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收藏:老年书画家作品确实包含财富,只是财富是属于经营者的
大家好,北京买书画用品的地方「书画天下艺术品交易中心」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时候,当代人的生活就变成了“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吃东西,可以叫外卖;买东西,可以上“某宝”。其实,艺术品又何尝不是如此?它就在你的身边,只要动动手指,就能畅游线上。
在“互联网 ”时代,线上艺术品交易的应运而生,改变了长久以来的艺术品购藏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十分显著的。不限时空、成本不高、操作方便、信息检索、收货快捷等体验,让不少人大呼过瘾。
漫画绘图 王师洁
还有专家分析,生活方式化、个性化是中国本轮消费升级的特点。比起过去几十年里中国曾历经的三次消费升级,本轮所卷起的“浪花”正在从物质逐渐转向精神。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电子商城起家的京东,近年又瞄准“艺术消费”,开创了文娱寄卖商城模式,其最独特之处在于这个商城“买了还能再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老百姓又可以在商城买到哪些艺术品?
··························································
谁在线上买艺术品?关于这个话题,有过许多声音,但最终都归向一个:年轻人。目前来看,大多数线上艺术品交易的种类以中低价位的小件精品为主,因此,并不多金的年轻人更易于进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其实是与当下艺术消费升级的态势相吻合的。在京东文娱寄卖商城副总经理苗中鑫看来,这个商城的诞生正好是与这种态势相吻合的。
京东文娱寄卖商城副总经理 苗中鑫
模式诞生有三大背景
《中国收藏》:京东是以电子商城起家的,为什么会想到与艺术收藏挂钩?“寄卖”这种模式又是如何产生的?
苗中鑫:京东文娱寄卖是基于三个方面产生的。一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背景下,京东也由电子商城向电子文娱事业转型。京东文娱寄卖正是在京东战略转型下开创的新模式。
二是消费升级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尤其是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大幅提升。除了吃穿住行之外,精神追求、文化追求的需求与日俱增。京东文娱寄卖开设书法、绘画、钱币、邮票、邮资封片类目,未来规划非遗、票证、工艺品、文玩等类目,范围涵盖文化艺术品各细分领域,实则是为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搭建了一个平台。
三是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做文化产业和收藏行业的基础服务商。寄卖只是我们提供的一项服务,接下来还会开展仓储、流通、鉴定等系列服务。
买了还能再卖的商城
《中国收藏》:您重点提到了消费升级,那么,在艺术消费升级过程中有什么难点吗?
苗中鑫:艺术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痛点。
首先是作品如何保真,京东文娱寄卖解决了这个痛点。以书画寄卖为例,我们要求书画家本人带着作品到商城服务平台进行验证,然后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防伪溯源平台。在保证真品的情况下,才封装入库。入库的艺术品全程可追溯,真正做到“流传有绪”。
另外,京东文娱寄卖商城主推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鉴定困扰。并且作品必须是原创,不能是复制品,也不能是仿制品。它们是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的艺术品,而不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商品。
其次是缺少流通渠道。老百姓买到手的书画,又想卖了,去哪里?总的来说,目前艺术品的兑现渠道太窄。而且在卖的过程中,卖家同样会遇到真假问题,即如何向买家证明作品是真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京东文娱寄卖创新了“一个买了还能卖的商城”模式。即买完作品可以入库,在不提货的情况下,转手就能在商城销售。
李沧懿作品 京东文娱寄卖商城
书画家与消费者对接
《中国收藏》:将艺术品与消费需求相吻合似乎并不容易,毕竟艺术品不同于一般商品,有着自己的特殊属性。如何做到“吻合”?
苗中鑫:以书画为例,一方面,老百姓有艺术消费的需求,比如家居装修,按照一二线城市的收入标准,如果花一两千元就能买幅原创书画挂在家中,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另一方面,长久以来书画交易局限在圈子里,圈子外的人很难进入。那么京东文娱寄卖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书画家与消费者面对面对接。值得一说的是,这些年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大部分书画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生存都成了问题,何谈艺术创作?所以说,京东文娱寄卖商城相当于为他们打开了一个“出口”,也与当前的文化消费需求有机吻合。
帮助艺术家作品定价
《中国收藏》:以书画为例,您认为京东文娱寄卖商城凭什么能够打动书画家,心甘情愿地入驻?
苗中鑫:长期以来,书画作品的价格都是按名头定价。比如国家级美协会员的书画一定要比省级的价格高。京东文娱寄卖打破了这种定价模式,改由市场定价。这个平台可以说是“零门槛”,不讲名头,不限价格,我们只收取少量的验证费。
其实所有商品,包括书画、邮品、文玩等,都是无价的,只有通过交易才能体现价值。一幅齐白石的画,曾经只卖一个大洋,现在能卖到9个亿,为什么?因为有比价,如果有人愿意花9亿元买,实际上就形成了定价。同样的道理,在京东文娱寄卖商城中,书画家可以给自己的作品定价,但到底作品能以多少钱卖出去,完全由市场说了算。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平台是在帮助书画家为自己的作品寻找价值。
高伟作品 京东文娱寄卖商城
年轻书画家逆袭通道
《中国收藏》:让书画家安心,那么买家的困惑又该如何解决?
苗中鑫:因为很多人是不熟悉书画市场的,所以京东文娱寄卖商城专门开设了一个“求购”功能。说白了,就是买家可以讨价还价。比如一幅书画标价1000元,但你只想花800元购买,那么就可以发挥“求购”的作用。这无形之中也是为书画家的作品定价。从这个角度说,京东文娱寄卖商城是一个公开化、透明化的平台。
目前我们主推中青年书画家的作品,初衷是想给予他们走向大众的机会。比如美术学院体系,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我们更倾向于先从学生做起。按照以往的评价体系,一位书画家要从无名变为知名,需要一步一步往上爬,这个过程是异常艰辛的。但是通过京东文娱寄卖商城,说不定就可以完成“逆袭”,因为这个平台是全国性的。
在全国设立运营中心
《中国收藏》:下一步,为了挖掘更多的客户,让更多人了解、认可京东文娱寄卖商城,京东会有哪些规划吗?
苗中鑫:首先,我们将在全国各地设立运营中心。考虑到一些离北京较远的艺术家,可能因为年龄、交通不便,所以我们想在每个省找一个合作伙伴,共同运营。以后,当地书画家的作品直接由该运营中心负责验证、储存。
其次,我们还将在京东文娱寄卖商城开设定制频道。书画家每年都会有固定限额的定制指标,如果需求量大,那么书画家可以根据买家的出价自由选择。之所以推出定制服务,是因为它能够满足当代人的个性化需求。
任何商业模式都要有人买单才能生存,线上艺术品交易当然也不例外。客户该如何定位?商品该如何选择?一口吃个胖子还是放长线钓大鱼?这都是艺术品电商需要面对的“坎儿”。如今,国内已聚集了大大小小的线上艺术品交易平台2000余家。在这鲜亮的数字背后,却始终没有出现行业领头羊。这说明各大交易平台依然处于探索期。线上艺术品交易究竟该何去何从?京东图书文娱POP及文娱寄卖部总经理娄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京东图书文娱POP及文娱寄卖部总经理 娄伟
是细分还是全门类?
娄伟:目前我们有三种业务模式,一是P O P店铺模式,邀请企业上京东开店,相当于B2C;二是类似淘宝或咸鱼模式,即C2C,属于个人对个人的交易;三是文娱寄卖模式,即京东提供平台、鉴定、仓储、支付等系列功能。我们希望,这三种模式覆盖所有需要交易的当代艺术品种类,满足收藏及艺术爱好者的需求。
我们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全国可以称为画家的有200万人,然而真正能够走出自己所处的县、市、省级的画家不超过两万人。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意义,不只在于那两万人,更在于剩下的198万人能够活下去,并且活得很好。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将京东三亿的注册用户,与这19 8万人的艺术消费联通。让更多平民百姓在衣食无忧之后,也能够欣赏美的艺术,并由此延伸出社交、增值、传承等。
虽然这些年经济发展了,但文化消费并没有完全跟上。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平台、渠道以及宣传没有满足平民百姓的文化需求。即使是现在的艺术品市场,场面很热闹,但并没有吸引更多达到文化消费层级的人群参与进来。所以,从文化消费这个角度来说,京东文娱寄卖要做的是全门类。
刘豫华作品 京东文娱寄卖商城
是大众还是小众?
娄伟:互联网最大的价值是可以聚拢人群。信息最快化,人群最大化,在这个基础上,有人群关注、人群基数后,自然会吸引不同等级的艺术家进驻。而当文化消费铺垫好之后,再去带动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将更多不同层级的艺术家与消费者对接。这才是一个正常的逻辑,即先有人,再有大量的交易。在这个逻辑中,可能先从中低端的文化消费做起,然后再往收藏、传承乃至对艺术的更高追求逐级传递。
一直以来,艺术品市场走的是一条高精尖的道路,而这种金字塔尖的模式注定根基薄弱,资本和炒作更是无益于市场的发展。如今,要推广文化消费,要让全民参与,我们还需要探索其他的路径。互联网正是全民参与的一种途径。艺术品只有通过交易才能体现价值,互联网则能将资本、人群和潜在的消费聚拢。
李沧懿作品 京东文娱寄卖商城
是赚快钱还是看长期?
娄伟:经济与消费的错位不会太久其实,这些年艺术品市场的炒作对中国艺术品的伤害是比较大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炒作让大众失去了参与的机会。我们曾对30岁以下的年轻人做过一次调研,发现80%都喜欢油画,尤其对于西方油画的认知度要比中国国画高得多。这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缺少渠道和平台让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艺术。
不过,这种错位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老百姓消费意识的提高,经济与消费会慢慢匹配。这种现象不只存在于艺术领域,我原先从事的是音乐行业,2005年的时候我就提出,未来的一线歌手一定是中国内地的艺人,而不是港台和欧美的艺人。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事实上,这是一种必然结果,文化背后代表的是经济水平。流行是什么?流行的是经济水平和生活方式。所以,只有认可你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方式,才会认可你所代表的文化。
那么,说回艺术消费,这当中也有培育的过程。据我了解,近些年艺术品市场的最高点出现在2012年,至今也有6年了,这当中的思考、彷徨、尝试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随着硬件技术和文化消费的升级,一边是从业人士在探交易、人群、价格的底,另一边是消费人群随着收入和意识的提高,在寻找产品交叉的点。所以,我相信时间不会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