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书画的意境「浅谈中国绘画中的工笔画和写意画」

时间:2023-02-03 08:53:13 来源:赵鸣程

大家好,书画的意境「浅谈中国绘画中的工笔画和写意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意境】

在中国美学史上最早把“意境”概念用于艺术领域的是唐代王昌龄。

王昌龄

他在《诗格》中明白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并提出“景物兼意入兴”、“理入景体”、“景入理体”等。之后历代艺术家对意境理论都有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

近代王国维是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指出:“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一,不足以言文学。只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深浅而已。”《人间词乙稿序》王国维还在《宋元戏曲考》中说:“文章之妙,亦一言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这里说的意境,就是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或事物的高度统一,亦即心与物,情与景的融合。好的意境,总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作家的主观情志与客观事物浑然一体。现代美学家宗白华把意境说提到民族美学精华的高度,系统地阐述了意境理论的内涵和价值。总之我国意境理论所探讨的艺术形象特征和非形象意蕴的美学意义,以及所揭示的艺术创造过程中物我、情景、虚实等结合的美学原艺境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适我无非新”(王羲之诗句),是艺术家对世界的感受。“光景常新”,是一切伟大作品的烙印。“温故而知新”,却是艺术创造与艺术批评应有的态度。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是伴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李、杜的天才,不忘转益多师。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追摹着希腊,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憧憬着中古。二十世纪的新派且溯源到原始艺术的浑朴天真。

现代的中国站在历史的转折点。新的局面必将展开。然而我们对旧文化的检讨,以同情的了解给予新的评价,也更重要。就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研寻其意境的特构,以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也是民族文化底自省工作。希腊哲人对人生指示说:“认识你自己!”近代哲人对我们说:“改造这世界!”为了改造世界,我们先得认识。

意境创造与人格涵养

这种微妙境界的实现,依赖精神涵养,天机的培植,在活泼泼的心灵飞跃而又凝神寂照的体验中突然地成就。元代大画家黄子久说:“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不测其为何。又往泖中通海处看急流轰浪,虽风雨骤至,水怪悲诧而不顾。”宋画家米友仁说:“画之老境,于世海中一毛发事泊然无着染。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流。”黄子久以狄阿理索斯(Dionysius)的热情深入宇宙的动象,米友仁却以阿波罗(Apollo)式的宁静涵映世界的广大精微,代表着艺术生活上两种最高精神形式。

南唐董源说:“写江南山,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视之则景物灿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他们在大自然里“偶遇枯槎顽石,勺水疏林,都能以深情冷眼,求其幽意所在”。黄子久每教人作深潭,以杂树滃之,其造境可想。

所以艺术境界的显现,绝不是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自然,而以“心匠自得为高”(米带语)。尤其是山川景物,烟云变灭,不可临摹,须凭胸臆的创构,才能把握全景。宋画家宋迪论作山水画说:先当求一白墙,张绢素讫,朝夕视之。既久,隔素见白墙之上,高下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神领意造,恍然见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之象,了然在目,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景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

说道这里今天的分享就要接近尾声了,喜欢小编文章的伙伴们可以相互分享给你身边的人们,为他们介绍普及文人的这些事,希望我们能够每天学习点点滴滴,坚持是最伟大的力量,每一个你、我、他都是最棒的。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