,但它更像是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在情感上、文化上、思想上的一些有趣的思考和发现,并且融入了许多情感化和微妙的东西,读来很惊喜又很舒服。

读到某些章节和句子的时候,甚至忍不住想对作者说:“瞎说什么大实话!哈哈哈…” 有这么一种感觉,书中许多观点,是自己内心一直认同的,但是从未表达出来,而作者替你说出了你想说又说不出的话。

作者阿兰·德波顿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毕业于剑桥大学,是个才子型作家。

他在大学时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便一直泡在图书馆和学校附近的书店里读书,度过了大学的时光。他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涉猎广泛,对文学和艺术颇有见地。除此之外,德波顿还拥有良好的哲学素养,曾经担任过大学的哲学讲师。是位兼具逻辑思维和哲学思想的文人。

没错,他就是传说中那个“左手数理化,右手笔生花”的男同学。羡慕嫉妒恨不?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9个章节,分别是旅行的期待、旅行中的特定场所、异国情调、好奇心、乡村与城市、壮阔、令人眼界大开的艺术、对美的拥有、习惯。

章节顺序遵循了旅行的过程,包括心理准备、开始、路上、结束等。每个章节围绕一个主题,讲述一个旅行地。并结合与当地相关的文人和艺术家,用他们的故事、思想贯穿该章节。有意思的是,作者采用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经历和名人故事交替闪回的方式来讲述,这一点很像一些电影中的手法,颇有镜头语言的力量感。

每个章节不同的哲思,以及各种细碎的小体悟,共同构成了这部旅行艺术之书,使得它丰富而有层次。

本书的语言也是一大亮点,表达精准,细腻优美,画面感极强。画面和情感的结合恰到好处、呼之欲出。

1

“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他的房间里。”

先从结尾说起。

本书的结尾很巧妙,写的是回归,使得从头到尾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回环,走出去,再走回来。就好像一支酣畅淋漓的舞蹈,起承转合后,收于起始的动作,平静中深藏意犹未尽。

作者引用了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的一句话:“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他的房间里。” 带着一种上帝视角的审度,好似看透了人性和世间情感的运行规律,朴素但一针见血。一个人的思维、知识体系、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网状发展,不就是这样一种规律么: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知道如何安静待在自己房间里的人,应该就是所谓活得通透的人,他必定经历丰富,又善于洞察、沉淀和提炼。近如黄磊老师,远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看清了想要追寻的,明白了人生本无圆满,心中有爱,认真生活,果敢又冷静。想起一句很喜欢的话:“身在名利中行走,心在荒村中听雨。”

所以,作者说:“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我们常说近处没有风景,其实只是司空见惯罢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爱好舍近求远,并且喜新厌旧。

▲卧室旅行

书中,梅伊斯特的卧室旅行,像是要通过行为艺术,给这种本能一个响亮的耳光。我们不禁反思,如果带着游山玩水的好心情,欣赏熟悉的一切,感恩遇见,是不是会很好?当然,不只是对身边的一草一木、街道建筑,更包括我们亲近的家人和朋友。

那么,对自己呢?

“独自旅行似乎有一个优点。我们对世界的看法通常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我们周围人的影响,我们调和自己的求知欲去满足别人的期待。但是独自一人行走在哈默史密斯的正午,我却没有这样的顾虑。”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这一点显得尤为珍贵。的确,每个人身上都有太多的标签,渐渐淹没了自己。

这些标签紧紧缠绕,组成了一个管道,很直又很窄,通过这个管道看世界,难免管中窥豹;而世界反过来通过这个管道看你,也是了了。人生是个追寻的过程,如果过早地被束缚住了,又怎么能够用发散的方式去探寻更多可能性呢?我们的路途,该像树枝一样发散,而不是像管道一样笔直。

2

“旅行能催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进中的飞机、轮船和火车上更容易让人倾听到内心的声音。”

作为一个喜欢坐车看移动风景的人,深有体会。当眼前的景色不断刷过,大脑便处于一种无意识的放松状态,像是脑袋里面的杂念被景物带走了似的,某种程度上和饮酒后微醺的状态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状态下会喜欢思考一些东西,且不觉得有任何负担。

这种思考不像平时刻意的思考状态:越是想认真思考,越是容易开小差。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体会,明明很想集中精神想事情,大脑中却总是冒出各种的小插曲:“午饭吃什么?听小李说附近一家新开的日料店不错……”“周末要去爬山,驱蚊水还没买……”这就是大脑的“叛逆”,需要我们去调节。

一种方法是练习冥想,通过训练来提高大脑的控制力,即“技术手段”;另一种方法则是上文说到的看风景松弛思考法,属于“技巧手段”。显然,冥想法的难度更大。所以,如果你正心烦意乱,不能静心思考,那么,让自己出发吧,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旅途中,我们的心情也会有奇妙的变化。

在飞机上,或其他旅行中的场所,我们的心情往往是不一样的,有时甚至会处在一种莫名奇妙的亢奋状态。是对即将见到的景物的期待也好,对未知的小紧张也好……总之,是不同的,且兴奋的。“飞机上的食物,如果是坐在厨房里享用,可以说是毫无特色,甚至让人倒胃,但现在,因为面对的是云海,这些食品却有了不同的滋味和情趣。”

旅行中,能体会到别样的归属感。由于孤独的共鸣而产生的归属感,有种别样的温暖。

在陌生的环境包围中,卸下包袱,不需要防备和假装,诚实地面对孤独,反而轻松自在。“这一次,孤单是如此的温柔,因为此时的孤独不是那种置身于欢笑和群闹中,让我意识到心境和环境之反差并觉得痛苦的那种孤独;它源于陌生的人群,在这里大家都明白,沟通的障碍客观存在。”

▲霍珀《加油站》

▲霍珀《自动贩卖店》

作者在这一章引用了好几幅霍珀的画,如《自动贩卖店》《加油站》等,画面营造的意境和作者的语言描述十分贴合,相得益彰,代入感强,一下子就能体会其中的意蕴。

比如对《自动贩卖店》这幅画的解说:“家庭气息的缺失、明亮的灯光和毫无特色的陈设把我们从种种所谓家的舒适中解脱出来。同家里挂着挂着相框和贴着墙纸的客厅相比,在这些地方,我们更容易摆脱心中的感伤。”

3

“只要将眼睛睁开,我们就能见到许多美景,但是这份美在记忆中存留多久却要依赖于我们领悟它的用心程度。”

相信大家都有在旅行地买纪念品的经历吧,买时恨不得全都抱回家,可是回家后却多数落得了在某个角落吃灰的命运。我们为什么还乐此不疲,屡教不改呢?因为纪念品是一种情感寄托,我们想通过它们把旅行地的美景、画面、记忆留住。

不过,这样真的有效么?

英国作家罗斯金对此有深刻的见解。人们对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想要拥有的渴望,而正确地用拥有美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去深刻理解美而“拥有”美。比如诉诸于艺术(书写、绘画等)就是其中的一种典型方式。

反观当下流行的各种“打卡”:地标打卡、网红店打卡……这种走马观花式的状态显然不够明智,它更多的是在寻找认同感,而不是出自本身的欣赏。许多人在随波逐流中迷失自己,在旅行团的流水线式经典路线里寻找认同感,在朋友圈和微博中享受被称赞的满足感。

当然,我们是需要认同感、需要被欣赏、需要社交和分享的,并没有diss这些的意思,而是轻重缓急的顺序弄反了,这些应当只是小插曲、小点缀,而不是主要目的。

“真正珍贵的东西是所思和所见,不是速度。”我们需在欣赏、理解和深深体会后,再小心地将这一段的美景和自己的心情装进盒子里小心珍藏,就好像珍藏一个里面有着小圣诞树和小房子、会下雪的玻璃水晶球。而类似“打卡”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作为盒子上的一个个小标签,以供自己记录和归档。

“许多东西打动我们,因为它体现了一种对于我们而言十分重要的价值或心境。”带着一颗观察与感受的心去旅行,用心看而不是只用眼睛,用心体会而不是只用头脑,用心记录而不是只用相机,那么这趟旅行一定是值得的。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美,我们可以借助绘画和语言来刻画它。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绘画最珍贵的意义在于它教我们去观察。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地看,而是关注。

我们总是对小时候的事物记得特别清楚,时间也似乎慢很多,因为我们会花大把大把的、足够足够的时间去观察,也更善于观察。

对很多东西的了解和兴趣,也都发生在那个时候:看到足球运动员在赛场上帅气驰骋,便也想当一名运动员;看到芭蕾舞演员美丽优雅,便也梦想成为一只白天鹅……等等。长大之后我们去追的梦,就是这样一个个小的时候种在我们心里的种子。我们去灌溉这些种子,它们慢慢地发芽、抽枝、茁壮成长,直到变成参天大树。

会观察的人总是能发现更多的美和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可惜的是,这原本是我们生命之初自然习得的能力,却随着年岁增长渐渐丢失。如果我们能一直保持年少时的观察劲儿,看到的世界也许会大不一样。

▲三味书屋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说到这里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来充满童趣。不仅是观察的典范,语言也是极准确、活力、有趣的。

《旅行的艺术》这本书中的语言文字,十分的优美细腻、生动形象,同样是典范。

不用乏味而宽泛的词来形容眼前的美,我们其实也是可以做到的。一个简单的方法:下次旅行时,对于自己喜爱的点(可以是一个画面、一个场景、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个陌生人等),花几分钟时间,用自己的语言尽可能生动地描绘出来,写下来或记在手机里都可以。同时,是不是发现自己也观察得更用心了?

借用朱光潜先生的那句话:“慢慢走,欣赏啊!”

4

“这个世界除了大人物的事业,还有在原野鸣叫的草地鹨。”

不久前去贵州一个未经开发的山里旅行,途中和司机聊天。我一直在赞叹窗外心旷神怡的景致,而司机师傅则一直在表示对城市现代化生活的向往。多么有趣的反差。说到底,我们都在追求各自所缺少的东西。司机师傅和我,恰恰分别代表了,从自然中来和回自然中去,这两面。

而这来去之间,便是如今的状况。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慢慢地便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城市只是人创造出来的集合体,而大自然才是我们的本源。追名逐利不是我们的天性,朴实真诚之美才是蚌中之珠。

身处城市,时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喧嚣,人心也跟着浮躁。本性来说,没有人不喜欢自然、不喜欢纯净和质朴,人心之所以会变,都是因为身处尘世、身处竞争和压力中,慢慢地由于各种原因便悄然变化了。这种变化就像腐蚀,很缓慢,每一天是看不出差别的,但日积月累后,再回过头看以前的自己,会唏嘘不已。也许在哪一天的旅途中,躺在草原上看着辽阔无垠的星空,会不由得泪流满面吧。

▲无垠星空

记得梁静茹那期的《我想和你唱》,素人合唱环节中,有个52岁的清洁工阿姨。生活的辛劳在她身上刻下了岁月的痕迹,在一众青春靓丽的俊男靓女中显得有那么一点格格不入。但是她一出场、一开口,所有人的眼眶都一下子湿润了。大概,像这样无关名利的小人物,也许不被生活善待却依然热爱生活,那种无法掩饰的真诚,最能触达我们心里的柔软。在她身上,我们看不到所谓城市人的浮躁,有的只是善良和纯净。外表的光鲜千篇一律,真诚的心灵万里挑一。

所以作者说:“诗人谴责城市造成一系列窒息生命的情感,包括对我们所处社会地位的焦虑、对他人成就的羡慕,以及在陌生人面前炫耀的欲望。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城市人毫无主见,只限于在街边或饭桌上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所幸,我们可以常常回归自然,从自然中汲取能量。“人们在大自然中所见到的景象可能永远留在我们一生的记忆中,每当它们进入我们的意识中,便能与我们眼前困境形成对比,给予我们慰藉。华兹华斯称这些自然界的体验为’凝固时间点’。”就像集邮一样,我们存储好这些凝固的时间点,即使没有处在自然之中,我们仍然能够常常拿出来重温一番,建立和大自然的连接,愈疗疲惫的精神。

▲与大自然连接

在壮阔的自然面前,人是很渺小的。所以,生活中的事情,大多也都是小事。这样我们可以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可惜我们时常会忘记这一点。

希望大家都能拥有温柔浩瀚之心,就像很喜欢的一句话:“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5

“如果我们能够依据好奇心的驱使决定什么是有趣的,而不是被一本有着绿色封面《米其林马德里道路指南》所左右。”

当下,各种旅行攻略和tips铺天盖地,方便大家的同时,也带来弊端,正如硬币的两面。所有人的旅途都变得那么相似:去青海湖就该挥舞丝巾随风飘扬,去日本就该买买买,去海边就要比比谁跳得更高……

旅行之所以让人兴奋,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由于世代先人留在我们基因中的天生的探索欲望,当面对陌生的环境、事物,我们会自然产生出好奇心和探索欲,去满足这种诉求时便会感到快乐。旅行攻略变相地剥夺了,对陌生旅行地的这种探索权利。失去了探索的乐趣,旅行不再充满新鲜感和让人兴奋不已。“多数的景物不会让游客产生质疑,他们也因此失去了他们应得的刺激和情趣。”

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许多事物也许本无对错,而其中的某一面被多数人反复确认后仿佛变成了真理,有如每道数学题总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探索世界的过程是没有真理的。且不说科学界那无数个未解之谜,即使近在咫尺的“今天走哪一条路回家”,都不宜武断评判孰是孰非。

那些在文明前进过程中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必定是不拘泥于所谓“真理”、敢于质疑、乐于探索的果敢之人,是探索世界的践行者。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卓然拔群,影响了时代。

正如《乌合之众》里所说,群体是没有智慧的。因此,在历史的浩瀚星河中,最闪耀的总是那么一些零星散落的一颗颗星星,也就不足为奇。

伟人难得,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做自己世界里的探索者。

▲探索

旅行不仅要“你带着我,我带着钱”,更要带着心灵和大脑。如若能够有思考与探索,那么“我们从旅行中带回来的,或许就不是1600种新植物,而是一系列细微、不显著但却能丰富人生的想法。”当然,这里说的旅行,区别于旅游/度假,后者主要目的是放松身心,不应有过多要求。

人生亦如旅行。生命不止,探索不息。

6

“我们就像这样一个人,有一个词语在他耳边已经被提及多次,但是只有他体会到这个词语的含义时,它才开始倾听到它。”

正如科学家探索科学世界一样,艺术家是艺术世界的探索者和先驱者。

艺术家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细腻的心,他们善于观察世界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许多容易被忽略的美,正是艺术家去描绘和表现出来以后,人们才开始去注意和欣赏。

作为我们认知世界和欣赏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艺术究竟如何表达?是尽量精准地复刻吗?不是。

事实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写实”,即所谓的精确捕捉世界的一小片,因为“自然最小的部分已是无穷!”艺术家其实是选择和提取了事物中的某部分特征,进行突出和描绘,过程中还可能会加入情感。而决定我们喜欢哪些艺术作品的,可能正是艺术家选择的这些特征是否对自己的胃口、对自己有价值。

“一个诗人,在描述一件事时虽然比不上一名记者来得真实,但是却可能揭示出在记者严谨的文字框架内无法找到的事件的真相。”感性的真相和现实的逼真往往并不完全相等,而艺术所要表现的是前者。

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它们都来自于自然与生活,并建立起情感的通道。

“艺术不可能完全凭借自身力量创造热情,也不可能是从凡人所缺乏的情感中产生,它只是推波助澜,诱发出更深刻的感受,使我们不至于因匆忙和随意而变得麻木。”我们本就对身处的世界万物怀有各种各样的情感,但却有可能忽略它们,艺术使我们注意到这些情感。因而,它也唤起我们对世界的更仔细的注视和更耐心的倾听。

所以,艺术的本意,是启发我们更多地去关注和欣赏我们身处的这个实实在在的世界,而不是赞叹于艺术品精湛的技艺或是对现实的复刻多么精准。

本书第七章,作者讲述了梵高在创作法国南部相关画作时的一些生活片段和想法。

▲梵高《星空》

▲梵高《麦田与柏树》

对于自然,大师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位观众,但他同时也是出色的表达者。他比普通观众更善于观察,并且通过自己的画笔使其跃然纸上。他对色彩格外敏感,也着迷和执着于表现色彩。除此之外,他也总是能注意到一些其他画家忽略或不在意的东西,并敢于独树一帜地表达,因而他的画作充满魅力。

作者的笔触里,没有高深的解析和华丽的赞扬,而是在讲故事——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画家的故事。此时,我们和大师的距离很近,就像身边的一位老朋友,这种距离让我们更懂他了。

我很喜欢这个章节,因为我一直不太会欣赏名家的画作,总是看得似懂非懂,觉得很遥远,但读过了这一章便有所改观:和艺术家们同为自然世界的观众,我们欣赏艺术作品,从自己出发就好,用心去“看”,便能看懂。

莫名想起《月亮与六便士》里面的那位画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观众和表达者。

小结

纵观本书,其实是在探讨人、世界、旅行三者的关系。

人通过旅行探索世界,世界通过旅行对话人。把自己丢入世界,和它碰撞,一次次反弹回来,从而逐渐看清自己。

除了讲述和探讨旅行之外,这本书本身就是一场旅行。和一般意义上的旅行不同,本书是一场带着哲思的——跨时间、空间、文化的——思想之旅。这是一种至高境界的旅行,可由此生发出关于生命和自然、个体和社会、景物和精神、艺术和现实等的层层思考。而后,或诉诸笔端,或凝固成手中的艺术品,或其他任何表达方式。旅人的心智得到升华,并由此踏上通往杰出和伟大的道路。

这场旅行,可以短到须臾,也可以长到一生。人生亦是旅行。

作者本人兼具理性和感性的思维,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既有着哲理的思辨色彩,又通过优美的语言将这些理性的东西融化在文字之间。在西瓜汁里面加入绵绵的碎冰,而不是一大块冰,喝起来更加沁人心脾。

这本书是经过了很深的洞察和思考写出的,所以即使在写作本文时,它也总能激起我绵绵不绝的想法和思路。大概是因为:作者深层次发觉并准确表达出了人们的心理特征和共鸣,看到这些故事和感悟,一些片段立刻就与自己完美的重合了,好像故事中的人就是自己一样,代入感很强。不由感叹,作者阿兰·德波顿不愧为英国文坛的一枚才子。

回到最初的问题,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作者并没有回答,但是他恰恰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看完本书,相信每个读者心中都有自己的回答或是思索,并且有一种情绪久久留在心中,余音绕梁。

你,准备好下一次的旅行了吗?

「本文由 @粥粥Laraine 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微信公众号:氧兮」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