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记内蒙古画家彭义华
大家好,疫情展览馆「维也纳leopold博物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维也纳拥有大大小小上百个主题博物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后,维也纳不少博物馆迅速启动疫情藏品征集活动,并陆续策划举办与“大流行病”有关的展览,在回顾和反思历史的同时,也审视现实,展望未来。
皇家马车博物馆位于维也纳美泉宫,是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分馆之一,在2020年末推出了展览《新冠肺炎疫情的祖先——1500年至1918年间维也纳宫廷的面具与瘟疫》,回顾了近代之前各种传染性疾病横行的历史,告诉观众新冠肺炎并非第一场肆虐全球的瘟疫,霍乱、鼠疫、天花和西班牙流感都曾在维也纳留下印记。
1678年至1680年间,维也纳曾与鼠疫进行激烈斗争。直到今天,在城市里仍然能够找到与这场席卷欧洲的“黑死病”有关的著名建筑和纪念物,比如,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六世在瘟疫过后修建的卡尔教堂、利奥波德一世皇帝为纪念死难者而在内城格拉本大街修建的“鼠疫纪念柱”以及为改善城市卫生条件而用碎石铺设的街道路面等。后来,维也纳又经历了其他瘟疫的考验,不断从灾难中吸取教训,当时的防疫措施已经与现代非常相似,包括建立医疗和隔离点,关闭学校、剧院和店铺,限制贸易,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保护口鼻等。1918年至1920年间的西班牙流感曾令全球数百万人丧生,奥地利正是在这一时期成立了卫生部,负责大流行病的防治。
展览中不仅有古老的运送灵柩的马车、皇室定制的奢华葬礼服装、记录首次接种疫苗的文件等特别展品,还展出了数百年间奥地利皇室使用过的面具,呼应了疫情之下最有代表性的日常物品“口罩”。虽然在新冠疫情初期,欧洲人非常抵触以口罩遮挡面部的防护措施,但实际上,欧洲有悠久的佩戴面具的历史,面具曾是自由的象征,具有积极的含义,人们在面具的保护下得以隐藏身份、改变行为方式和提出批评质疑。传统的欧洲面具多出现在竞技比赛、戏剧演出、狂欢节等活动中,但几乎不会用于医疗场所。19世纪时,茜茜公主出席葬礼时会佩戴定制的充满艺术性的口罩和面纱,在表达悲痛情绪的同时,也遮挡住了日益衰老的面容。此外,在展厅的地板上还能看到许多早期的提示语,比如,1832年维也纳河畔剧院舞会就规定“只有佩戴面具才允许入内”。
维也纳市博物馆策划了三个疫情主题的项目。第一个项目早在2020年3月疫情初期就已启动,面向全社会征集疫情相关物品和文档,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来记录和反映历史。征集的第一阶段只接收市民通过网络发送的拟捐赠物品的数码照片,共收到2300个捐赠意向,其中包含6000多张照片。6月第一次全国封锁结束时,也是征集活动第二阶段的开始,被选中的实体物品陆续移交和存储到维也纳市博物馆的藏品仓库中,进行整理和分类,用于未来的展览、出版和研究。
第二个项目是2020年下半年举办的疫情主题摄影展《面对它!》。维也纳市博物馆在市中心卡尔广场有一个露天展区,9月起展出了该馆委托法国摄影师埃洛迪·格雷森拍摄的18幅戴着口罩和面罩的人物肖像照以及就照片主人公在疫情中的个人经历进行的采访实录。该展线下部分目前已结束,展览全部内容仍然可以在线上观看。
2月份,第三个项目——露天展览《在维也纳见百城》也将揭幕,展出摄影师沃伊切奇·采亚在疫情封锁期间用智能手机拍摄的照片。在无法自由旅行的日子里,摄影师带着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情开始探索故乡维也纳,他走过隐秘的街巷、陌生的社区和城市的边缘,用镜头捕捉维也纳不为人知的一面,从他拍摄的维也纳风景中甚至能够窥见很多外国名城的影子。
坐落在维也纳内城环路的应用艺术博物馆是笔者非常喜欢和经常到访的博物馆。该馆设立了“应用艺术博物馆未来实验室”,经常通过工作坊、讲座、论坛等形式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和交流。第一次封锁结束后,博物馆在未来实验室的框架下推出了以“从新冠中学习”为主题的互动形式的展览,邀请参观者以“未来设计师”的身份参与到展览中。
在观展过程中,观众会遇到不少现实问题,诸如“疫情结束后,我们对全球化、经济增长、气候变化、数字化、人工智能、团结等概念会有不同看法吗?”“我们对家庭和城市环境会有什么新的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体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长远来看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可以就这些问题相互交流和讨论,思考如何利用疫情时期获取的知识和经验,共同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